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33830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课后习题(人教版)人教版高中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绘 第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外表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2、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xA=-0.m,B=0.6 m 第2节:时间和位移 1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早”指时刻,“等了特

2、别久”指一段时间。 C.“前秒钟”、“最后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秒末”指时刻。 .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道路一般不是直线。3.()路程是10 m,位移大小是100 m。(2)路程是00 ,对起跑点和终点一样的运发动,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发动起跑点各不一样而终点一样,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由于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间隔x7010-3 m,时间t002 ,特别小,能够认为点速度v=0.35m/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

3、度为0。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间隔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绘加速度 100 km/h27.8 /s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B列车启动渐渐到达最大速度0 m/,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通过2 i,那么加速度为04 /s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 D.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A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0.63/s2,aB0.83/s

4、2,=-0.25m/s2a、B与速度方向一样,aC与速度方向相反。 .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8 15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绘速度 16 510.(1)前1 s平均速度1= m/s 前2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3 m/s 前4 s平均速度4=6 /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5=5 ms v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m/s, vcms10cm/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2m/s27cm/s 滑块加速度cm/s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1)5,16,18,9,21,3,24;(2)如以下图; 3.(1)4 s

5、末速度为2 ms,最大,7 s末速度为1 m/s,最小。 (2)这三个时刻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一样。 (3)4 s末加速度为零,最小,7 s末加速度为1/s2、最大。 (4)1 s加速度为正值,7 s末加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相反。 说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比拟矢量的大小是按矢量的绝对值断定。 4.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初速度v036 km=10 m/,加速度a=0.2 m/s2,时间t0 s按照v0tat得2 (3)可认为是一条直线。 2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 /s;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9 m/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做初速度为4 ms,加速度为0.67

6、 /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s时速度为0。 3()图2-9,(2)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似认为速度 、.x,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x=10 m+.02 mm 2 图-4.略。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初速度0=6 km=1 m/,加速度a=.2ms2,末速度=54 k/h 按照v=v+at得 2.初速度v0=72 k/h=20 m/s,加速度=-0 m/2,时间t=2 mi=20 按照v=vt得 按照vat得 v=10m/+0.230/s=16 m/s 2初速度v0=18 m/,时间t=3 s,位移x=36 按照0ta得2 2(xv0)2(613

7、) m/s4/2 22 t3 位移之比 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4mh 2、初速度0=10 m/,末速度v=0,位移x=1.2 m按照v2-v2=2ax得3假设飞机靠本身发动机起飞,飞机初速度为0,加速度a m/,位移x=0 ,末速度由2x=2ax得 1(略) 2.钢管遭到3个力作用:重力,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图31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绳。 0/s,因此不行。弹射装置使飞机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5 m/s 按照v2-20=2ax得 20=v2-2x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 文具橡皮下落得快。纸片

8、揉成特别紧的小纸团后,小纸团下落变快。这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纸片受的空气阻力大,小纸团受的空气阻力小。 2按照=gt得 图-113略。 4.如以下图。=13.02 m=45 m 2 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计算结果应小于45 m。3.设井口到水面的间隔为x,石块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石块落到水面的时间为t,那么有 x=gt2=02m=31 22 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石块自由下落到水面的时间 2.5 s,我们估算的x偏大。 第三章:互相作用 第1节:重力 根本互相作用1(1)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得越来越快;被掷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落回地面;蹦蹦床在

9、人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凹;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变得细长。 (2)人坐在凳子上,人对凳子有一个压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凳子。 2.略。3是位于同一点。第2节:弹力第3节:摩擦力 手压着桌面向前挪动时,手遭到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指挪动的方向相反,阻碍手指的运动。手对桌面的压力越大,手指遭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对手指相对桌面运动的阻碍作用越明显。2(1)不受。由于瓶子与桌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桌面斜向上。(3)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瓶子处于竖直状态)。 (4)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沿纸条相对瓶子的运动方向

10、。3答:Fma=40F3N=0320 第节:力的合成1两个力的夹角为0时,它们的合力最大,为12 N;当两个力的夹角为10时,它们的合力最小,为8 N;当两个力的夹角由逐步增加到18时,它们的合力逐步减小,即合力的大小在12N和8 N之间;由此可见,两个力的合力能够等于10 N,不能等于5和5 N。 ,得532.(1)如图3-1甲 (2)如图3-17乙 ()如图-1丙 图314 当两个力的合力为0时,由于一个力向东,大小为6N,那么另一个力的方向必向西,大小也为6N。将方向向东的、大小为6 的力改为向南时,二力互相垂直,如图3-14所示,它们的合力的大小为 N,方向为西偏南4。 图-17(1)

11、(2)两种情况的解是唯一的,()的解不 图3-5 3如图315所示,选1 cm长的线段表示0 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量得表示合力F的对角线长6. cm,那么合力的大小F=306/1 N=204,量得F与F的夹角为17。当两个力的夹角为50时,解答略。 4.(1)正确(2)错 (3)错 第5节:力的分解 与OB的夹角为。图161.如图3-1所示。 与F的夹角为 是唯一的。 图3-18 3.如图3-18所示。 =artan 07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节:牛顿第一定律 .解:由 a2a可得:F2F1。 1 m甲乙3.解:由得:乙甲 m甲 a乙 图4-0 1()不能炸中目的。如图4-10所示

12、,由于,炸弹被投下后,由于惯性,仍有与飞机一样的水平速度,假设目的是静止的,炸弹就会落到目的的前方。 (2)由于,当你跳起时,由于惯性,你仍有与地球一样的速度,因此还回到原处,而不落在原地的西边。 2假设不系平安带,当紧急刹车时,车尽管停下了,但人因惯性而仍然向前运动,会发生危险。系上平安带后,人尽管因惯性向前运动,但受平安带的约束,不致发生危险。 3.物体以一定速度向上抛出,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接着向上运动,不是由于遭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 .假设选择了相关于静止的大树做加速运动的汽车为参考系,人在车内观察大树,大树做远离汽车的加速运动。大树的运动状态改变不是由于遭到了力的作

13、用,而是由于惯性定律在选择的参考系中不成立。 第节:牛顿第二定律 .答:没有矛盾。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中的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我们用力提一个放在地面上的特别重的物体时,物体遭到的力共有三个:手对物体向上的作用力,竖直向下的重力G,以及向上的支持力F。假设Flt;,只是支持力2减小,这三个力的合力F=,故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保持不变。lt;,只是支持力F2减小,这三个力的合力F0,故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保持不动。lt; p第节:力学单位制 加速度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 用,按照牛顿运动定律:设小车运动方向为正FF阻a,阻F-ma60N-301. N15NF阻ma 图4-2 5解:如图412,物体在水平方向遭到两个力的作 加速度的大小为: 图41 4.解:按照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图1)这两个力的合力为:F=214os=1. N 加速度的方向为:与合力方向一样,与两个分力成夹角。 篇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详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第节 曲线运动 1.答:如图6-12所示,在A、C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方向一样;在B、D位置头部的速度 与入水时速度v方向相反。 B 图6-2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汽车每行驶0,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6133. 答:如图614所示,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