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345628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内容简析】卢沟桥是一座出名世界的桥梁,历史长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详细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化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设计理念】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层层深化,把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理论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开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的】1、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根底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局部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象或光盘等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1、提醒课题,板书:26卢沟桥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3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络;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3考虑: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2、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方法;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3、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四、读词写字1、读生字词卡片;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3、老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五、布置作业1、完成书写练习;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4、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对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1、自读考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正确答案。3、全班交流。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细读考虑: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详细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络?2、交流、品读1写卢沟桥

5、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表达了卢沟桥气魄的宏伟,设计的合理科学;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详细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四、感情朗读,指导背诵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搜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

6、献精神。3.会复述这个故事。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课前准备: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3.默读考虑: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7、。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五、课外拓展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2.继续搜集神话传说故事。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丑小鸭是根据世纪丹麦著名董话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的。从课文类型看,它是安排在“看图学文”后的长“课文”。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编者安排了幅连接的插图。从课文特点看,它是一篇童话。教学时既要充分使用插图,又要表达讲读课文的特点。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

8、初读课文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练读课文,有不会读的字可以或互相问问,把课文读通。让学生对照生字表把本课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勾画出来。经过反复拼读,力求读准字音。用“开火车”的形式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议论是否读得正确不读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听老师或请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做好这四件事,意在培养学生通过自学初步读懂读文。二、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老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它不仅要紧扣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兼顾词和句的训练,还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课文

9、。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然后讨论:课文开头告诉我们气候怎么样,是用哪一句话来说明的?太阳暖烘烘的在温暖的春天里,鸭妈妈干什么?卧在稻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板书:卧草堆等。通过讨论,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接着,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段话。学习第二自然段。可指名一位读得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然后讨论以下问题:从图上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是最后一个钻出蛋壳的?“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其它的。这里讲这个蛋比其它的蛋大。谁能用“特别”说一句话?板书:蛋特别大。读一读课文内写丑小鸭出蛋壳的两句话。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让学生对照图画,用书上

10、的语句答复。要特别注意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上面提到的几个词语要重读。学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默读这段话,并把重点语句勾画出来。讨论:丑小鸭在家里的处境怎样?除了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除了”是什么意思?只有“疼爱”又是什么意思?关心、喜欢详细说说他是怎样受欺负的?让学生观察图后,用书上的话来答复。板书:哥哥姐姐咬啄养鸭姑娘讨厌丑小鸭的心情怎样?结果如何?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分开了家。指导学生怀着同情、怜悯的心情,用比拟消沉、缓慢的语调朗读这段话。学习第自然段。播放课文第段的朗读录音,观察第幅图,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体会丑

11、小鸭痛苦的心情。讨论:丑小鸭来到树林里,碰到哪些不顺心的事?小鸟嘲笑他,猎狗追赶他。白天只好躲起来,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板书:小鸟嘲笑猎狗追赶丑小鸭为什么要飞到湖边的芦苇地里悄悄地过日子?怕别人发现“黄昏”指的是什么时候?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为什么会“又惊奇又羡慕”?谁能用“洁白”说一句话?天气越来越冷,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又遇到了什么事情?板书:农夫救“幸亏”是什么意思?幸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自然段。学习第自然段。丑小鸭历尽苦难,终于盼来了春天。指导学生观察第幅图,然后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丑小鸭是怎样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的?当丑小鸭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的天鹅时,会产生

12、什么样的心情?惊喜、冲动启发学生以惊喜、欢快的语调朗读这段话。三、分段细读,回归整体谁能根据课文的幅插图,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连接地把丑小鸭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自由通读全文。讨论:“大家”为什么要欺负丑小鸭?嫌他长得丑这种做法对吗?应当怎样做才对?这种做法不对。小朋友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故事的结尾告诉我们什么?丑小鸭原来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在这个故事中,谁最值得我们学习?鸭妈妈和农夫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学习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品质。笔者认为,从初读到细读,再到总结性熟读,层层深化地设计丑小鸭教案,它在讲读课文时表达了“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阅读教学要“从整

13、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要求,既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又重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的:1能认真观察老师制作不倒翁的动作,并能选用恰当的词汇、句子把这些动作表达出来。2能按做的先后顺序把制作过程有步骤地写下来。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玩具:“不倒翁”1介绍玩具:为什么叫“不倒翁”?摆动2这个“不倒翁”是什么样子的?有趣吗?二观察导写。这个有趣的“不倒翁”是怎么做出来的,想知道吗?1交待观察方法:看老师拿了什么材料,怎样做的?2演示制作过程。每做一步就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动作转化成语言,轻轻地说给自己听。3复现制作过程。4有看不清或不明白的地方吗?质疑。三指导口述。1

14、按提纲分4步说一说老师做不倒翁的过程。2用上连接词连接地说说1同桌互说。2指名说,评议。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的:1、通过写自己过节的经历,感受生活的美妙,热爱生活。2、可以有序地介绍出节日的场面或节日的来历,并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当地表达出来。3、初步掌握点、面结合交替介绍的场面描写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仁慈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和美妙愿望。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板书过节。二、明确范围,讨论理解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提示:在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时,要从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参加过哪些节日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来说,说时要有一定的顺序。2、学生读书上提示,明确本次的习作所要写的内容:写自己过节时场面和心情及节日的来历。3、小组交流。三、提供场景,翻开思路1、播放录像。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元宵佳节扭秧歌,国庆节放礼花的场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是场面中“点”的描写。2、交流归纳。3、好词花篮、好句筐。投影出示描写好的场面、气氛的词语、句子。供学生参考直冲云霄五彩斑斓天女散花香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