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汇编 平面向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348224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附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汇编 平面向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大附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汇编 平面向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大附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汇编 平面向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大附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汇编 平面向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大附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汇编 平面向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附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汇编 平面向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附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汇编 平面向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数学教学内容:平面向量【考点梳理】一、考试内容1.向量、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2.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4.平移及平移公式。二、考试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掌握实数与向量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的定比分

2、点和中点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三、考点简析1.平面向量知识结构表2.向量的概念(1)向量的基本概念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大小也即是向量的长度,叫做向量的模。特定大小或特定关系的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共线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相反向量。表示法几何法:画有向线段表示,记为或。坐标法:=xi+yj=(x,y)。=(x2x1,y2y1),其中A(x1,y1),B(x2,y2)(2)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定义与法则(如图51):a+b=(x1+x2,y1+y2),ab=(x1x2,y1y2)。其中a=(x1,y1),b=(x2,y2)。运算律:a+b=b+a,(

3、a+b)+C=a+(b+c),a+O=O+a=a。向量的数乘(实数与向量的积)定义与法则(如图52):a=(x,y)=(x, y)运算律(a)=()a,( +)a=a+a, (a+b)= a+b。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与法则(如图53):ab=|a|b|cos(a0,b0,0)0a=0,ab=x1x2+y1y2a=(x1,y1),b=(x2,y2)。运算律:ab=ba,(a)b=a(b)=(ab),(a+b)c=ac+bc。(3)定理与公式共线定理: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使得b= a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

4、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使a=1e1+2e2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i)abab=0(ii)abx1x2+y1y2=0(a=(x1,y1),b=(x2,y2))三点共线定理:平面上三点A、B、C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使=+,其中+=1,O为平面内的任一点。数值计算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1(),P2(x2,y2)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P1 (x1,y1),P2 (x2,y2),P(x,y), =中点坐标公式:两向量的夹角公式:cos=0180,a=(x1,y1),b=(x2,y2)图形变换公式平移公式:若点P0(x,y)按向量a=(h,k)平移至P(x,y),则有关结论(

5、i)平面内有任意三个点O,A,B。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一般地,若P是分线段AB成定比的分点(即=,1)则=+,此即线段定比分点的向量式(注意与例7(1)表述方法的不同,例7(1)用时很方便)。(ii)有限个向量a1,a2,an相加,可以从点O出发,逐一作向量=a1, =a2, =an,则向量即这些向量的和,即a1+a2+an=+=(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当An和O重合时(即上述折线OA1A2An成封闭折线时),则和向量为零向量。注意:反用以上向量的和式,即把一个向量表示为若干个向量和的形式,是解决向量问题的重要手段。3.向量的应用(1)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四

6、、思想方法向量法:用向量证明或解题的方向称为向量法。向量法在处理物理学、几何学中有很大的用处。【例题解析】例1 设a0为单位向量,(1)若a为平面内的某个向量,则a=|a|a0;(2)若a与a0平行,则a=|a|a0;(3)若a与a0平行且|a|=1,则a=a0。上述命题中,假命题个数是( )A.0B.1C.2D.3解析 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a与|a|a0模相同,但方向不一定相同,故(1)是假命题;若a与a0平行,则a与a0方向有两种情况:一是同向二是反向,反向时a=|a|a0,故(2)、(3)也是假命题。综上所述,答案选D。注 向量的概念较多,且容易混淆,故在学习中要分清,理解各概念

7、的实质,注意区分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同向向量等概念。例2 已知a=(cos,sin),b=(cos,sin),a与b之间有关系|ka+b|=|akb|,其中k0,(1)用k表示ab;(2)求ab的最小值,并求此时ab的夹角的大小。解 (1)要求用k表示ab,而已知|ka+b|=|akb|,故采用两边平方,得|ka+b|2=(|akb|)2k2a2+b2+2kab=3(a2+k2b22kab)8kab=(3k2)a2+(3k21)b2ab =a=(cos,sin),b=(cos,sin),a2=1, b2=1,ab =(2)k2+12k,即=ab的最小值为,又ab =| a|b |cos,|a|

8、=|b|=1=11cos。=60,此时a与b的夹角为60。注 与代数运算相同,有时可以在含有向量的式子左右两边平方,且有|a+b|2=|(a+b)2|=a2+b2+2ab或|a|2+|b|2+2ab例3 已知|a|=1,|b|=1,a与b的夹角为60, x=2ab,y=3ba,则x与y的夹角是多少?解 由已知|a|=|b|=1,a与b的夹角为60,得ab=|a|b|cos=。要计算x与y的夹角,需求出|x|,|y|,xy的值。|x|2=x2=(2ab)2=4a24ab+b2=44+1=3,|y|2=y2=(3ba)2=9b26ba+a2=96+1=7.xy=(2ab)(3ba)=6ab2a23

9、b2+ab =7ab2a23b2 =723=,又xy=|x|y|cos,即=coscos=,=arccos。注 在计算x,y的模长时,还可以借助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获得,如图所示,设=b, =a, =2a,BAC=60。由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得=2ab。由余弦定理易得|=,即|x|=,同理可得|y|=.例4 讨论|ab|与a,b的和或差的模的大小关系。解 如图:(1)当a与b不平行时,a,b以及ab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于是| a |b|ab|a|+|b|(2)当a与b平行时,如果a与b的方向相同,则有|ab|=|a|b|,其中当|a|b|时,有|ab|=|a|b|,当|a|0,即ab

10、2+(a2+b2) +ab0。把ab=3,a2+b2=|a|2+|b|2=2+9=11代入得32+11+30,解之得,此即所求的取值范围。例6 如图所示,已知四面体OABC中,M为BC的中点,N为AC的中点,Q为OB的中点,P为OA的中点,若AB=OC,试用向量方法证明,PMQN。证明 M是BC的中点,连结OM,=(+)。同理由N是AC的中点,得=(+)。=+=(+) =(+)=(+),=+=(+)=(+)=(+)= ()。=(+)()=()。|=|,=0,即PMQN。例7如图,设G为OAB的重心,过G的直线与OA,OB分别交于P和Q,已知=h,=k,OAB与OPQ的面积分别为S和T。求证:(

11、1)+=3;(2)TS。证明 (1)连结OG并延长交AB于M,则M为AB的中点,=(+),=+。 设G分PQ所成比为t:(1t),则=(1t) +t,而=h,=k,=(1t)h+tk。比较,得(1t)h=,tk=,即=3(1t), =3t,+=3。(2)POQ=AOB,=hk。由题(1)知k=0,3h10,=。又=,=,且依题意0h1,0k1, 1k=1=0,,。因此,STS成立。注 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向量各种运算的定义,并能熟练应用运算法则。例8 将函数y=2x2进行平移,使得到的图形与抛物线y=2x2+4x+2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求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解法一 设平移向量a=(h,k),

12、则将y=2x2按a平移之后得到的图像的解析式为y=2(xh)2+k。设M(m,n)和M(m,n)是y=2x2+4x+2与y=2(xh)2+k的两个交点,则:解得:或点(1,4)和点(1,4)在函数y=2(xh)2+k的图像上故所求解析式为:y=2(x+1)24,即y=2x2+4x2解法二 将y=2x2按向量a=(h,k)平移,设P(x,y)为y=2x2上任一点,按a平移之后的对应点为P(x,y),则故yk=2(xh)2是平移之后的函数图像解析式。由消去y得:4x24(h+1)x+2h2+k2=0又两交点关于原点对称x1+x2=0,即=0,h=1又y1+y2=0,2x124hx1+2+k+2x224hx2+2+k=02(x12+x22)+4(x1+x2)=42k2(x1+x2)2+4(x1+x2)4x1x1=42kx1x2=,4=42k,k=4y=2(x+1)24,即y=2x2+4x2。例9 如图正方形O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