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步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36054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切实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步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切实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步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切实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步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切实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步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切实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步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切实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步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实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步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切实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步伐在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新形势下, 怎么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 以服务人口老龄化的需要?这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全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32亿,占总人口的 10%,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每年正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从我县的情况看,全县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共161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3%,高于全国平均比例的0.3%。事实已充分证明,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

2、快老龄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我就如何加快老龄事业发展问题谈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我县老龄事业发展形势喜人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老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一)老龄工作机构不断完善。全县 18 个老龄委成员单位和 16个乡镇分别成立了老龄工作领导小组和老龄工作委员会, 配备了专兼职老龄干部 34 名, 121 个村(居)委会成立老年协会,现有委员 159人,协会成员 1050人。对乡镇老龄和村老年协会的门牌、制度、章程进行了“三统一”,对不规范的老年协会进行了整顿,基本理顺了工作关系, 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 大多数企事业单位

3、也成立了老龄工作机构,设有联络员, 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全县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手互动的社会化老龄工作格局。全县的老龄事业正在向省、市先进县的行列迈进。(二) 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全县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以老年人为重要保障对象的城乡低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社会救助和“五保”供养制度进一步规范,老年人养老难、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004 年农村医疗救助试点以来,全县6140名老人救助医疗费 20 多万元。 2006年,为全县 6100多名五保老人和部分特困老人代交合作医疗基金2 万

4、元,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方便。将全县2010个五保户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采取集中供养、领养、代养、社会帮养等措施,基本解除了五保老人的后顾之忧。 在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中, 将特困老年人作为重点, 全县保障特困老人2290 人, 为 114 名 90 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营养补助费 2.64 万元。(三)老龄事业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在广泛争取社会支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努力改善老龄事业基础设施的同时, 2005年,又投资了 200 多万元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有健身房、棋牌室、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场所,配置了内部基础设施,“乾佑金秋乐园”建设项目正在建设施工当中。(四

5、)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展老年法律援助活动,先后受理老年人赡养、侵权、婚姻、财产、经济纠纷等案件 290 件,调处结案224 件,为老年人依法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五)老年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科学、文明、健康有益的老年群众性文体活动尉然成风,基层老年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几年来,老年门球队、老年蓝球队、“老年文化艺术社”、宣传队、夕阳红秧歌队等多种老年活动团体, 各种类型的老年活动遍及全县, 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广大老年人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提供科技咨询、关心下一代、调解邻里纠纷、开展互助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当前存

6、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尽管我县老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乡镇和部门对老龄工作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支持不力。对待老龄事业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抓经济工作能见实效,抓老龄工作没啥必要,甚至错误认为抓老 龄工作是没事找事。二是老年法宣传不到位,老年人优待政策在个别部门落不实, 特别是个别涉老部门在老年优待工作上还存在抵触情绪,在全县范围 内,敬老、养老、帮老、助老的社会风气尚未真正形成。三是孝敬父母,尊重老人这一传统美德亟待弘扬,尤其是在农村, 有相当一部分人敬老意识淡薄,甚至忤逆不孝,他们唯利是图,不认 爹娘,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打

7、骂、虐待老人的情况比较突出;对老 年人再婚,子女横加干涉等。有些老人因生活无人管,有病无人医而 心灰意冷选择自杀道路。四是老年人维权意识差。由于受“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 影响,有相当多的老年人在生存权与生活权被侵犯后,默默承受,忍 辱负重,不抗争,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上述情况表明,大力发展老龄事业,不断优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 培育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刻不容缓的任务,是 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没有老年人的和谐,就没有全社 会的和谐。应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识,老年人的现在,就是青年人的 将来,再苦不能苦老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养老敬老好传统,大力维 护老年人

8、的合法权益,努力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 环境。三、改进和加强老龄事业的几点对策和建议(一)深化认识,切实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老龄工作的领导。老龄工作是党委、政府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老龄事业的 发展,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构建和谐社会都有极其重要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我县人口老龄化高于全国平均标准的情况 下,加强老龄工作和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更具有迫切性。因此,建议县 委、县政府应高度重视老龄事业的发展,切实改进和加强对老龄工作 的领导。把老龄事业的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和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之中,经常研究老龄工作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 不懈努力,使

9、我县老龄事业迅速发展。(二)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的浓厚舆论氛围。老 年法是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 要形成全社会尊老敬老的 社会风气,必须加大老年法的宣传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努力使老年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建议宣传、广播电视、司法、 各乡镇政府联合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老年法 宣传活动,形成舆论声势。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遵守老 年法,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依法维护老 年人的合法权益。(三)增加投入,进一步扩大老年人经济保障的覆盖面。在全面 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加大对特困老人的救 助。进一步完善、扩大城乡最

10、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救助面,加大救助经费投入,力求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人。使大多数老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四)完善设施,进一步加快基层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要 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或个人筹资建立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服务机构, 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继续强化各级医疗单位对老年人的服 务功能,实行老年人就诊医疗优先的制度,努力营造全党、全社会尊 老敬老的社会局面。(五)严格法纪,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依法严查重处 虐待、遗弃老年人的案件,对那些逆道不孝的人在进行认真教育的基 础上,对少数执迷不悟,拒不悔改的人,必须从严从重处理。尤其是 对国家公职人员中的忤逆子

11、在法律制裁的基础上, 还要进行党纪政纪 处分。公安、监察、法院等部门要主动出击,对虐待、克扣老人生活, 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极坏的必须依法重处,该判刑的判刑,该经济处 罚的处罚,并采取舆论曝光等手段,严惩忤逆子,教育人们自觉尊敬 老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健康长寿提供强 有力的法律保障。(六)充实力量,加强老龄工作的队伍建设。根据我县老龄工作 量大面宽,工作条件差的实际,建议适量增加人员编制,充实人员, 改善办公设施条件,增加经费投入,确定一名副县级领导分管老龄工 作,在交通工具、办公设施、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和关照,不断 优化其工作环境,为开创我县老龄工作新局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