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36132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基本知识大全声现象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停止 振动 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声速是30 /。2、乐音特性有音调、音色、 响度。音调的高下决定于物体振动的 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简称 赫,符号 Hz。响度大小取决于振幅。3、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音调范畴是 0z-0Hz。高于Hz 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叫做次声波。许多生活中的例子都可以阐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和 信息。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4、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靠 弦的振动 产生的,音调的高下与弦的粗细、 长短 、松紧 有关。管乐器是靠 空气柱的振动 发声的。、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

2、、正常的人耳。削弱噪声的措施:在声源处削弱,在传播过程中削弱,在人耳处削弱。6、双耳效应使人们可以精确地判断声源方向。光现象1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真空中光速最大,速度是3108ms 10 /s。在其他介质中,但空气中光速近似等于真空中速度。2 光年是 长度 单位,1光年= 9.46112千米。(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3 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阐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日月食、站排、瞄准、坐井观天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4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 赤、橙、黄、绿、蓝、靛、紫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例如,雨后的彩虹。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 ,混合

3、后来是白色。颜料的三原色是 品红、黄、青 ,混合后来是黑色。5 光的反射分为 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两种。它们都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等于入射光线。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6 我们能看到自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了 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同一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发射了 漫反射 。7 平面镜的作用有 成像 、变化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特点有 1)物体经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虚像、物、像相对

4、镜面对称正立、等大、等距。)8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应用:汽车的观后镜。凹面镜的应用:太阳灶、手点筒的聚光碗。9.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 叫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她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 接近 法线,折射角 不不小于 入射角。光从水或其她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远离 法线,折射角 不小于入射角。(注意:光在空气中与法线的夹角最大)1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某透明介质时,折射角不不小于入射角,)光从

5、某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不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11.凸透镜能使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 焦距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也称会聚透镜。12凹透镜能使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称发散透镜。13(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1、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像的性质应用2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眼睛、照相仪U=f

6、v=2f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fu2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电影机=f不成像探照灯U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在外而像在间,物在间而像在外。实像倒立且两侧,虚像正立且同侧。实像上下左右皆相反,虚像上下左右皆相似。凸透若想得实像,物像距离最小f。像(距)大物(距)则像放大,像(距)小物(距)则像缩小,像物(距)等则像等大。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已画好的直线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16、照相机运用

7、了凸透镜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性质;投影仪运用了凸透镜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性质,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变化光的传播方向 ;放大镜运用了凸透镜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 的性质。望远镜和显微镜均有两组镜头,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称于一种 凸透镜 。接近眼睛的叫目镜,接近物体的叫物镜。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称于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称于幻灯机的镜头。但是两者的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称于一种放大镜!17、人眼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 角膜 共同作用相称于一种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上,视网膜相称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8、近视

8、眼的产生是由于晶状体 太厚 ,它的折光能力 强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太长 ,而导致的。这样的眼睛应配戴凹透镜透镜的眼镜。1、远视眼的产生是由于晶状体 太薄 ,它的折光能力 弱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太短 ,而导致的。这样的眼睛应配戴凸透镜的眼镜。20.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2,近点是10m,远点在无穷远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和近点比正常眼睛小且没有远点。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和近点比正常眼睛大,但有远点。21、眼镜的度数1/100(f单位用m)。近视眼镜度数是负数,远视眼镜是正数。热现象1、温度计是运用液体热胀冷缩 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 表达采用的是 摄氏温度 ,它规定:把 冰水混

9、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 一原则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度。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达。、温度的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是 热力学温度,单位是 开尔文,简称 开 ,符号是 K 。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T=(t+273)K4、医用温度计也叫做体温计,内装液体是水银,比一般温度计多一种缩口,使温度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达人体的温度,因此用体温计前要把升上去的液体用力 甩回到玻璃泡里再测人体温度。5、体温计的测量范畴是 35 -42C, 分度值是0C 。6、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测它的 量程 ,分清它的分度值。7、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对的措施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所有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10、不要遇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 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8、物质从 固 态变成 液态叫熔化;物质从 液 态变成固 态叫凝固。物质从 液 态变成 气 态叫汽化;物质从 气态变成 液 态叫液化。物质从 固态直接变成 气 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 固 态叫凝华。其中吸热的是: 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的是 凝固、液化、凝华 。、固体分为 晶体和 非晶体 两类。它们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 没有熔点 。10、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似 。、晶体在熔化过程要 吸热但温度不变 ;晶体在凝固过程要 放热温度也不变 。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11、要吸热,温度升高 ;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要放热,温度下降 。12、汽化的两种方式为:蒸发和 沸腾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 表面 发生的 缓慢的 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步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1、液体蒸发时温度要减少,它要从周边物体吸取热量,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16、水沸腾须具有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 继续吸热。17、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18、自然界的水循环中,雾、雨、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霜、雪、雾凇、树挂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

12、形成的;冰雹的形成是凝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电现象1、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 2.通路。2、电源是提供电能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导线是输送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特点:电流的途径只有一条。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变化控制作用不变。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接连起来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电流途径不止一条。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鉴别措施:看电流途径。1条是串联,2条或条以上是并联。看用电器之间与否互相影响。

13、影响是串联,不影响是并联。4、电流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表使用规则:必须串联在待测的电路中,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绝对不容许不通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上。、电压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注:某段电路中有电流必有电压,而有电压时不一定有电流。表达符号:。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微伏(V)。单位换算:10K103v=10V6、电压用电压表来测量。电压表使用规则:必须并联在待测的电路中。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能电压表的量程 。可以直接把电压表接在电源上 7、常用电压值:1节干

14、电池的电压为.V,一种蓄电池的电压为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0V,工厂动力电路38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8、电阻的串联特点:(指R1,R串联) 电流:II1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电阻:=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似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 分压作用R1:= U1:2 比例关系:电流:I1I=1 9.电阻的并联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I=I1+I(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总 12 /R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似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n 分流作用:I:I21:12 比例关系:电压:U12=1110、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用的导体:人体、大地、金属、石墨(碳棒、铅笔芯)酸碱盐水溶液。常用的绝缘体:陶瓷、橡胶、玻璃、塑料、油、干木、纯水等。最佳的导体是银,最佳的绝缘体是陶瓷。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良好的电工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即两者没有明显界线。例如:一般状况下玻璃是绝缘体,在加热到红炽状态变为导体。一般状况下空气是绝缘体,在高压电离的状况下变为导体。11、导体容易导电的因素:导体中具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虽然有自由电荷但是很少,因此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