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集点科学合理布置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34317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收集点科学合理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垃圾收集点科学合理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垃圾收集点科学合理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垃圾收集点科学合理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垃圾收集点科学合理布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收集点科学合理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收集点科学合理布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垃圾收集点科学合理布置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和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CJJI79-2012)等国家有关标准,根据单元及道路情况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垃圾容器设置数量应符合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37-2012)o科学、合理布置垃圾收集点(采用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设置间距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以满足居民和保洁人员倾倒垃圾需求,减少垃圾收集、运输环节,做到垃圾不落地、不暴露,无污水,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同时提高卫生环境质量。垃圾容器和收集设施布置收集容器应操作方便、坚固耐用、外形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造价便

2、宜,便于机械化清运。垃圾袋适用于人工收运,但收运过程易损坏,容易造成垃圾的撒、漏、丢问题。目前的收集条件,垃圾桶(箱)更适用于收运,特别是定制的铁皮垃圾桶由于与后装式垃圾车配套,更易于操作。收集容器的选择除考虑以上因素外,还需考虑居民、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由于垃圾桶一般设置在固定地点,供收集一个地段的垃圾,然后由专用车进行收集。在确定其放置位置时应注意。(1)果皮箱(a)果皮箱是设置于道路和公共场所等处供人们随手丢弃零星废物的容器,要求美观、耐用、防雨、阻燃,无残缺破损掉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便于清洁维护。在可吸烟的区域设置的果皮箱应附设烟灰缸。(b)建成区道路两侧设置果皮箱的间隔最低要求为:一

3、类区道路50米,二类区道路100米,三类区道路120米。其中公共交通上落站点、公共自行车站点、人行天桥隧道,以及公共场所和社会停车场出入口附近应单独设置果皮箱。(c)公园、绿地、广场范围内根据人流量大小配置果皮箱。(d)至少一半以上的果皮箱为分类收集果皮箱。分类果皮箱的颜色和标识应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08的要求。(2)垃圾桶(a)垃圾桶是收集家庭、单位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容器,要求美观耐用,便于清洁,盖板、脚轮完备,封闭性好,无残缺破损掉漆,同一服务区域的垃圾桶规格应统一,与垃圾收运车辆、垃圾压缩设备相配套,便于统装统运。(b)住宅区巷口、住宅楼出入口应设置垃圾桶,方便居民

4、投入袋装垃圾;工商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机构应在本单位红线内自设垃圾桶,收集本单位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垃圾的区域应设置分类垃圾桶,分类垃圾桶的颜色和标识应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08的要求。(c)垃圾桶定点设置的位置应不影响观瞻。定点设置的垃圾桶数量根据定点服务范围垃圾量确定,总容纳量必须满足使用需要,垃圾不得溢出而影响环境,各时段垃圾桶满载率不得高于80%,并保持合盖。(d)沿街工商业等机构不得将垃圾投放于道路两侧的果皮箱内,不得将垃圾裸露堆放或将垃圾桶摆放在市政道路边。(3)垃圾装运点(a)垃圾量较大的机构和中小型封闭管理的应在本单位或内设立垃圾装运点,

5、按照与环卫服务机构约定的时间将垃圾桶集合至装运点形成垃圾桶组,由环卫服务机构清运。(b)社区(村)应在住宅区附近设置垃圾桶组装运点,由环卫服务机构定时将附近垃圾桶集合形成垃圾桶组,统一清运。(c)垃圾装运点的位置不得影响观瞻和居民生活,不得妨碍交通;地面必须硬底化,并有给排水装置方便场地清洗;场地应当开阔,方便装运;垃圾桶应保持合盖并摆放整齐。收集点的规划与设置时建议遵循的原则1、提前规划、合理设置的原则首先应从规划入手解决垃圾收集点的问题,应提前规划,确定位置、固定位置,位置应有标识。根据垃圾收集方式、垃圾收集量来确定容器种类、数量等。在一些居住,楼房销售前应明确垃圾收集点的位置,居民入住前

6、收集容器要摆放到位。2、方便投放、方便清运的原则垃圾收集点在兼顾方便居民垃圾投放的同时,还要与所在区域垃圾收运系统相匹配,便于环卫部门清运作业;一般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米;有条件的垃圾收集点可设置污水排放或收集的设施。3、设置有序(分类有序)、美观环保的原则根据收集垃圾的不同,垃圾桶的容量要尽量大,以减少垃圾桶的摆放数量。垃圾桶摆放,分类收集的垃圾收集点,容器的颜色和标志应符合绿化、美化。4、此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D垃圾收集设施应与分类投放相适应,在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系统尚未建立之前,收集点的设置应考虑适应未来分类收集的发展需要。2)垃圾分类收集方式与处理方式应相互协调。3)垃圾

7、分类收集容器应对收集的垃圾类型标识清楚,分类收集的垃圾应分类运输。4)供居民使用的垃圾收集投放点的位置应固定,并应符合方便居民、不影响市容观瞻、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收运作业等要求。5)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在规划建造新住宅区时,未设垃圾收集站的多层住宅每4幢应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并建造垃圾容器间,安置活动垃圾箱(桶);容器间内应设给排水和通风设施。6)有害垃圾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其垃圾容器应封闭并应具有便子识别的标志。7)各类存放容器的容量和数量应按使用人口、各类垃圾日排出量、种类和收集频率计算。垃圾存放容器的总容纳量必须满足使用需要,垃圾不得溢出而影响环境。

8、垃圾日排出量及垃圾容器设置数量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8)道路沿线建设时,应建在交通便利、相对隐蔽且地势利于排水处,既能停靠大型运输车,又便于装载车辆操作,同时不靠近国省道、县乡道路等重要路段及重要节点。9)垃圾收集点的建设要注意垃圾池及周围面积;选址要注意排水,地势不能低于主路面。10)选址应注意避开有争议的地段。11)尽量选用大容量的收集容。12)考虑风向的影响。垃圾收集点的规划与设置方法1、垃圾收集点的分类根据性质不同,可对生活垃圾收集点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根据收集对象不同,可分为:普通生活垃圾收集点、大件垃圾收集点、装修垃圾收集点等;根据是否分类,可分为混合垃圾收集点与分类

9、垃圾收集点;根据设置型式,可分为地埋型、遮盖型、围挡型、港湾型、普通型;根据使用时效,可分为固定收集点和临时收集点;根据是否封闭,可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敞开式等等。2、垃圾收集点位置的确定1)收集点的设置应征得当地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同,qO2)要方便居民投放垃圾、不影响城市卫生和景观环境。3)要便于容器的移动和放置,方便机械化收运作业。4)应保持合理的防护距离,周围适当设置绿化或遮挡措施,有效降低视觉、嗅觉污染。5)收集点所在地面应平整,并进行硬化。3、垃圾桶数量的确定收集容器应抗腐蚀、坚固耐用,并应具有防雨功能。塑料垃圾桶应符合塑料垃圾桶通用技术条件CJ/T280要求,铁质垃圾箱应符合

10、铁质废物箱技术条件CJ/T5026要求。分类垃圾收集点应根据分类收集要求设置垃圾桶。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收集点数量可少,一般生活垃圾每个收集点宜设2-10个垃圾桶。生活垃圾收集点所需垃圾桶数量可依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附录A中公式计算获得,首先计算收集范围内垃圾的重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垃圾桶数量。垃圾收集点标线、标识垃圾收集点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规范清洗的标识、标线,分类收集容器的颜色及分类标识应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的要求。标线、标识应保持清洗、整洁、便于识别。垃圾收集点的管理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收集点、收集容器的设置、管理、维护纳入考核范围,并制订作业规范。垃圾收集点的管理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细化管理内容、严格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责任。管理内容包括:周边环境的整洁、容器的完整、清洁、绿化管理等。管理流程包括:每天收集过程对环境的清洁;定时对容器进行清洁,以及每天的巡视,容器位置的调换、雨天的管理等。管理责任要定人、定责。及时修复或更换破损的容器。严禁在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内及其周围焚烧杂物、向收集容器内倾倒粪便污水、投放未完全熄灭的物质(如未燃尽炉灰、烟头等)等行为。垃圾的投放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垃圾的定时收集,减少垃圾桶的摆放时间和垃圾在垃圾桶内的停留时间。采用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能做到减少垃圾收集运输的环节、节省资源、减少污染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