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饮酒与养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360932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知识:饮酒与养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健康知识:饮酒与养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知识:饮酒与养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知识:饮酒与养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知识:饮酒与养生饮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可谓源远流长,并由此衍生了经久不衰的酒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 招待客人“必饮酒而奉之”,到唐代李白斗酒诗百篇,都说明酒在政治活动、社会礼仪及人们心 目中的位置。疏通血脉 祛风散寒酒性温,味甘,辛,少饮有疏通血脉、活血祛瘀、祛风散寒、行药祛邪的功效。内经 中已有关于古代用酒治疗的记载。千金要方中收集了大量的药酒方,用于各种疾病的防治。 如独活酒治痹,牛膝酒治拘急,附子酒治胀满,紫石酒治虚冷,杜仲酒治腰痛等。新修本草载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满毒气”。陶弘景曾举例盛赞酒的好处:“大 寒凝海,唯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人饮之,使群弊神昏,

2、是其有 毒故也。昔三人晨行触雾,一人健,一人病,一人死。健者饮酒,病者食粥,死者空腹。此酒势 辟恶,胜于食。”适量饮酒 延年益寿酒除了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外,还可用于延年益寿。老年人阳气渐衰,血脉不畅,易受风、 寒、雾、露的侵袭,如能合理适量饮酒,可以疏风通络,轻身延年。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是 一位长寿之人,他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 不生”。保生月录中记载“夏月清晨炒葱头饮酒一二杯,令血气通畅”;“冬日早出宜饮酒, 以却寒,或噙姜以辟恶”。说明酒与药物配合使用能增强保健益寿的功效。清代徐沅青医方丛语中转引归田琐录载有“周公百岁酒”能“治聋明目,黑发 驻颜

3、”,“家三代服之,相承无七十岁以下人”。历代益寿延年的药酒方不下数百种,有很多在 实际应用时发挥功效,如枸杞酒、生地酒、人参酒、白术酒、薯蓣酒、阳春酒、百补延龄酒等,不胜枚举。酒有千种 各取所需酒的种类很多,作用也不尽相同。浸药多用白酒,做药引多用米酒,活血止痛多用黄酒。 葡萄酒少量饮用,可强心提神。新修本草谓其“能消痰破澼”。啤酒以大麦芽发酵而成,营 养丰富又可健胃消食。饮酒的数量及方法宜据各人不同的体质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总的原 则是少饮、淡饮,反对暴饮杂饮。如养生要论中引阮坚之的话讲:“淡酒、小杯,久坐细谈, 非唯娱客,亦可养生。”清异录指出:“酒不可杂饮,饮之,虽善酒者,亦醉”。过

4、量饮酒 损害健康饮酒过量则损害健康,导致病患发生,甚至引起死亡。早在吕氏春秋中即有“肥肉 厚酒,务以相强,命曰烂肠之食”的记载。韩非子中讲:“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痰 形。”管子中载,齐桓公让管仲饮酒,管仲倒掉一半,并说:“弃身不如弃酒。”梁代陈宣 嗜酒如命,以“不饮为过”,最后还是说:“譬酒犹水也,可以济舟,也可以覆舟。”历代医家 对于过量饮酒的害处亦有一致的认识。如饮膳正要谓酒:“少饮为佳,多饮伤形损寿,易人 本性,其毒甚也。饮酒过度,丧生之源。”本草纲目云:“少饮则活血行气,壮神御风,消 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又说:“过饮不节,杀人顷刻。”由于酒的代谢主要是通过肝脏来完成的,而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白 酒、大曲、白兰地、威士忌等烈性酒含乙醇量达40%60%,还杂有毒性较大的异戊醇、甲醇等。 它在代谢过程中,对肝脏有一定的侵害,且使肝细胞变性。另一方面,饮酒还具有成瘾性,过量 可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对人体损害极大。实验表明,当人体内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 0.05% 0.2%的时候,就会出现醉酒的状态。当达到 0.4%时,就会造成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长 期过量饮酒可以引起慢性中毒而招致一些疾病的发生。老年人脾胃虚弱,饮酒更应该节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