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34593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红旗渠参观学习 实 践 报 告 班级:2012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姓名:胡波 学号:124901074红旗渠参观学习心得体会林州自古是一个十年九旱,“水缺贵如油”的地方。巍峨太行山,雄壮红旗渠。“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1960年2月10日,林州开始实施“引漳入林”工程,经过十年苦战,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因其修建条件艰苦,牺牲巨大,所以在修建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经济开发区以及青年洞进行了为

2、期一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先是到达了红旗渠纪念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像一条红飘带一样的纪念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馆的名“红旗渠纪念馆”。走进馆内看到一张张真实的黑白的照片记录了当时情景。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以及部分当年修渠的工人们用过的提灯、垫肩,穿过的棉袄,全面回顾和展示了红旗渠精神的孕育、形成、发展过程。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10万人苦干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公里的红旗渠,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挖砌土石1515.82万立方米,建成总干渠长70.6公里,灌区渠道总长4013.6公里,中小型水

3、库和塘堰396座,库容6000余立方米,形成为引、蓄、提、灌、排、电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奇迹”。我们驻足在一幅千军万马战太行画前。画中展现的是上百人在湍急的河水中奋力堵龙口的壮观场面:年春,红旗渠首拦河坝工程,米的坝体只剩下米宽的龙口尚未合龙,河水奔腾咆哮,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冰雪未消、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排起道人墙,臂挽臂,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挡住了汹涌的河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们迫切需要这种凝聚民族力量的信仰和精神,红旗渠精神曾经响彻历史的岁月,也同样可以振奋时代的精神。老师为我们讲解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给予

4、我们青年一代的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纪念馆中悬挂着一个腰绑缆绳正在进行除险工作的人物模型,他就是红旗渠工地上的除险队长任羊成。老师为我们讲解说任羊成人称“任大胆”又称“飞虎神鹰”,放炮后,经常有松散石头掉下来,给在崖下修渠民工带来很大危险。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领导上决定成立除险队,任羊成第一个报名,被大家推选为除险队长,他终日带领队员们腰系大绳,飞崖下崭,凌空除险,扫除障碍,被群众称为“飞虎神鹰”。有一次,他爬上通天沟除险,失足跌在圪针丛里,当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脊背上扎满了尖尖的枣刺儿,忍着疼痛,又爬上山崖,坚持除险。晚上,房东老大娘和儿媳妇给他挑刺,一个钟头,挑了一手窝,却一声不

5、吭。又一次,在虎口崖除险,当快要扑进凹檐里的时候,不巧凹檐顶掉下一块石头,砸在他的嘴上,三颗牙齿横在嘴里,一阵麻木,鲜血顺着嘴角流下来,他取掉牙齿,忍着巨痛,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从崖崭下来。工地领导让他去医院治疗,但他放心不下,惦念着自己不去除险,修渠民工就会多一分危险。第二天,戴着口罩背着大绳又上山崭除险。这种冒一人之险,保众人之安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直被人们称颂。红旗渠载着林州人民的幸福憧憬奔流到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康庄大道。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红旗渠经济开发区,红旗渠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06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

6、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开发区规划建设了总面积27.05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开发区”、“河南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集聚区”、“河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区域”。红旗渠开发区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区内形成了“七横六纵”城市道路网络,配套绿化亮化、供排水、供热、供气管网同步到位。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开工建设了总投资50亿元,规划用地总面积238.6公顷的陵阳新区工程。横贯东西的晋豫鲁铁路西起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山西吕梁,东至天然良港山东日照,在开发区北部设立了万吨级铁路货运编组站-红旗渠火车站。红旗渠开发区着力优化

7、产品结构,提升发展水平,按照“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以科技求创新,吸引了中国大唐、中国一汽、中孚实业等一大批中国500强企业来区投资兴业,规划建设了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园、汽车装备产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电动汽车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天蚕素抗菌肽产业化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无缝管材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煤矿综采机械设备、优质铸造生铁、汽车配件产业生产基地。中午经过短暂的就餐和稍事休息,学院老师组织大家在红旗渠干部培训学校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无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参与到红旗渠的修建当中。林州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

8、引水无源,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然而就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了雄伟壮观的红旗渠。红旗渠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革”的迷乱时期,由于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每个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屈服林县人民,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县把漳河引入林县,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靠自己的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创造了历史上伟大的奇迹之一。林州人民终于结束了“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噩梦。看着红旗渠竣工是,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感到快乐,也有些心酸,这样的幸福笑容来之不

9、易,我们要好好珍惜。纪录片的结尾,歌声嘹亮,人们唱着:“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荒山变成大寨田高举红旗永向前” 看完纪录片我们乘车来到另一处红旗渠纪念馆,走过红飘带,真正走上了去往青年洞的路。走在红旗渠重点工程青年洞前曲折的长堤上,面对着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和红旗渠中碧绿的流水,我仿佛又看到一个个铁血汉子和巾帼英雄腰系草绳在悬崖峭壁间除险的身影,仿佛又听到铁锤砸向钢钎的声响回荡在山间。“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是林县人民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修小型水利工程到修大型工程的过程。兴水符合林县县情,兴水就是为林县父

10、老乡亲办实事,兴水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群众从兴办水利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更加热爱党,党指向哪里,群众就干到哪里。红旗渠的建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解决突出问题、不等不靠的精神体现。红旗渠的建成是一批批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硬骨铮铮、一心为众、无私奉献的英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结果;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和群众同心干,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展的结果。最后我们在青年洞前合影留念。结束了我们一天的学习。这次到红旗渠参观学习,我无法说清有多少感受

11、。但有几条自己清楚了,那就是:人要有一种追求,即向林县人那样,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理想目标的向往;作为党员,就要始终保持对最高信仰的追求。人要有一种精神,即像林县人那样,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你在向理想目标奋斗过程中,必然要有艰难的付出;作为党员,在此问题上,决不可以为自己找任何退路。人要有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即到任何时候,都要像林县人那样,头脑保持清醒,不断求“变”,不断地创新、进步;我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就要投身于当前不断深入的变革之中,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另一点,作为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起好党员的表率作用。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当我们不仅要学习红旗渠精神,更要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奋勇前进,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