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3442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途径和策略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内容提要:目前幼儿园中越来越多地涌入了“80后”的新教师,特别是有很多非师范专业的也进入到幼儿园。本研究,探讨分析了新教师指导家长工作的问题所在。提炼并尝试了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两大策略:学习补偿策略、实践完善策略及三个常用的途径:直观式老带新、体验式教研培训、家庭演播室。这为指导“80后”教师开展家教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80后”新教师:家教指导工作: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这个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个时代有强大的竞争压力与挑

2、战。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极赋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80后”不是特殊的一代,但她们确实是特别的一代,这个简单标签的背后确实标注了这一代人与其他一代人的不同。“80后”的性格总带点叛逆色彩,极其追求自由与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对什么都没有标准,唯一的标准,或许就是不能雷同上一代人;“80后”正是处于竞争激烈,能者生存的社会环境。现在学的专业也没想过以后也会从事这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80后”生活在网络社会或网络技术和信息时代,是在网络的交互影响中自我发展与成长的,网络是其生存或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她们有着自己的个性,而就是这样“特别的一代”已经来到了幼儿园,成为了一群有着自己独特风景的幼儿园教

3、师。 进入21世纪,“80后”教师肩负着最早的启蒙任务,她们面对着“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的现实。学前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受人重视。全社会对幼儿园教师有着更高要求的期待。如何让“80后教师”得到家长的信任,如何帮助她们尽快适应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要求,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特有的作用,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开始

4、用慎视的目光对待家园合作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 目前,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有了家长的认可,家长支持你的工作,家长听取幼儿园教师所提出的建议和教育方法,才算工作做到位了!生源也就有了保障,幼儿园才能更进一步的发展。 我园是新建园,地处城郊结合区,很难一下子引进成熟型教师,因此青年教师居多。现有专任教师24名,“80后”教师13名,占本园教师的54.2%。我园也非常注重“80后”新教师的培养。对“80后”新教师在家教指导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如下: “80后”新教师在家教指导工作中,表现出的一些优势 1、有自己主见,敢于创新。她们指导家庭教育时不会拘泥于成规,常常会萌发出许多创意的

5、想法。 我园的小顾老师编排了“听谁的”家庭情景剧,演示了家教中的种种家长的做法,令人啼笑皆非。比如,父母和祖辈之间教育方式不一致,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祖辈会出面干涉制止,而孩子可能会在一边偷着乐。祖辈们通过观看情景剧恍然大悟,但又不失面子。用家庭情景剧告诉家长指导孩子的误区,以及如何正确指导孩子。 这些80后教师们的想法,有时出乎我们的意料。我园有创意的活动节目,有70%以上是由这批教师想出来的。 2、接受能力强,容易沟通。她们生活中离不开网络,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乐意接受新鲜事物。 莉莉老师的班级中就建立了QQ群,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QQ,看看家长们有哪些正在讨论的话

6、题,她会积极地参与讨论;碰到家长的困惑,她也能够想法设法地予以解答。每周她会将孩子们的精彩照片发上QQ群中与家长们分享,将孩子的活动内容及时告知家长。 她们喜欢通过QQ、家校互动、博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想,与家长沟通,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自己的观点。由于她们熟练操纵各种多媒体教育手段,于是和家长们有了很多共同的话题,易沟通。 3、年轻有潜力,可塑性大。虽然80后教师缺乏家教指导工作经验,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会有发展的潜力。 小陈老师虽然是一位新老师,工作经验尚浅,刚开始的时候和家长对话总是畏畏缩缩。经过师父带教之后,再加上自己勤于学习,她也逐渐放开胆量,自信地与家长沟通。有一次,一位家长看她

7、很年轻,就对她说:“我已经看了很多有关育儿的书。”暗示小陈老师年纪很轻,经验尚浅,质疑她的工作能力。小陈老师则很淡定地对家长说:“您可能是非常具备育儿的一些理论知识,但是我的实践经验比您丰富啊,我一个班有30个孩子,我已经两三年教下来了。请您相信我的工作能力。”被这么一回应,家长也顿时哑口无言了。 只要“80后”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付出自己的努力,就很有可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她们的潜能如果得到开发,是无可限量的。 “80后”教师在家教指导工作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是姐姐,而非妈妈。80后教师角色意识并未转换,她们从小被父母宠着,家务活从不沾手,动手能力差,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上

8、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不用说在生活方面照顾关心到幼儿了。没经验、没耐心、缺乏责任感,是家长眼中80后老师的“三宗罪”。因此,家长不信任、不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这群“80后”。 果果老师是一位新老师。琪琪有一天穿了一双系鞋带的鞋子来到幼儿园,一天中鞋带散了很多次,果果老师只能一次次地帮孩子系上。每次系鞋带的时候,果果老师都会说:“明天叫你妈妈不要给你穿这双鞋了,系么又系不来的,烦也烦死了。”琪琪回家以后就把老师说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给妈妈听,妈妈当天就打电话质问老师:“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怎么这么没耐心呢?难道不能教教孩子系鞋带吗?”从此以后,妈妈对于果果老师总是带有一些成见。 其实,果果老师在一天内

9、帮助了琪琪很多次。但是家长是看不见的,只是从新老师这些话语中体会到了老师是抱怨的,没有耐心的。这样很容易就造成了家园之间的隔阂。 2、是学生,而非教师。“80后”教师刚从学校走向幼儿园,各个方面显得非常不成熟,尽管她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她们对幼儿的特点不了解,对新的理念理解不足,使她们一开始工作就举步维艰。尤其在指导家教工作中更是缺乏有效的策略和途径,急需帮助和指导。另一方面,她们个性率真,喜怒哀乐流露无疑,在工作中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姿态、表情、情绪对幼儿带来的影响,家长觉得她们不像教师。 玲玲一天都耷拉着脸,没有说过话,也不跟小朋友玩。青青老师在放学的时候对家长说:“宝宝今天一天都很不开

10、心。真不知道为什么。”回去以后,家长给青青老师打来了电话,原来玲玲今天尿尿在身上了,没敢跟老师说。青青老师说:“知道了。下次让宝宝碰到这样的事情还是跟老师说吧。”家长听了一脸的不高兴,马上不说话了。 这样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新老师缺乏与幼儿的有效沟通;另一方面,从家长的角度看,青青老师非常喜欢推卸责任,竟然归咎于“宝宝没有告诉老师”,这不仅会让家长质疑老师究竟是否真正地关心孩子,读懂孩子。 3、是消极,而非主动。一方面,由于“80后”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过多的保护和依赖使得这些年轻教师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工作不够主动,常常会拨一拨、动一动,缺乏指导家长的意识。另一方面,她们缺乏指导家长的经验和方法

11、。 风风是一个挑食的孩子,小王老师发现他每次吃饭只吃白饭,菜和汤几乎是碰也不碰,但是从来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过。直到有一次家长会结束了,风风的爸爸来问小王老师:“老师你看,我发现我家宝宝特别挑食,你说这应该怎么办呢?”小王老师说:“是的,我也发现他总是这也不吃,那也不吃。那你们在家里要让他样样东西都吃的呀!否则这怎么办啦?”风风爸爸听了,发现小王老师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办法,也就不说了。 从案例中发现,新老师发现问题不太会主动与家长沟通。当家长问及她们时,她们会束手无策,于是家长对她们失去信任。家长与新教师的沟通越少,关系越疏远,认可度就会自然降低。导致了不少“80后”教师失去了自信,少于进行家教工

12、作指导,逐渐使得“80后”教师形成对家教工作的畏难和消极情绪。 以上这些优势和不足,都反映了“80后”教师在家教指导工作中的特点,影响着她们的自身发展和幼儿园的后续发展。因此,“80后”教师的家教指导工作将面临一个挑战,要经历一个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过程。只有通过对“80后”教师进行系统地培训和指导,引导她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去解决家教指导过程中的问题,寻找科学的指导途径和策略。这样才能尽快解决家长对“80后”教师的认可度问题,才能帮助她们在家教工作中得以适应,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分析“80后”幼儿园教师在家教指导工作中的现状、分析成因,寻找帮助

13、“80后”教师家教指导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2、通过研究,提炼帮助“80后”教师适应家教指导工作要求的可推广的指导方法和策略,并验证其效价。 三、研究的内容 1、研究“80后”教师在家教指导工作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 (1)展开对80后教师关于家教指导工作方面的调查。(对本区示范园、一级园和二级园、公办、民办、镇管园等不同类别调查) (2)研究“80后”教师在家教指导工作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经验危机、能力未成熟、策略缺乏等等。 (3)分析成因,为研究做好准备。从特殊成长背景、价值观、行为模式、工作环境不适等分析原因,从知识与经验脱节、能力与策略脱节、自身专业与自我发展脱节等分析成

14、因。 2、帮助“80后”教师尽快适应家教指导工作的途径 (1)直观式老带新,帮助“80后”教师全面开展各项家教工作。 (2)体验式教研培训,主要培训:a、沟通技巧;b、主动建立信任感;c、家教指导工作理论与内容(家教指导纲要、教师成长手册等);d、指导注意事项;e、塑造教师形象;f、怎样撰写指导方案等等内容。 (3)家庭演播室:通过案例剖析,将“80后”教师在家教指导中的小故事记录和演绎,并进行反思、整理和归类,提升指导途径和能力。 3、帮助“80后”提升家教指导能力的策略 (1)学习补偿策略 a、学习幼儿心理发展特点b、学习对幼儿疾病的预防和营养保健 c、学习常用的教育方法 (2)实践完善策

15、略 a、榜样示范b、“滚雪球式”实践活动 c、沙龙讨论d、案例剖析e、录像跟踪 4、研究策略和途径对80后教师在家教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研究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80后”教师在家教指导工作中的现状、问题和困惑。 2、案例法 新教师通过对平时家教工作中典型事例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反思,在此基础上撰写案例,归纳、提炼家教工作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3、行动研究法 针对实际家教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情况,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分析、诊断,促进“80后”教师对自身的实践行为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家教指导工作。 4、问卷法、访谈法 通过调查问卷和与家长访谈,了解家长对“80后”教师的看法和态度,总结出“80后”教师在家教工作中的面临现状和迫切需要改变的地方。 5、榜样示范法 邀请带教新教师的师父,她们通常是具有丰富的指导能力。现场进行观摩,学习指导家长的方法,再为自己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