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34577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7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矿井初步设计毕业设计(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生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所属系(部): 前言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考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系统训练。本次设计的内容是XX煤矿9号、10号煤层初步设计。是在XX煤矿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到的其它相关原始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参考煤矿开采学、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矿井开采设计手册等参考资料,在辅导老师深入浅出的精心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受益非浅。设计包含说明书和图纸两部分。内容及结构依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大纲、毕业论文补充规定及撰写规范完成。本设计结合实际、考虑国情、贯彻国策,力求达到矿井设计的终极目标经济、合理。通过这次设

2、计,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获益良多。但 自己水平仍然有限,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内 容 摘 要XX煤矿位于XX煤田东部,南北走向长约5.0公里,东西倾向宽约3.2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井田面积约15.6平方公里。主要开采3、9、10、11号煤层,3号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9#煤层埋藏较浅,瓦斯含量低。10#煤层瓦斯含量也低。各层煤自燃性不强,属于不易自燃煤层。本设计的对象是9号和10矿井服务年号煤层。矿井地质储量14426.88万吨,可采储量10266.9万吨。限61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两层煤分别为3.6米、3.2米厚,相距18米,倾角3到6度,距地面200米左右。

3、采用斜井、单水平、集中大巷开拓方式。沿井田走向布置三条大巷,回风大巷布置在9号煤层,水平标高820m,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布置在10号层,水平标高800m。矿井移交生产至达到设计能力时,共开凿3个井筒,即主、副斜井、回风立井。主斜井装皮带,副斜井铺轨道。矿井移交生产时总工期为两年。工业广场位于井田中部。 本井田9号煤层划分为8个带区,采用带区式准备。设计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开采。回采工艺采用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作业制度为“四六制”,三班采煤、一班检修。工作面的设备有双端可调双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可弯曲刮板运输机、破碎机、转载机等。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矿井运输大巷采用皮

4、带运输作为主运输,轨道大巷采用电机车牵引矿车作为辅助运输,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矿井总风量为63m3/s,主扇工作方式为机械抽出式,风机型号为:FBD-14-26风机,n=430r/min,经计算电机功率为120KW。关键字:斜井 带区式 倾斜长壁采煤方法 ABSTRACTShigejie Coal Mine located in Qinshui coal field east, approximately 5.0 km north-south direction, having a width of about 3.2 km east-west orientation, an irreg

5、ular shape, well field area of about 15.6 square kilometres. Major mining 3, 9, 10, 11 coal bed, the design target is on the 9th and 10th coal bed. Geological reserves of 120.29 million tons of coal, 88.5334 million tons of recoverable reserves. Because service 70.26, 0.9Mt/a design capacity. Two-ti

6、er coal respectively 3.15 metres, 2.52 metres thick, a distance of 20 metres and inclination 3-6 degrees, about 200 metres away from the ground. Using inclined shaft, single-level, focused in large alley. Because of the production to achieve design capacity, a total of drilling three pit shaft, owne

7、rs, Deputy inclined shaft, back to the wind Lijin. The inclined shaft with belts, the Deputy inclined shaft at track. The well field is divided into six 9th coal bed mining area, using a zone-type preparation. Determine whether more long-wall coal mining extraction methods. Stoping techniques used r

8、etreat ceremony, a full-time comprehensive high mechanized coal mining law. Operating system for 3、8 two classes coal mining, a group overhaul. Equipment located a double-double-roller-scale sheer, hydraulic structures, can be curved rail transport planes, Breakers, reproduced plane. Extraction regi

9、on used up all across France management roof. Because transport large transport as the main transport lane use belts, the use of electrical vehicles towed orbit big alley tub as a complementary transportation. Parallel to the central ventilation-ventilation manner, the fans work out modalities for m

10、echanical style. 目 录前言i内 容 摘 要ii第一章 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1第一节 矿区概述1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2第三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6第二章 井田境界与储量13第一节 井田境界13第二节 地质储量的计算13第三节 可采储量的计算14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15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15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5第四章 井田开拓16第一节 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16第二节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19第五章 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20第一节 井筒、石门与大巷20第二节 井底车场20第三节 建井工作计划21第六章 采煤方法22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22第二节 确

11、定采(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22第三节 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22第四节 带区的准备与工作面接替28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30第一节 风量的计算30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33第三节 计算负压及等积孔36第四节 选取扇风机40第五节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43第八章 井下运输46第一节 概 述46第二节 运输设备选择47第三节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49第九章 矿井提升52第一节 矿井提升概述52第二节 主副井提升52第十章 经济部分55第一节 矿井设计概算55第二节 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57第三节 原煤生产成本59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0外文资料64参考文献72致 谢73第一章 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

12、第一节 矿区概述一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井田位于山西长治市北32.5公里,地跨长治郊区和潞城县,隶属长治市管辖,是潞安矿区最早的一对生产矿井。根据潞煤地字(1987)第26号文,山西省政府晋政发(1984)第14号文,结合潞煤生、地字(1988)第198号文,确定XX煤矿9号及10号煤层边界。南北走向长约5.0公里,东西倾向宽约3.2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井田面积约15.6平方公里.XX矿交通条件尚为方便。铁路专用线至长治北站与太焦铁路线接轨,相距15公里,矿区公路与太长公路相连。矿区对外交通有太(原)焦(作)铁路、邯(郸)长(治)铁路和太(原)洛(阳)公路。太焦铁路经矿区东部由北向南通过,

13、太焦铁路的夏店站距潞矿集团约7km,距五阳站16km。以夏店站为起点距太原市约230km,距焦作市约204km,距邯郸市约216km。交通比较方便。二 矿区的地形与气象本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燥多风,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9,日最高气温37.4,最低气温-29.1。年平均降水量为583.3mm,最大917.0mm,最小414.0mm,雨季集中在7、8、9三个月,日最大降水量109.7mm。年平均蒸发量为1755.3mm(高于降水量2.01倍);最高为1996.3mm,最低为1502.1mm。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为17m/s,最大风压为350Pa。冰冻期为每年10月末

14、到翌年4月,最大冻土深度为0.75m。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一 综述潞安矿区位于XX煤田东翼中部,地处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中段西缘,即太行山西麓。东西分别受二级构造带即晋获褶带和武阳凹褶带控制。区内总体为一复式向斜,由一系列次一级的宽缓的向、背斜和断裂带组成。地层走向呈南北,倾向西,倾角平缓,多在3度6度间,呈一单斜构造。二 煤系地层XX井田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系表土层所覆盖,仅在冲沟处岩零星出露,基本为一全掩盖区。根据钻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有:1)奥陶统峰峰组(O2F);2)中石炭统本溪组(C2B)3)上石炭统太原组(C2T);4)下二迭统山西组(P1S);5)下二迭统下石河子组(P2X);6)上二迭统上石河子组(P2S);7)第四系(Q)。其中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迭统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合称石炭二迭纪含煤岩系。厚度巨大的中奥陶统地层为煤系沉积之底,上下石河子组及第四系表土层为煤系上覆盖层。下面仅就煤系地层叙述于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T)此组与下伏的本溪组为连续沉积,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为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