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34520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三中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苏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测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页。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案纸上。3.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第卷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第卷(共36分)一、(共15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浸渍(z) 解剖(po) 弥漫(m) 怦然心动(png) B喟然(ku) 胆

2、怯(qi) 角落(jio) 闷声闷气(mn)C嫡亲(d) 创伤(chung) 哂笑(shi) 湛湛青天(zhn) D戏谑(nu) 菲薄(fi) 歆享(xn) 参差不齐(cn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分 沧桑 通情达理 平心而论B安详 脉搏 巨星陨落 珠光宝器C做揖 松弛 委曲求全 绿草如茵D寥落 魅丽 突如奇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我中心软件均采用最直接最简捷的架构,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复杂的程式化环节,使得软件界面更简洁,操作更简单。B世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们多数对内贾德连任反映谨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我们希望结果反应了伊朗人民的

3、真实意愿。”C大会指出:不把群众放在心上,就是忘本;漠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就是变质。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D清澈明亮的玻璃装饰,若与居室色调浑然一体,更显得色彩绚丽,满室生辉,可为居室营造出冰清玉洁的氛围。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说到最后,父亲问母亲有没有要说的?母亲笑着摇摇头,然后站起来去关院门,关猪圈,收拾我的行李。 B六朝时宗炳曾论作画云:“万趣融其神思”,这不正是画家丰富心灵的写照吗? C“我要待在这儿,跟你在一起。”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藤叶。”D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

4、当,竟没有添短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市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已经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也明显比去年有好转。B在温总理访问非洲七国期间,承诺将继续为七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援助,包括建立农业示范中心和乡村小学、派遣医疗队、培训各类人才等,受到了各国高度赞扬。C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中肯评价:一个人本思想的温情主义者。D与2020年相比,山东省今年的高考作文“见证”降低了审题难度,加强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推动全省素质教育的改革。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

5、欣赏是自觉自愿的。我们在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会对其中的一些人物产生怜惜、同情,对另一些人物厌恶、憎恨,你哭过了、笑过了才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进而会作出自己的判断。只有在这时,作者的创作心血才没白费。如果把人类的文学活动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作家创作出作品,仅仅完成这个过程的一半,另一半是由读者完成的。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补充和重塑形象,受到美的熏陶,净化了思想,培养了人格,实现了文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文学欣赏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文学欣赏,作家的创作就没有意义,整个文学活动就难以为继。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明人马致远

6、有一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读者接触到作品,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萧瑟景象。时近深秋,天色黄昏,近处枝叶败落,干叉光秃秃地指向天际,一群乌鸦凄声尖叫着,绕树盘旋;远方是一处村落,炊烟四起,一弯流水静静地掠村而过。词是用语言表达的,生活的原貌已经过了抽象,读者需要在想象中将它复原。仅仅复原还不够,他还会想,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这些景象?这些景象合在一起有什么意义?作者想告诉人点什么?这促使读者再回过头去仔细阅读作品,很可能他会把自己摆进去,设身处地的体验,也可能他会联想到其他诗词的意境。当读者再三再四地研读作品,欣赏已由感受进入了体验、玩味阶段。词的

7、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原来眼前的一切都是一位天涯游子眼中的景象,是他凄苦忧伤心境的表露。有了这句,孤立的景象便都活了起来,有了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也正是从这句中,读者可以明确地了解到作者的心迹,从而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欣赏进行到这一步,很可能便进入审美判断阶段。读者会在感受和品味的基础上,探求造成游子思绪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他的性格和心理,或同情或反感,或肯定或否定,这也就是读者对待作品的审美态度。欣赏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清人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说的是创

8、作,是说诗人必须深入地观察宇宙人生,但又要有入有出,不为客观的现象所局限。其实,文学欣赏也是如此,不过读者应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作品。读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痛苦,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精髓。投入不是沉溺,沉溺了就没有超越。欣赏要求与作品的认同,但更要求超越,在欣赏中读者不能失去自我。入是为体验玩味,出是为评价判断,由入到出,欣赏便由感性到理性。(节选自张筱强、吴素玲文学漫步,有改动)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欣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B文学欣赏离不开读者的想象,读者在对形象的补充和重塑中接

9、受美的熏陶,达到净化思想、培养人格的目的。C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一部分,是文学活动的补充环节,没有文学欣赏的作家创作是没有意义的。D文学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在反复研读中进入体验和玩味阶段,最后进入审美判断阶段。下列选项中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创作者既要深入观察宇宙人生,又不为客观现象所局限。B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读者既要全身心投入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精髓,又要善于超越,作出理性的评价判断。C对文学创作而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人生;对文学欣赏而言,则是文学作品。D作为一个文学欣赏者,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必须始终做一个清

10、醒理智的判断者,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作品内涵,不能沉溺于作品中,更不能失去自我。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每次阅读文学作品时,人们总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会对其中一些人物产生或怜惜或厌恶的情感,进而领会作者思想,作出自己的判断。面对“昏鸦”你会想到“乌鸦在凄声尖叫、绕树盘旋”,面对“人家”你会想到“一处村落、炊烟四起”,这就是文学欣赏中的体验与玩味。文学欣赏进行到审美判断阶段,通常会探求作品形象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其性格心理,形成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态度。本文所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与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又要高出生活的创作要求是一致的。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912题。阿留传 陆容(明)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畜之。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怒之,则掷帚于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畜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磨涤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元素

12、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不材,薪者不弃;砂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识,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於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哉!【注】参亭:交错均匀。 樗栎(ch l):不好的材木。 矧(shn):况且,何况。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 应门:照应门户B

13、历园中竟日 竟日:竟然一天 C其可笑事率类此 率:大都,大概D元素工楷书 工:擅长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B. 家人为之哄然 然此可为智者道C. 矧灵于物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 能知而喜矣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具体表现阿留“性痴呆无状”的一组是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 走取沙石,就水磨涤之 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 浓淡参亭,一若素能 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A. B. C. D.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周元素家收藏了一些动物形状的古代器

14、具,经常拿给客人们欣赏,阿留把它们误做铜器用沙石磨涤。B文中的阿留“痴呆无状”,却工于书法,善于绘画。正因为这样,他得到了主人“专任”,被长期奉养,终身不弃。C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主要是为阿留这样的小人物感到庆幸,因为他遇到了周元素这样识人、容人的好主人。D作者指出了世上三种错误的用人之法,认为能被人了解、喜欢并得以人尽其才才是士人之幸。第卷 (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主怒之,则掷帚于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3分)(2)(阿留)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识,实元素之能容也。(3分)(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2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春日游湖上 徐 俯(宋)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1)“蘸”字用得特别巧妙,试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2)本诗写了作者游湖的见闻,试结合后两句具体分析作者游湖的感情变化。(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8题)。(8分)但以刘日薄西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