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考研复试模拟卷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33590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剂学考研复试模拟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药剂学考研复试模拟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药剂学考研复试模拟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药剂学考研复试模拟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药剂学考研复试模拟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剂学考研复试模拟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考研复试模拟卷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试卷二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 佳答案。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为A. 1985年版B. 1990年版C . 1995年版D. 2005年版E . 1977年版2. 下列关于固体分散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药物在固态溶液中是以分子状态分散的B. 共沉淀物中的药物是以稳定晶型存在的C. 药物在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中仅以较细微的晶体形式分散于载体中D. 固体分散体也存在者某些缺点,例如储存过程中老化、溶出速度变慢等E. 固体分散体可以促进药物溶出3. 可形成浊点的表面活性剂是A.十二烷基硫酸钠B.新洁尔灭C.卵磷脂D.吐温类4.

2、药物稳定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化学结构,外界因素则是引起变化的条件,影 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A. pH值B .溶剂的介电常数C.赋型剂或附加剂D .温度、水分、氧、金属离子和光线E .电子强度5. 下述那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 .加入助溶剂B .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应用潜溶剂E.加入助悬剂6. 0/W型乳剂乳化剂的HLB值是A. HLB值在5-20之间B. HLB值在7-9之间C. HLB值在8-16之间D. HLB值在7-13之间E. HLB值在3-8之间7. 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1000ml,制成复方碘化钾溶液.,碘化钾的作用是A.助溶

3、作用B.脱色作用C.抗氧作用D.增溶作用E.补钾作用8. 以下滤器中用作末端过滤用的为A垂熔玻璃滤球B砂滤棒C微孔滤膜D板框压滤机E压滤器9. 多能提取器不具备下列哪一项特点A提取时间短B应用范围广C操作方便、安全、可靠D可用于药液的浓缩E自动排除药渣10. 作为注射液抗氧剂的是A亚硫酸钠B硫代硫酸钠C乙醇D苯甲酸钠E枸橼酸钠11. 适宜与水不稳定药物配伍的软膏基质是:A. O /W型乳剂B. W/ O型乳剂C.烃类基质D.水溶性基质12. 可使水溶性药物制成栓剂全身吸收后达峰时间短,体内峰值高,溶出速度快的基质是:A.甘油明胶B.聚乙二醇C.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D.聚氧乙稀单硬脂酸酯类E.泊洛

4、沙姆13. 膜剂中常用的成膜性能好的膜材是:A.明胶B.虫胶C. PVA D.琼脂E阿拉伯胶14. 应用扩散原理使制剂达到缓控释的方向有: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和酯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C.包衣D.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胶体物质中E控制粒子大小15 .不是缓释制剂中阻滞剂的辅料是:A.蜂蜡B.巴西棕榈蜡C.甲基纤维素D.硬脂醇E单硬脂酸甘油酯16. 缓.控释制剂中宜选用粉末直接压片或干颗粒压片的制剂是:A.胃滞留片B.凝胶骨架片C.不溶性骨架片D.肠溶膜控释片E微孔包衣片17. 微孔包衣片片芯是:水溶性药物压制的单压片亲水性药物压制的单压片水溶性药物与HPMC压制的缓释片亲水性药物与HPMC

5、压制的缓释片水溶性药物与不溶性骨架材料压制的片剂18. 日剂量不能超过10-15的透皮吸收制剂是:A.软膏剂B.橡皮膏C.涂膜剂D.贴剂E.气雾剂19. 对脂溶性药物促渗作用大于水溶性药物促渗作用的皮肤吸收促进剂是:A.癸基甲基亚砜B.月桂氮卓酮C.月桂醇硫酸钠D.丙二醇E.二甲基亚砜20. 下述哪个不是靶向制剂的载体:A.脂质体B.微球体C.微囊D.乳剂E.B-环糊精分子胶囊二. 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 上正确答案。1. 对于液体制剂,为了延缓药物降解可采用下述那种措施A.调节pH值B-充入惰性气体C-加入附加剂如抗氧剂、螯合剂、抗光解

6、剂等D.改变剂型E.改变溶剂组成2. 药品稳定性加速试验是A.温度加速试验法B.湿度加速试验法C.空气干热试验法D.光加速试验法E.隔热空气试验法3. 下列有关稳定性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临界相对湿度低的药品容易吸湿B. 药物在固体状态时,一般比在溶液中为稳定C. 易变质的固体药物随粒度的减少而趋向于不稳定D. 固体药物与水溶液不同,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稳定性的变化E. 制剂的吸湿、液化等均系物理变化,与其化学稳定性无关4. 下列一些剂型中,哪些属于固体分散物A.低共溶混合物B.复方散剂C.共沉淀物D.气雾剂E.固体溶液5. 按形态对剂型进行分类,应含有A.气体制剂B.浸出制剂C.半固体制剂。

7、.无菌操作制剂E液体制剂6. 可在水溶液中产生起浊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有()A.吐温80 B.司盘80 C.吐温20D.司盘20 E.氧乙烯氧丙烯共聚物7. 下面的术语或缩写中,与表面活性剂无关的是A. HLB Krafft Point C. 顶裂 D. 起昙 E. HPMC8. 湿法制粒方法有A.挤压制粒B.转动制粒C.高速搅拌制粒D.流化床制粒E干法制粒9. 下列哪些化合物可用作液体药剂的防腐剂A苯甲醇B甘露醇C山梨醇D海藻酸钠E碳酸氢钠10. 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除去热原A煮沸B吸附C过滤D强酸破坏E强氧化剂破坏三. 是非题(每题2分,共8分)1. 粒径在2.5-10um的微粒到体内易被单核-

8、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作为异物吞噬。2. 抗癌药物的脂质体为载体,可增加其与癌细胞的亲和力,减小剂量,降低毒副作用, 提高临床疗效。3. 脂质体是靶向制剂,不宜局部和口服给药。4. 栓塞性微球在体外磁场引导下,可随血液阻滞在癌体周围毛细血管中,可达到既切断 肿瘤的营养供给又可提高局部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四.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 澄明度2. 助悬剂3. 滴丸4. 靶向制剂5. 亚敏胶五. 简答题(共22分)1. 片剂常用辅料分为哪些种类。举例说明。(6分)2.叙述乳剂常用的制备方法(5分)3. 叙述靶向制剂应具备的3要素(3分)4. 混悬型气雾剂处方设计及制备时应注意什么? (4

9、分)5. 试述起全身吸收作用的肛门栓,如何给药体内有最大吸收,为什么? (4分)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I. D 2. B 3. D 4. D.5. E.6. C7. A.8. C.9. A.10. A.II. C.12. B.13. C.14. C.15. C.16. B.17. A.18. A.19. D.20. E.二. 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21. ABCDE 22.ABD 23.ABCE 24.ACE 25.ACE26. ACE 27. CE 28. ABCD 29. AC 30. BCDE三. 是非题(每题

10、2分,共8分)1. V2.V3.X4.V四.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澄明度:注射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助悬剂: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滴丸: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靶向制剂: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压敏胶:是指那些在轻微压力下即可实现黏帖同时又容易剥离的一类胶粘材料。五. 简答题(6+5+3+4+4,共22分)1、片剂常用的辅料分为哪些种类。答:片剂辅料为片剂中除主药外一切物质的总称,

11、亦称赋形剂,为非治疗性物质。片剂常用的辅料一般包括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稀释剂:系指用以增加片剂的重量与体积,利于成型和分剂量的辅料,又称填充剂。(1分)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须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 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absorbents)。分) 润湿剂:系指可使物料润湿以产生足够强度的粘性以利于制成颗粒的液体。润湿 剂(moistening agents)本身的粘性并不强,但可润湿片剂物料并诱发物料本 身的粘性,使能聚结成软材,制成颗粒。(1分)粘合剂: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集粘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粘

12、性 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1分)崩解剂:系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1分)润滑剂:压片时为了能顺利加料和出片,并减少粘冲及降低颗粒与颗粒,药片与 模孔壁之间摩擦力,使片面光滑美观,在压片前一般均需在颗粒(或结晶)中加 入的辅料。按其作用不同,润滑剂可分为以下三类,艮即主要用于增加颗粒流动及颗粒的 填充状态者,称为助流剂;主要用于减轻原料对冲模的粘附即为抗粘着(附) 剂(antiadherent):主要用于降低颗粒间以及颗粒与冲头间的摩擦力,可改 善力的传递和分布者,称为润滑剂。(1分)2、叙述乳剂常用的制备方法1. 油中乳化法(干胶法)。是先将乳化剂分散于油相中研匀后加

13、水相制备成 初乳,然后稀释至全量。(1分)2. 水中乳化法(湿胶法)。是先将乳化剂分散于水中研匀后加油相,制备成 初乳,加水将初乳稀释至全量,混匀,即得。(1分)3. 新生皂法:将油水两相混合时,两相界面上生成的新生皂类产生乳化的方 法。(1分)4. 两相交替加入法:向乳化剂中每次少量交替加入水或油,边加边搅拌,即 可形成乳剂。(1分)5. 机械法:将油相、水相、乳化剂混合后用乳化机械制备乳剂的方法。(1 分)6. 纳米乳的制备:纳米乳除油相、水相、乳化剂外,还含有辅助成分。7. 复合乳剂的制备采用二步乳化法制备,第一步先将水、油、乳化剂制成 一级乳,再以一级乳为分散相与含有乳化剂的水或油再乳

14、化制成二级乳。(1分)3、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制释药以及无毒可生物降解三个要素。4、混悬型气雾剂:药物(固体)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抛射剂中,形成混悬液,喷 出后抛射剂挥发,药物以固体微粒状态达到作用部位。此类气雾剂又称粉末气 雾剂。(1分)混悬型气雾剂处方设计及制备时应注意:1. 主药必须微粉化(2UM) , (1分)2. 抛射剂用量较高,腔道给药(30%-45%),吸入给药99%。(1分)3. 抛射剂与混悬的固体药物间的密度应尽量相近,常以混合抛射剂调节密 度,如F12/F11=35/65时密度1.435g/ml,适合一般固体药物。(1分)5、根据栓剂直肠吸收的特点,如何避免或减少肝的首过效应,在栓剂的处方和 结构设计以及应用方法上要加以考虑。栓剂给药后的吸收途径有两条: 通过直肠上静脉进入肝,进行代谢后再由肝进入体循环;(1分) 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髋内静脉绕过肝进入下腔大静脉,再进入 体循环。(1分)为此栓剂在应用时塞入距肛门口约2cm处为宜。这样可有 给药总量的50%-75%的药物不经过肝。(1分)同时为避免塞入栓剂逐渐自动 进入深部,可设计双层栓剂,双层栓的前端由溶解性高,在后端能迅速吸收 水分膨胀形成凝胶塞而抑制栓剂向上移动的基质组成。这样可达到避免肝首 过效应的目的。(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