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f7da2e-4c67-425c-bd3e-36a7e18e47af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34093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8f7da2e-4c67-425c-bd3e-36a7e18e47af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b8f7da2e-4c67-425c-bd3e-36a7e18e47af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b8f7da2e-4c67-425c-bd3e-36a7e18e47af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b8f7da2e-4c67-425c-bd3e-36a7e18e47af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b8f7da2e-4c67-425c-bd3e-36a7e18e47af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8f7da2e-4c67-425c-bd3e-36a7e18e47af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8f7da2e-4c67-425c-bd3e-36a7e18e47af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作者及工作单位 蒋珊库尔勒第十四中学教材分析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方案

2、,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学情分析1知识技能基础 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2学习能力方法 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较主动,思维灵活,方法得当。 3非智力因素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

3、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引言“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火,使曹军百万雄师,化为灰烬。满江的人船怎么就成了一堆灰呢?它的

4、质量为什么减小了呢?而铁生锈后它的质量增加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在化学变化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吗?积极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二)提出问题化学反应的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物碳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有什么时候关系呢?产生猜想,出现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来进行研究(三)实验探究1、提出假设 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几种情况分组讨论,交流得出有如下三种情况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

5、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2、制定方案 方案一(第一组)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第二组)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3、指导实验适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4、收集数据 归纳小结观察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归纳、完成表格(表格见后) 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变化规律。体会、记忆定律内容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和科学品质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猜想、讨论再次设疑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

6、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观看动画演示,思考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通过形象的分析,使学生的思维由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对本质深入思考,学会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小结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质量守恒 原子的质量不变 记忆“三个不变”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反思评价 演示实验1、2 观察实验加强对定律的理解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以及反应后并刺破汽球质量的测定 学生阅读教材P92页 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讨论 讨论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没有物质逸散到空气中,而在开放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常会有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分析是否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思考使学生对开放体系的化

7、学反应也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更直观的理解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及时反馈,使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运用 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2、 原子三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

8、价值观。在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们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从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实验技能、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交流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情况作出综合的评价,并给予恰当的反馈以激励学生进步。2通过课堂的纸笔练习来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明确发展方向和需要克服的弱点。 教学反思 该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活动与探究中,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和做好结果记录,对实验现象进行思索归纳,并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这些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的学习方法。本节课对演示实验1的改进,使学生对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中的化学反应都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使认识更加深刻,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