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学实验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357555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力学实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实验1:实验二:例题1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填字母代号)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平

2、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填字母代号)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D钩码做匀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解析】本实验要测量钩码重力当拉力,测量小车的质量,所以需要天平,另外纸带长度测量需要刻度尺;当绳子拉力平行木板并平衡摩擦后,可以让拉力提供小车的

3、加速度,所以选择D要减小小车的加速度,再拉力一定的情况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增加车的质量。钩码重力做功转化为钩码动能,小车动能,在没有完全平衡摩擦的情况下,还会增加摩擦生热。所以当重力做功大于小车动能增量时,可能是因为摩擦,也能是因为没有满足钩码重力远小于车这个条件。所以选CD【答案】刻度尺、天平(包括砝码),D,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CD例题2 选择题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用工具测量的有()A重锤的质量B重力加速度C重锤下落的高度D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答案C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等式两边都有质量可消去,故不用测质量,只需测重锤

4、下落高度,计算出对应点的速度,故选C.2某同学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运动到木板底端,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A始终是均匀的B先减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均匀不变答案D解析橡皮筋对小车作用过程中小车速度增大,所以点间距增大,当小车离开橡皮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点的间距不再变化,所以选D.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必须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B实验操作时,注意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靠近计时器,先接通计时器电源,然后松开纸带C如果打点计时器不竖直,重物下

5、落时,其重力势能有一部分消耗在纸带摩擦上,就会造成重力势能的变化小于动能的变化D验证时,可以不测量重物的质量或重力答案BD解析因为实验中运用打点计时器, 不需要测时间,A错误;打点计时器不竖直,重物下落时,其重力势能有一部分消耗在纸带摩擦上,造成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动能的增量,C错误;实验时,为节约纸带,便于测量,应使重物靠近计时器,应先通电后放手,B正确;因为动能和势能表达式中都含有质量,可以消去,故不需测质量,D正确4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倾斜作为补偿,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不下滑即可B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能下

6、滑即可C沿木板推小车(后面拖着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均匀分布D不用挂纸带,轻推小车,小车能匀速下滑即可答案C解析因为纸带在运动中也会受到摩擦力,恰好平衡摩擦力的情况,应是小车拴有纸带时所受的阻力与重力的分力平衡,故D错C对;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应是匀速下滑,A、B不能说明小车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所以不正确5某同学在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获得了数条纸带,则正确的是()A必须挑选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B在纸带上选取点迹清楚的、方便测量的某点作计数点的始点C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到始点点迹之间的距离,得出重物下落的相应高度h1、h2hnD用公式vn,计算出各

7、计数点对应的重物的瞬时速度答案CD解析由实验的原理和操作知道,CD都是正确的,对于A,无论何时释放纸带,只要方法正确,则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不必选第一、二两点之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故A错始点应是打的第一个点,不能从中间选取,故B错6(2010厦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s6s1)等于(s2s1)的6倍C由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答案C解析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选项A错;T5s0.1s,s6s15aT2,s2s1aT2,所以(s6s1)5(s2s1),选项BD错误;由于s2、s3已知,计数点间的时间T0.1s,所以可求得计数点B对应的速度,选项C正确例题3ABC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