东台名人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36154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台名人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东台名人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台名人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台名人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台名人录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王艮,字汝止,号心斋,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 4 8 3年),卒于嘉 靖十九年(15 4 1年),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灶户(从事盐 业生产)的家庭,7岁“受书乡塾”至11岁因家贫辍学,随父兄参加劳动。王艮一生经 历相当曲折,当过灶丁,经过商,也行过医,但这些均非其最终抱负。他2 5岁时经商至 山东,曾谒孔庙而发感叹:“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自此,“奋然有任道之志”,日诵孝 经、论语、大学等儒家典籍。王艮是一个初时读书不多,靠刻苦自学而领悟儒家学 说的学者。诗人吴嘉纪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末清初曾出现一位著名的盐民诗人,他就是号称布衣诗 人的

2、吴嘉纪。 吴嘉纪,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字宾贤,号野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 年(1618 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他出身清贫,年轻时烧过盐,家无余粮,虽丰 年常断炊,但不以为苦。喜读书做诗,好学不倦,曾应府试,但因亲见明王朝覆灭,清兵 南下,居民惨遭屠杀,遂绝意仕途,隐居家乡,以布衣终身。由于长期生活在贫民中间, 亲身体验了官吏、盐商对灶民的剥削和频仍的水灾、军输对灶民的侵害,对此,他终日把 卷苦吟,从而写出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诗篇。他的诗以其真实而深刻的内容 和高度概括的手法,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苦不堪言的生活困境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水利学家冯道立 。冯道立,字务

3、堂,号西园,江苏东台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 1782 年),卒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终年78岁。,冯道立在青年时代,便绝意仕途,发愤 专攻水利,立志为桑梓造福。他虚心学习前人的水利专著,同时又讲究实际,多次雇船至 长江、淮河、废黄河、白马湖、高宝湖、洪泽湖以及范公堤东广大海滨地区进行实地勘察, 访问当地的农夫、渔民,查阅有关水利、水文资料,描绘下数以百计的水利图。他好学不 倦,一生著作甚多。已刻著作6种,木刻著作 36种。水利方面的专著有淮扬水利图说、 淮扬治水论、测海蠢言、勘海日记、束水刍言、七府水利全图、东洋人海图、 东洋海口图、攻沙八法等。画家戈湘岚 。戈湘岚(1904-

4、1984)原名绍荃,又名荃,堂号忠恕堂,又署东亭居士。江苏东 台人,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入商务印书馆从事装潢设计,曾与友人创立学友 图书社,从事教育挂图编绘与出版 。抗日战争期间,始习国画,专攻画马 。胜利后在上 海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并拜赵叔儒门下 。 1950 年后历任上海教育出版社自然科学编绘室主 任、副总编辑、编审,上海画院画师,辞海编辑部插图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除画马外、亦擅其它走兽翎毛 。其作品春耕藏于中国美术馆,白马图陈列于上海 豫园小刀会历史馆,另有与郑午昌合作之大西南进军图等。新闻学奠基人戈公振 。戈公振,名绍发,宇春霆,东台市人, 1890年11月出生在东

5、台城 里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自幼聪明,好学上进。 1904 年就读于东台高等小学堂,毕业时名 列榜首。 1912 年在东台日报担任编辑工作。 1913年南下上海,在有正书局当学徒,不 久因编一本供学生用的习字帖风行一时,被提升为出版部主任次年,戈被调到时报 编辑部工作,初任校对、助理编辑,后升任编辑直至总编。前后工作15 年,在此期间,他 为革新新闻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创办了各种副刊,并于 1920 年首创了图画时报,为中 国画报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21 年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成立,戈公振亲任会长。 1928 年底,戈公振出任申报总管理处设计部副主任。1930年又创办了申报星期画刊,并亲 任

6、主编。为了纪念这位爱国主义新闻教育家,座落在东台城内兰香巷 9 号的戈公振故居, 东台市政府于 1987年将其修葺开放,基本上恢复了当年的历史风貌。翻译家戈宝权 ,笔 名: 葆荃、北辰、苏牧。 出生年月: 民 族: 汉族 。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1913 年 2 月 15 日(农历正月初十)生于 江苏省东台县台城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家庭。曾在家乡读过多级小学、高等小学和师范。 1932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在大学时,学习英、法、日语,自学世界语,后又学习俄语 为他日后从事外国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戈宝权以“外交官”、学 者的身份,曾多次参加国际性的会议和应邀访问与讲学。

7、可以这样说:世界上许多著名大 学的讲坛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操着东台方言的声音。书法家高二适(19031977), 江苏东台人。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 18岁任立达国民学 校教员,21岁时为校长。25岁考入上海正风文学院,27岁考入北平研究院为国学研究生, 29岁因病回乡为通讯研究生,并任小学校长。33岁应陈树人之邀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办 事员、科员、立法院秘书,1937年随立法院入川。1946年回南京后,曾兼任朝阳文学院和 建国法商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工专上海分校、 华东专科交通学校教员、华东水利 学院图书馆职员,1958年因病退职。1963 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

8、965 年参与“兰亭”论辩,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影响极大。在 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刘梦得 集 校录、刘宾客辨易九流疏记、高二适书法选集等。雕塑家吴为山 。吴为山教授, 1962年 1月生于江苏东台。现为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 所长、教授。美术学方向及宗教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 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欧洲陶艺中心理事。台湾中央大学访问教授,香港科技大 学访问教授、“杰出驻校艺术家”。1987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后任 雕塑教研室主任。1990年至 1991年,在北京大学研修心

9、理学硕士学位课程。曾访学于欧、 美等国著名学术机构、高校 。1998年 4月始在南京大学工作。吴为山教授被誉为“为时代 造像者”。中国南京博物院设专馆永久陈列吴为山雕塑。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卢秉枢。卢秉枢,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人,少年时就学于南通医 课学堂,1934年受聘为中华民国政府驻菲律宾马尼拉总领事馆主事。1941年 12 月 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入侵菲律宾,马尼拉很快沦陷。卢秉枢等人不畏日寇的淫威,与领 事馆其它 7 位同事一道组成战时服务队,在日寇的眼皮底下从事抗日活动。他们的举动惹 恼了日寇,数千日寇包围了领事馆,悍然不顾外交公约,逮捕了卢秉枢等 8 位外交官,采 取利诱威逼的办法,各种刑具都用上,要他们承认汪精卫伪政权,遭到断然拒绝,也拒不 答应为日寇向华侨募集2400万菲币酬身。1942年 4月 17日,凶残的日寇将他们全部杀害, 卢秉枢遇害时年仅40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