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人演讲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35266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人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质人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质人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质人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人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人演讲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人演讲稿:奉献,永恒的追求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奉献,永恒的追求 记得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我愿化作一片云彩,一片最不起眼的云彩,只为这湛蓝的天 空,添上一道新的色彩。”我想,我们的地质人不正是在为祖国的建设添光彩吗?勇于拼搏。他们继续发扬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在繁华似锦的都 市,在风急浪高的大海上,甚至在渺无人烟的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们征战的足迹和矫 健的身影。对于地矿行业来说,如果你选择了地质事业,那么就必须无怨无悔地付出。如果你毅然 投入了大山的怀抱,就必须学会坚强;空旷的戈壁,苍凉的沙漠,辽阔的草原,磅礴的大山,

2、 湛蓝的大海,假如这只是一次短暂的旅游,对旅行者来说将是最大限度地亲近大自然,一切 都将是那么得美不胜收。但对于野外地质工作者来说呢?这算什么,是旅游吗?不,这不是 旅游,而是一项为之奋斗的长期事业。他必须拿出绝对的勇气和恒心来面对这些:远离城市, 离开父母,撇下妻儿,甚至与外界断绝联系,在毫无人烟的沙漠,无边无际的草原,布满荆 棘的大山等等长期作业,跋山涉水,任汗水湿遍全身,任荆棘划破衣裳,居无定所,四处漂 泊的生活。苦吗?很苦。累吗?很累。放弃吗?绝不!每一份高质量的地质报告就是一份至 上的献礼,每一面甲方送来的牌匾就是一份最高的奖励!这就叫苦中作乐,这就叫乐在其中! 这种快乐,是常人难以

3、体会到的独具魅力的精神大餐,是地质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 写照!他们一代一代传承着“三光荣”的精神,在新世纪最动人的创业里,在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中,地质人注定会以他们最绚丽的业绩为祖国建设高唱一曲最优美的赞歌。我们的地质部门就是这样一种行业,有着这样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我讴歌,讴歌那些为了这一事业执着奉献的一代代地质人!讴歌他 们的丰功伟绩,讴歌他们的无私奉献。亲爱的朋友们,地质人精神的践行,最终要落在我们 每一个人身上,落在一言一行之中。而他们传递的是温暖,是力量,是通过忠诚、投入和自 我牺牲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行动。地质人精神的火炬,永远不会熄

4、灭!您会听到地质人精神光荣与梦想的召唤! 让我们共同立下不负时代重托的坚定誓言,当好服务先行兵,做好求实奉献者!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二:最美地质人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有人说,美是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有人说,美是秋天里比火更炽热的枫叶;还 有人说,美是黄昏的沙滩上散步的丹顶鹤;而我却要说,在我们身边处处皆是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中最美的地质人 。提到“最美地质人”,大家脑海中是否有这样的画面:握着地质锤,端着罗盘,拿着放大 镜,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风餐露宿、四海为家,以自己的艰辛唤醒沉睡万年的宝藏,他们 已然是我们公认的“最美地质人”。然而,在我

5、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位地质人:她常年面对冷冰的实验仪器和各种试剂,从 事着枯燥的地质科研工作,却从未抱怨;她生活简朴节约,却与人为善,对需要帮助的人慷 慨大方。她就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地质人。在工作中,*被称为“拼命三郎”。为了保证样品干燥,她必须用手持着重重的钢叉将 三四十个坩埚送入高温炉,一年四季挥汗如雨。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她要用冷水一遍又一遍 的清洗烧杯,刺骨的冷水让双手麻木龟裂。为了保证样品能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实验室,不被 空气污染,50 岁的*常常用托盘端着三四十个盛有样品的烧杯一路小跑。她的双手,因长 期在冷水中浸泡变得更加粗糙;她的皮肤,因常年被有毒试剂辐射变得黯淡无光;她的双腿 因久

6、站不动导致了静脉曲张,满是青筋疙瘩。但是她从没有一丝抱怨,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 情,认真完成组织交付的每一项工作。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测试技术,为她赢得了教授级高工、国家一级安全测评师、省 国土厅学术带头人等多项荣誉,但她却从未居功自傲,反而是生活中乐善好施的“爱心使者”和热心周到的“知心大姐”。*从小跟随外婆在大山里长大,深知山里人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每次回去,她都会给村 里的老人和孩子带各种吃的、穿的、用的。每次回家她必然要去敬老院看望那些没有子女的 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常备药品,帮他们整理被褥。有一次,她把一大包毛衣送 到敬老院,挨个屋去看望老人,并为他们亲手穿上毛衣,一位老人留

7、下了眼泪,拉着她的手 说:“这辈子没穿过毛衣,可随了俺的心愿了。”这些年,她还先后资助了三位贫困女学生, 在经济上给予她们帮助,在心理上给予他们安慰,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圆了大学梦。现如 今,三位女生已踏入社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这位“爱心使者”。在单位,她就像是部门里的大管家、后勤部长,同事们亲切的称她为“知心大姐。”她把 自己平时搜集的资料和书籍放在大办公室,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看到大家拿 着待测样品迷茫的表情,她还手把手教授指引。遇到任务紧需要加班的时候,她总是主动请 缨。看到谁不开心了,她主动找人家谈心聊天,打开心结;看谁天冷没穿厚衣服了,她就从 家里带来一件。在这位老大姐的

8、带领下,部门的同事关系十分融洽,热闹的如同一家人。有一种人生叫奉献,有一种奉献叫坚持,有一种坚持叫美丽。*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爱 的光芒,像一股春风温暖着我们的心田。她用瘦弱的肩膀向我们展示了小爱无痕,大爱无疆。 这就是我们身边最美丽、最默默无闻的地质人!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三:地质工作者的演讲稿大家好,我是单位的,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奉献,永恒的追求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转眼间,从事地质工作已近一年。这一年中, 我们年轻的队伍在成长。选择做一名地质队员,我们无怨无悔,我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 我相信,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我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我们只是平凡的工作者,但

9、却在平凡的工作 岗位上体现了不平凡的价值。野外地质工作是辛苦的。我们在炎炎烈日下采样,在淋漓的雷雨中穿梭、在荒芜人烟的 山林调查。行走过人迹稀少的乡间小道,攀登过蚊虫遍地的山林。可是,满载而归的路上, 都是一张张年轻的笑脸;汗水浸透的身体上,透漏着无限的欢乐。我们把工作当做乐趣,把 事业当做使命,把敬业当做我们的职业习惯,让它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记得在项目的时候还记得在 项目中 .任何困难都无法抵挡我们地质工作者。 这,只是地质工作很小的缩影,“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平凡而又充实,简单而又华 丽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项目任务,我们只是牺牲了节假日和周末,但这体现的是一 种精神,看到的是一种

10、责任,感动的却是一种付出。是我们的单位文化造就了这些爱岗敬业 的青年,也是那些爱岗敬业的前辈影响着我们这些新人。是的,地质事业是平凡的,也是简单的。我们是如此的默默无闻,又是如此的平凡。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最普通的价值,那么无 数个平凡就成了伟大,无数个普通就成了非常。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有理想,我们奋斗; 我们有使命,我们坚守;我们有成果,我们自豪。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态度。朋友们,岁月,赐给我们年轻的臂膀和满腔的热情,请大家伸出你的双手!为了地质工 作的美好未来奋斗吧!让我们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风斩浪,走向辉煌的明天!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四:地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11、亲爱同志们,大家好: 作为测绘院的一员,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参加这次演讲! 首先,非常真挚的感谢测绘院的领导,让我光荣的成为了测绘院的一员,给我的人生提 供了一个展示和锻炼的平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地球上的资源急剧减少,因此,地勘行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 的行业,每个从事地质行业的单位和个人都肩负着神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测绘院在队领导 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带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篇章,为我们测绘院以后向更高领域的发展 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巨大的挑战背后是无限的机遇,机遇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设为地质

12、人的我 就用地质事业的“三光荣”来鼓舞自己。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是省政府直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业务归口省国土资源厅 管理。主要负责全省煤田地质行业管理和技术管理,组织和实施全省煤炭资源规划、调查、 勘查和评价,承担国家和省级出资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煤炭地质勘查工作。自 1952 年成立以来,我局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000多万米,地震物理点300多万个,提交各类地质 报告及资料1200余件,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00多亿吨。目前,山东省已探明的334亿吨煤炭 资源中,97%以上是我局探明的。依据我局找矿成果,我省先后建成了兖州、济宁、肥城、龙 口、巨野等多处煤炭生产基地为山东和国家煤炭事业

13、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 来,全局认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显著,社 会事业不断进步,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曾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 业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全国优质地质报告“十四连冠”、“山东 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和奖励30多项。60年过去了,广大地质工作者把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创造,甚至他们的生命,都奉献给 了祖国的地质事业。他们带着安全帽,扳着牙钳,在隆隆的钻机声中挥汗如雨,满身泥泞; 他们背着地质包,穿着登山鞋,手握gps,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正是通过他们坚持不懈的 努力,新中国以从所谓的“贫

14、矿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国 家之一。新中国的地质工作犹如一面旗帜,飘扬了60年,正是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几代地质 工作者前赴后继、默默无闻奉献了一生。他们远离繁华的都市,告别温暖的家庭,头顶 着烈日,脚踩着寒露。多少人的头发,就是在这样的奔波中由黑变白,多少的家庭,就是在 这样的分离中度过了无数寒暑,因为他们是地质人!时代变了,生活变了,但地质人的这份 艰辛,这份队地质事业的无限热爱,这份对地质事业的执着却从未改变!他们一代代传承着 “三光荣”的精神,在新世纪最动人的创意,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地质人注定以他们 最绚丽的业绩为祖国建设高唱篇五:身边最美的人演讲稿我

15、身边的榜样用平凡诠释伟大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乐于奉献、寓教于乐,把最宝贵的青春挥洒在了三尺讲 台之上。他们播种希望,他们播种幸福。他们在教学上刻苦钻研、执着追求、无私奉献。他 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他们给了我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 让我处处有学习的榜样。一个班的数学兼班主任,再加四个年级的实践,这样的工作量对于一个年过半百,马上 面临退休的崔老师意味着什么?崔老师心里很清楚。因此,在开学前的日子里他总是忙个不 停。为了带给孩子们新学期新气象,好多次的板报都是他利用周六周日加班加点完成的。他 还利用班会时间,让孩子们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才华。既让学生树立了自信,又

16、锻炼了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如此,崔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不 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开阔了视野。崔老师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彰显了孩子个 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假如说崔老师让我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那么刘老师教会了我播种快乐,播种希望。他 总是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他们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他的课堂总是那么受学生喜爱, 他从不要求学生必须怎么样,但是学生都会主动自觉的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任务,他从不要 求学生上课应该怎样表现,但学生都会认真积极地配合他的课堂。他就是刘洪君老师。似乎 一切都隐藏着那种无形的默契。教师体会教学的快乐,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是一种责任,学习是一种快乐。他从不直接给学 生知识宝藏,他只是给学生一把通向知识海洋的钥匙,带领学生经历的每个问题和每个发现, 教会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大胆地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