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36044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动物学(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动物学(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动物学(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动物学(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学(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脊椎动物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名词解释:细胞内消化intracellular digestion为低等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的消化方式,在细胞内形成食物泡,借溶酶体进行消化,最后形成原生质的一部分。细胞外消化extracellular digestion是大多数动物相对于细胞内消化而言的一种消化方式,即在动物体的消化管(或消化循环腔)内依靠消化酶的作用进行消化的方式。吞噬营养phagotrophy 有的单细胞原生动物能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经细胞内消化作用而获得营养的方式。也称动物性营养。渗透营养osmotrophy有的单细胞原生动物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

2、物质而获得营养的方式。也称腐生性营养。滋养体trophozoite 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裂殖体schizont疟原虫侵入肝细胞内形成滋养体,逐渐增大,成熟后进行裂体生殖,即核先分裂成很多个,这时称裂殖体,以胞口摄取肝细胞质为营养,然后胞质随核分裂而成很多个裂殖子。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淡水生活的原生动物细胞内,主要有调节水分平衡功能,同时也起排泄代谢废物作用的细胞器。草履虫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每一个均由1个伸缩泡主泡和放射排列的收集管组成,2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以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食物泡food vacuol

3、e是营吞噬营养的原生动物在摄食时临时形成的细胞器,食物泡形成后,在细胞内流动,并与溶酶体融合,依靠消化酶进行消化。刺丝泡trichocyst为草履虫表膜下的一些小杆状结构,整齐地与表膜垂直排列,有孔开口于表膜上,当动物遇到刺激时,即发射出内含物,遇水成为细丝,一般认为有防御机能。中胶层mesoglea指某些低等动物如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中在内外两胚层中间的非细胞的胶状物质,由内、外胚层分泌而成。中胚层mesoderm指扁形动物以上的类群,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早期胚胎在内、外胚层之间所形成的胚层辐射对称radial symmetry绝大多数腔肠动物的对称体制,通过其动物体的中央轴,有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

4、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方式称辐射对称,是一种原始的对称形式。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仅有1个切面可以将动物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方式称为两侧对称。两辐射对称biradial symmetry 是辐射对称的变形,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仅有2个切面可以将动物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中间形式。五辐射对称pentamerous radial symmetry为大多数棘皮动物的对称体制,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5个切面可以将动物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这是次生性的,是由两侧对称体形的幼虫发展而来的。两囊幼虫amphiblastul

5、a海绵动物的受精卵进行卵裂形成的囊胚,动物极的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的表面。这时的幼虫称之。浮浪幼虫planula海产类腔肠动物在个体发育阶段过程中,有腔的囊胚以内移的方式形成实心的原肠胚,其表面生有纤毛,能游动的幼体。牟勒氏幼虫Mullers larva 指涡虫纲一些海产种类,如多肠目的个体发育中所经历的幼虫。此幼虫卵形,具纤毛,有8只游泳用的纤毛瓣,有眼有口,营漂浮生活,经变态而为成体涡虫。担轮幼虫trochophora 为海产环节动物间接发育中的幼虫,呈陀螺形,体中部具2圈纤毛环,位于体侧口前

6、的1圈称原担轮,口后的1圈为后担轮,体末尚有端担轮;前端顶部有1束纤毛,其基部为顶板和眼点;幼体不分节,具原肾管和原体腔,神经与上皮相连,能在海水中游泳。面盘幼虫veliger larva为许多海产软体动物间接发育中的第二阶段的幼虫,担轮幼虫的口前纤毛环发展成为能游泳的纤毛面盘,故名。钩介幼虫河蚌特有的营暂时寄生生活的幼虫,有两瓣贝壳,壳的腹缘有钩齿,腹部中央伸出一鞭状的足丝。它靠足丝和钩寄生在鱼的鳃或鳍上,鱼类皮肤因受而组织增生,形成小囊,包裹幼虫,囊内幼虫变态形成幼蚌,破囊而出,沉入水底,改营底栖生活。无节幼虫nauplius是甲壳动物最典型的幼体,身体细小,呈卵圆形或圆形,不分节,有1个

7、单眼和1片大的上唇,附肢3对,但其机能尚未分化,第二触角和大顎可游泳,也可摄食,幼体在水中营浮游生活。毛蚴miracidium系复殖吸虫生活史幼虫发育过程中最早的一个时期。绝大多数吸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后,入水孵化出的幼虫,其体表密生纤毛,可在水中游动。胞蚴sporocyst系复殖吸虫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为幼虫发育过程中毛蚴之后的一个时期,当毛蚴进入中间宿主体内后,脱去体表的纤毛,变形为囊状,此时的幼虫称之。雷蚴redia系复殖吸虫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为幼虫发育过程中胞蚴之后的一个时期,当毛蚴在中间宿主体内形成胞蚴,在胞蚴中的许多胚细胞团各形成一个幼体,即为雷蚴。尾蚴cercaria系复殖吸

8、虫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为幼虫发育过程中雷蚴之后的一个时期,形似蝌蚪,分体部和尾部,体部有眼点、溶组织腺、成囊细胞和方形的排泄囊等;尾部长,有似鳍状的背膜和腹膜,故名。囊蚴metacercaria系复殖吸虫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为幼虫发育过程中尾蚴之后的一个时期。当尾蚴进入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后,脱去尾部,体部变圆,分泌囊壁,寄生于肌肉或皮肤上,为感染期幼虫。囊尾蚴cysticercus亦称囊虫,是绦虫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虫体呈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头节凹陷在泡内,可见有小钩及吸盘。同律分节homonomous metamerism像环节动物一样,除体前端2节和末1节外,其余各体节的形态基本相

9、同,这种分节方式称为同律分节。异律分节heteronomous metamerism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形态功能发生明显差别,身体各部分的体节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固定的体节中,这种分节方式称异律分节。卵生oviparous指将受精卵排出母体外,并在体外发育为个体的生殖方式。卵胎生ovoviviparous指受精卵虽在母体内孵化为新的个体才产出体外,但其营养物质仍然依靠自身的卵黄,与母体没有或有很少的联系,这种生殖方式称卵胎生。闭管式循环系统closed vascular system血液从心脏搏出到动脉,经毛细血管到静脉回心,完全封闭在血管系统中流动。这种循环系统称之。开管

10、式循环系统open vascular system血液从心脏搏出进入动脉,再散布到组织间隙,血液直接与组织细胞接触,然后再从静脉回心。即血液不是完全封闭在血管里流动,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往往有血窦。这种循环系统称之。梯式神经系统ladder-type nervous system为扁形动物特有的一种神经系统,其神经系统向前集中形成1对脑神经节,由此分出1对腹神经索通向体后,在腹神经索之间还有横神经相连,因而构成梯形,故名。索式神经系统cord-type nervous system从环节动物开始,神经系统更为集中,体前端1对咽上神经节愈合成脑,左右由1对围咽神经与1对愈合的咽下神经节相连,自此向后

11、伸的腹神经索纵贯全身。腹神经索由2条腹神经合并,在每体节内形成一神经节,整体似索状。故称之。不完全消化系统in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门的消化管原始,有口无肛门,发育不完善的消化管。完全消化系统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从线虫动物门开始出现了发育完善的、有口有肛门的消化管,消化管还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故称之。假体腔pseudocoelomata或原(初生)体腔primary coelom 是胚胎发育时囊胚腔遗留的空腔而成为成体的体腔,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内胚层之间无体腔膜,肠壁上常缺乏肌肉层,腔内充满体腔液可运输营养。真

12、体腔eucoelomata或次生体腔secondary coelom 由早期胚胎发育时期的中胚层细胞形成左右两团中胚带,继续发育,中胚带内裂成腔,逐渐发育扩大,其内侧中胚层分化成肌层和脏体腔膜,与肠上皮构成肠壁;外侧中胚层分化成肌层和壁体腔膜,与体表上皮构成体壁。因位于两层中胚层之间,为中胚层裂开形成,故又称裂体腔(2分)。皮肌细胞epithelio-muscular cell指腔肠动物的上皮肌肉细胞,即上皮细胞内包含有肌原纤维,是由外胚层细胞分化出来的简单组织。皮肌囊dermo-muscular sac从扁形动物开始由于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如环肌、纵肌、斜肌,与外胚层形成的表

13、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简称皮肌囊。混合体腔mixocoel节肢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中胚层形成的体腔囊并不扩大,也不形成体腔膜,囊内的真体腔因此和囊外的原始体腔合并成一个混合体腔,其内充满血液,因此又称血体腔haemocoel。血窦blood sinus指血管系统的内腔,由存在于各组织器官间隙的初生体腔形成,内有血液流动。开管式循环的动物都有血窦存在。原肾管protonephridium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等具有的原始排泄器官,它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通常由具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每一小分支的最末端由焰细胞组成盲管。通过焰细胞收集体内多余水分及一些代谢废物经

14、排泄管、排泄孔排出体外。后肾管metanephridium为多数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等的排泄器官,来源于外胚层,典型的后肾管为一条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于前一体节的体腔,称肾口,具带纤毛的漏斗;另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为肾孔。其功能除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外,因肾管上密布微血管,也可排泄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焰细胞flame cell是原肾管排泄系统的组成部分,为盲管状细胞,其顶部有一束纤毛,如火焰一样不断摆动,吸收实质内多余的水分和含氮废物,调节渗透压,并将排泄物汇集于排泄管。马氏管Malpighian tubules为昆虫的排泄器官,由中、后肠交界处发出的200多条丝状盲管,开口于肠腔

15、,游离于血窦内,经管壁吸收代谢废物排入肠内。咀嚼式口器mouthparts of chewing type为多数昆虫的一种最原始、最典型的口器,由1片上唇、1个舌和3种口肢(1对大颚、1对小颚和1片下唇)组成。上唇是头壳的延伸物,形成口的前壁,可以活动;舌是口前腔底壁的一个膜质袋形突起,表面有刚毛和细刺;大颚位于口左右两侧,略呈三角形,不分节,完全几丁质化,十分坚硬,其咀嚼缘带齿,适于撕裂和咀嚼食物;小颚也位于口的左右,居大颚之后,协助大颚咀嚼食物,还能检测食物;下唇托盛食物及与上唇协同钳住食物。嚼吸式口器mouthparts of chewing-lapping type刺吸式口器为蚊类以及半翅目和虱目等昆虫,以高度特化形成的针管刺入动植物的组织内吸食液汁的一种口器。吮吸式口器mouthparts of siphoning type 绝大多数鳞翅目和某些膜翅目昆虫具有的口器,这种口器的外颚叶十分发达,左右嵌合成一条长喙,作为吮吸花蜜等液汁的食物管。舐吸式口器mouthparts of sponging type为蝇类的口器,其大颚完全退化,主要由喙和唇瓣两部分组成, 原口动物protostormia在胚胎发育的原肠胚期,胚孔形成动物的口,以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