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与我国流通现代化doc19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34306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锁经营与我国流通现代化doc19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连锁经营与我国流通现代化doc19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连锁经营与我国流通现代化doc19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连锁经营与我国流通现代化doc19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连锁经营与我国流通现代化doc19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锁经营与我国流通现代化doc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锁经营与我国流通现代化doc19(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连锁经营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连锁经营是改变我国传统零售业的最新组织形式,它对促进商品流通,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状况及特点 我国连锁经营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3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发展连锁经营提升为带有方向性的流通体制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连锁企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建立了连锁零售企业统计(半年报)。从已有的统计资料看,连锁经营在流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生命力强劲,发展潜力很大。(一)连锁零售企业逐年递增,整体规模不断扩大连锁零售企业经过初期开创,中期酝酿之后,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

2、的态势。这不仅表现在连锁法人企业(集团)的逐年增加,更突出表现在连锁门店和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上。2004年6月末,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比2003年末增长了6.7%,而连锁门店的个数则比2003年末增长了20.2%,比2002年末增长52.8%。由此而形成的营业面积也分别比2003年末和2002年末增长了长25.8%和56.1%。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销售额,2004年仅在上半年就已达到了2490.5亿元,分别相当于2003年和2002年的72.5%和93.7%(详见下表)。 指标 计量 2004 2003年 2002年 单位 上半年 零售法人企业 个 12403 11343 #连

3、锁零售法人企业 个 1032 967 门店总数 个 46966 39089 30746 营业面积 万平方米 2705.7 2150.2 1733.0 从业人数 万人 93.9 79.2 63.3 批零贸易企业销售额 亿元 25791.2 48613.2 40090.3 #连锁企业销售额 亿元 2490.5 3434.4 2658.3 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 亿元 6071.2 10638.9 8498.4 #连锁企业零售额 亿元 2050.9 2890.3 2209.0总体上看,自正式建立连锁零售企业统计的近三年来,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和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速分别高达23.6%和30%,十分惊人

4、,表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连锁零售企业不仅在整体规模上扩大,而且单体规模也在增大。其中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超过100个的由2002年的55家、2003年的73家增至2004年6月末的92家。这些企业2004年上半年销售额,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的近1/2。2003年超过百亿元的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由2002年的2家增加到6家,销售额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25.4%;10亿元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有63家,虽然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个数的6.5%,但其销售额却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70.5%。(二)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个零售市场中的份额稳步增长,在特大城市尤为明显2004年上半年,限额

5、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达2050.9亿元,同比增长25.8%,其增幅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达3倍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5.2%、2003年6.3%增至2004年上半年的8.1%。北京、上海等地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已占到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三)连锁零售企业涵盖了现阶段的各种商业业态。但在构成上,不同的业态各有侧重,总体上以专业店和超级市场为主1、从企业门店数看2004年上半年末,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所属门店中,业态为专业店的达20924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的44.6%。业态为超级市场的为15266个,占32.5%。其他业态

6、的企业和门店数,所占比例均不超过10%。专卖店的数量构成虽然不及超级市场,但增长很快,2004年上半年比2003年末增长了32.8%,低于专业店的35.8%,但远远超过超级市场的13.1%。2、从企业零售额看2004年上半年零售额最多的是超级市场达956.9亿元,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的46.7%,专业店683.5亿元,占33.3%。两者合计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的80%。由于连锁经营在改造传统零售业,提升百货店竞争力方面也起到了促进作用。2003年连锁百货店的人均劳效达501617元/人,同比增长了12.5%,是各类业态中劳效和增幅最高的(详见下表)。 指标 连锁企业数(个)

7、门店数(个) 零售额(亿元)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6月末 6月末 上半年 合计 1032 967 46966 39089 30746 2050.9 2890.3 2209 #百货店 73 64 2001 2090 1550 337.0 533.7 431.9 超级市场 366 353 15266 13494 10281 956.9 1442.6 1098.1 专业店 473 390 20924 15410 12177 683.5 693.4 502.2 专卖店 66 75 4124 3105 2901 36.9 84.

8、9 71.7便利店 54 56 4651 4447 3324 36.6 62.0 45.4 指标 人均劳效(元/人) 2003年 2002年 增减(%) 合计 433605 419829 3.3 #百货店 501617 445903 12.5 超级市场 447243 425113 5.2 专业店 407364 442338 -7.9 专卖店 400549 369301 8.5 便利店 193750 174894 10.8(四)现阶段,我国连锁经营仍以内资企业为主,但外资连锁企业扩张速度加快,成长性好于内资企业1、内资企业在连锁零售企业中占主体,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私营企业表现突出

9、2004年6月末,我国限额以上内资连锁零售企业955家,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92.3%。其所属门店为43686个,占全部连锁零售企业门店的93%。2004年上半年,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额为1673.7亿元,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81.6%。以上均表明,内资企业仍是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的主体。在内资连锁零售企业中,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经济类型企业的发展,远较其他类型企业更为明显。例如,在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中,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例最大,为36.5%,其次是股份有限公司,为31.9%,再次为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7.4%和8.3%。但从增长速度看,股份

10、有限公司发展最快,三年平均增速为40.5%,其次是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为37.2和30.7%(详见下表)。登记注册类型 门店总数(个) 构成(%) 2004年6月末 2003年 2002年 2004年6月末 2003年 2002年 内资企业 43686 37132 28966 100.0 100.0 100.0 国有企业 3642 3968 3512 8.3 10.7 12.1 集体企业 1466 1370 1003 3.4 3.7 3.5 股份合作企业 738 513 392 1.7 1.4 1.4 联营企业 285 280 226 0.7 0.8 0.8 有限责任公司 15958

11、15432 12278 36.5 41.6 42.4 股份有限公司 13922 9160 7056 31.9 24.7 24.4 私营企业 7602 6349 4450 17.4 17.1 15.4 其他企业 73 60 49 0.2 0.2 0.2再如,在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份额中,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例最大,为37.8%。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为28.3%,再次为私营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3.5%(详见下表)。登记注册类型 零售额(万元) 构成(%)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6月末 6月末 内资企业 1673.7 2384.2 1824.7 100.0 100.0 100.0 国有企业 78.4 163.4 135.7 4.7 6.9 7.4 集体企业 29.7 45.6 34.5 1.8 1.9 1.9 股份合作企业 13.0 27.0 22.8 0.8 1.1 1.3 联营企业 50.3 66.7 54.5 3.0 2.8 3.0 有限责任公司 472.9 797.2 607.2 28.3 33.4 33.3 股份有限公司 632.6 913.8 693.4 3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