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特点及意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336042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特点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特点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特点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特点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特点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特点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特点及意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宫颈病变中HPV亚型的感染特点及意义陶琨 杨静 左绪磊 杨华 郭振华 陈向宇 孟晓彦 王春蕾 唐龙英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中HPV亚型的感染特点及意义。方法 收集277例阴道镜活检病例行HPV基因型测定;相应的宫颈细胞行HPV杂交捕获定量(HCII)检测。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一重感染逐步上升,多重感染逐步下降,CIN I组与CINIII组、鳞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V亚型检测可以用于高危人群的宫颈病变筛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并且明确HPV亚型的分布特点将有助于HPV疫苗的开发应用。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

2、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进一步发展成宫颈癌。大量研究表明HPV感染是宫颈癌和上皮内瘤变发生的必要因素1,依据HPV与肿瘤的关系,不同类型的HPV感染可以导致不同的临床病变。HPV高危型可以引起宫颈癌,而低危型只引起良性病变2。本文通过检测277例宫颈阴道镜活检组织中HPV的基因型,旨在探讨不同宫颈病变中HPV亚型的感染特点及其意义,并且比较了HPV分型法与HPV杂交捕获定量法(HC II)在判定HPV阳性中效能。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277例宫颈病变患者(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收治),年龄18-76岁。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WHO女性生殖器官和乳腺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宫颈活检示慢性炎3

3、0例(正常组),CIN I级70例(CIN I组),CIN II级67例(CIN II组),CIN III级98例(CIN III组),宫颈鳞癌12例(宫颈鳞癌组)。宫颈细胞取材方法:先擦去宫颈表面黏液,将宫颈细胞刷插入距宫颈管内1cm处,顺时针旋转5 圈左右,置入细胞保存液中。1.2 HPV基因型测定将石蜡组织块切成4m厚的切片,除去周边多余石蜡。取4片石蜡切片,置于1.5 ml离心管管底,加入裂解液100l,用吸头捣碎切片,封盖、混匀。在100水浴10min后立即13000rpm离心5min,取中层DNA溶液作为扩增模板。HPV基因芯片试剂盒购自深圳亚能公司,同时检测23型HPV基因型,低

4、危型5种包括HPV6、11、42、43、44;高危型包括HPV16、18、31、33等18 种基因型,PC为质控点,显色阳性为实验结果可靠。以最常用的HPV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PCR参数50UNG酶消化15 min,95预变性10 min,94变性30 s,42复性90 s,72延伸30 s,扩增40个循环之后72延伸5 min,PCR产物4保存。取PCR产物5l加入6 ml杂交液(2 SSC, 0. 1% SDS, pH7. 4)混匀,加热后放入基因芯片于51杂交1 h。取膜、洗脱、浸泡、避光显色,观察结果。杂交膜条上显示蓝色斑点者为阳性,多个斑点者为多重感染。1.3 HPV检测 采用美

5、国Digene公司提供的HC试剂盒,抽提宫颈细胞DNA经扩增后检测13种HR2HPV亚型 (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 和68) 。此法不能对单一HPV分型,任一种高危型HPVDNA 超过确定阈值时,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阳性诊断阈值RLU/ CO=1.0。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RXC组双向无序x2检验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2.1 各组HPV感染情况277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率为88.1%(244/277),其中一重感染率为72.1%(176/244),多重感染率为27.9%(68/24

6、4)。一重感染中随病变加重,感染率递增,CIN I组与CINIII组、鳞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多,占85.3%(58/68),其次是三重感染为11.8%(8/68),最少见的是四重感染仅占2.9%(2/68)。(表1)表1各组HPV感染情况组别 阳性n一重二重三重四重正常8例7(87.5%)01(12.5%)0CIN I60例37(61.7%)17(28.3%)4(6.7%)2(3.3%)CIN II66例48(72.7%)16(24.3%)2(3.0%)0CIN III98例74(75.5%)23(23.5%)1(1.0%)0鳞癌12例10(83.3%)2

7、(16.7%)002.2HPV亚型的分布情况244例HPV阳性的病例中,检测到的HPV高危型有14种,分别为58、52、56、33、16、68、18、45、66、53、31、35、73、59,低危型有4种,分别为42、6、43、11,感染频度前六位依次为16、58、33、52、31、18。其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16的感染率逐步增加,CINI组与CIN III组、鳞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3)表3 HPV亚型与HCII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方法正常组CIN ICIN II CIN III鳞癌HPV分型26.7%(8/30)87.1%(61/70)97.0%(65/67)10

8、0%(98/98)100%(12/12)HC II20.0%(6/30)82.9%(58/70)89.6%(60/67)94.9%(93/98)100%(12/12)3 讨论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已有文献报道,但是结论不尽相同。赵方辉3研究发现HPV多重感染率随宫颈病变加重而增多,而Chang DY等4则认为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多重感染率趋于下降,且宫颈鳞癌HPV感染倾向于单一高危型。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正常组还是病变组,均为单一基因型感染占主导,而且在病变组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一重感染率逐步上升,而多重感染率逐步下降。分析其原因,可能与HPV在宿主基因组的整合状态有关,低级别CIN

9、中HPV基因组基本处于游离状态,而大多数高级别CIN 和浸润性癌中高危型HPV整合入宿主基因组DNA5,因而低级别CIN中多重感染多见。文献报告HPV亚型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报告的HPV感染频度依次为16、18、68、58、336,上海和香港报告的HPV感染频率为16、18、52、58,深圳356例宫颈病变活检标本HPV亚型感染频率为16、58、33、52、18、317,本文HPV亚型的检测结果显示感染频度为16、58、33、52、31、18,与深圳报告的结果基本一致。笔者发现,本文和深圳检测HPV亚型均采用宫颈活检标本,而上述其他各家采用的是宫颈细胞学标本,可能因为宫颈活检标

10、本组织局限,而宫颈细胞学标本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宫颈情况,由此标本类型不同是否会导致检测到的HPV亚型不同有待进一步证实。本资料还显示在病变组中HPV16的感染率随病变程度递增,表明HPV16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病毒致病力较感染重数的多寡更容易引发宫颈病变。HCII是美国FDA认证的HPV检测方法,其操作简单、重复性强,本文显示HPV分型法检测的HPV阳性率与HCII法相近,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临床。通过上述可见,HPV亚型检测可以用于高危人群的宫颈病变筛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并且明确我国HPV亚型的地区分布特点将有助于HPV疫苗的开发应用。参考文献1

11、Tavassoli FA ,Davilee P.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 Pathology &genetics tumor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 M . Lion :ARC Press , 2003. p266.2 Dell G, Gaston K. Human papillo maviruses and their role in cervical cancerJ.Cell Mol Life Sei,2001,58(12-13):1923-1942.3 赵方辉.山西省襄垣县妇女人乳头状瘤毒病毒感染

12、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 ,22 :37537814 ChangDY, Chen RJ, Lee SC, et al. Prevalence of single and multip le infection with human pap illomaviruses in various grades of cervical neop lasia J . J Med Microbiol, 1997, 46 (1) : 54260.5 李淑敏,章文华,吴会英,等. 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初步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 ,39(6) :400 - 402.6 陶萍萍,卞美璐,欧华,等.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中应用的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 ,41(1) :43 - 47.7 乌兰娜,吴瑞芳,周艳秋,等. 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 ,6(5) :346 - 350.作者单位名称: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病理科通信作者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1111号, 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病理科邮编:200336电子信箱:手机号:021-1363631652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