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90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334096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9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9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9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90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90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9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套卷9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提分综合测验卷(附带答案及详解)1. 单选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问题1选项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实在性D.可感知性【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故本题选C。【点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根据恩格斯的观点,物质的可知性是可知论者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肯定的回答。2. 单选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问题1选项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实在性D.可感知性【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及其存在形式-马克思主

2、义哲学的物质观【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实践性、运动性、可感知性均不属于物质的特性。故本题选C。【点拨】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对物质的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3. 论述题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请你谈谈如何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答案】答:(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

3、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科学发展观将对国家经济发展、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4. 单选题人的认识过程是( )。问题1选

4、项A.主观反映过程B.主观感觉过程C.反映和创造相统一的过程D.单纯推理过程【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认识与真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解析】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这是反映和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故本题选C。5. 单选题社会经济基础是指( )。问题1选项A.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D.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解析】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这属于经济基础的定义。故本题选A。【点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6. 单选题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问题1选项A.联系B.从质变到量变C.发展D.量变【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解析】发展是变化的基本趋势。故本题选C。【点拨】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 判断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人

6、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故本题说法错误。8. 判断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解析】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不能说中国是多党制。故本题说法错误。9. 多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的特征有( )。问题1选项A.直接现实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阶段性【答案】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基本

7、特征【解析】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项阶段性不属于实践的基本特征。故本题选ABC。【点拨】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主观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10. 单选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要求最终达到( )。问题1选项A.共产主义B.小康社会C.和谐社会D.共同富裕【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8、【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本题选D。11. 单选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问题1选项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2. 单选题运动是( )。问题1选项A.物质的存在方式B.思维的存在形式C.时间的存在形式D.空间的存在形式【

9、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的存在形式【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故本题选A。13. 多选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是由( )。问题1选项A.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格局所决定的【答案】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这一论

10、断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故本题选ABC。【点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适应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实践要求。14. 判断题我国的国家治理应该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解析】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故本题说法错误。

11、15. 单选题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 )。问题1选项A.发展高新产业B.保护环境C.经济全球化D.和平与发展【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故本题选D。16. 单选题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新论断的是( )。问题1选项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析】邓小平深刻地概括出“科学发展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重要论断,反映了科学技术在当代发展的新形势和

12、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故本题选B。【点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科学技术作用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党的十四大肯定并发挥了这一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7. 单选题从起源看,国家是( )。问题1选项A.自然而然产生的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C.社会成员订立契约产生的D.英雄人物创造的【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的本质及其基本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解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阶级已经产生且矛盾

13、冲突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为了把阶级斗争限制在一定秩序内,国家作为强制性的力量应运而生。故本题选B。18. 案例题材料1:党的十五大从发展进程角度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九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第二,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第九,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材料2: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

14、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材料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并且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重申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1)材料1中所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是怎样的一个历史跨度?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2)结合材料2,说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