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课《落花生》说课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354867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课《落花生》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5课《落花生》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5课《落花生》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课《落花生》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课《落花生》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落花生说课稿 城关镇红楼小学 周 蕾一、 说教材: 今天我要说的这篇课文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种花生过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把种花生、收花生作为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过收获节时谈论花生作为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并在看似随意的家常谈话中,揭示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哲理。行文朴实、自然、亲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对

2、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用,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是一个人真正的“体面”;初步学习在自读、交流后,把课文要点复述一遍;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二、说课件制作过程: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速度,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还有与我们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三学苑教学网站,为我们提供了精美的课件资源。因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将下载的教学课件进行整合。例如:相关文件落花生的生长过程一家人讨论花生在百度搜索之后经过下载

3、、转换格式之后运用到课件中。又如:相关的图片资源,有的是在中央电教网和三学苑教育网中搜集到的,有的图片是从视频中截取到的,而且部分图片还经过了精心的加工、处理。最后,将整合好的资源打包整理,形成在教学中实用性强,通用性强、独特性强的课件。好的课件每一个屏幕都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因此,背景颜色的深浅,文字内容的颜色,文字的大小,文字的行距以及文字的字体(一般应该选择楷体,与课本保持一致),都是一个完美的教学课件必须注意的细节。三、说课件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第一环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组花生的图片,问他们这是什么?你们吃过花生吗?喜欢吃吗?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让学生在结构上

4、以“落花生”为线索,知道课文主要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顺序写的。收获节时对花生的议论是重点,所以通过设问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媒体出示花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落花生的由来,激发学生兴趣。这样组织材料文章脉络清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接着运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将生活中落花生的样子展现给学生,感染力强,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课文当中。这种通过课件将学生引入所需的教学情境中的设计, 既使学生达成了情感上的共鸣,又能引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这节课的学习,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第二环节的教学中,发挥主体

5、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 首先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多媒体出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两段话。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让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指导朗读:先让学生找出花生与苹果、石榴的不同点,再与花生作比较,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指名读、齐读、男女赛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以读为本,以读悟情。最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课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中,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接着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一讲哪一类人是有用的人?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具有落花生精神的物和人,如:教师、清洁工等,感悟诚实做人,做有用的人的重要性。在这里,我将父亲说的富有哲理的那段话制成课件,展示出来,让孩子们反复阅读,达到背诵的目的,也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受到教育。最后老师小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思考: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写下来。作业的布置:文中的作者有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让学生也能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并选择一种事物写下来。板书设计: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有用的人)这一板书设计突出文本线索,简洁明了,抓住本文重点,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