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33305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制定本培养标准。一、培养目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二、培养年限和方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

2、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

3、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培养方式具体科室时间分配(月)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合计27个月)内科12神经内科2儿科2外科2妇产科1急诊医学科3.5皮肤科0.5眼科0.5耳鼻咽喉科0.5传染科0.5精神科1康复医学科0.5中医科0.5选修科室0.5基层实践培训(合计6个月)基层实践基地6注:各培训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定轮转计划。三、培养内容和要求全科

4、医生规范化培养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和临床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内容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主要包括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有关法律、法规(具体见附表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推荐目录);临床科研设计与方法;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临床专业相关理论。时间安排可集中或分散在3年培养过程中完成。可采用集中面授、远程教学、临床医学系列讲座、专题讲座、临床案例讨论、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培训内容详见各科室轮转具体要求。(一)内科(12个月)1.轮转目的(1)通过内科培训,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及心电图检查等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缜

5、密的临床思维;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以及专科治疗后的社区照顾与随访。(2)内科学习结束时,学员应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并能给予正确的急救与转诊。2.基本要求(1)症状学 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心悸、腹痛、头晕、晕厥、意识障碍、咳嗽、咯血、黄疸、呕吐、腹泻、便秘、血尿、蛋白尿、呕血与便血、水肿(浆膜腔积液)、贫血、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消瘦、肥胖。(2)主要疾病1)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 掌握: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型,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

6、血压的急、慢性并发症;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一、二、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熟悉: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了解:高血压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 冠心病 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心电图特征、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与院前急诊处理,转诊指征及注意事项;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冠心病一、二、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 熟悉: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治疗。 了解: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型;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症

7、。 充血性心力衰竭 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转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心力衰竭的预防原则及康复。 熟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发因素。 心律失常 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低危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高危心律失常的识别、急诊处理及转诊、介入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与随访。 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感染 掌握

8、: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用药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熟悉:上呼吸道症状的鉴别诊断。 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支气管哮喘 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重症哮喘的诱因及临床表现、急救原则;缓解期社区防治。 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峰流速仪和呼吸机的使用。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三级预防措施与康复。 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社区预防管理及家庭氧疗方

9、法。 肺炎 掌握: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常见肺炎的鉴别和治疗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熟悉: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掌握: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型、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熟悉:睡眠呼吸监测(多导睡眠图);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防治原则;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机的操作和使用。了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急性肺梗死掌握:急性肺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急诊处理原则。熟悉:急性肺梗死的防治原则。了解:急性肺梗死的发病机制。3)消化系统 慢性胃炎 掌握:慢性胃炎的分型及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常用治疗方法。 消化性溃疡 掌

10、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处理及转诊措施。熟悉: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处理,溃疡病的手术治疗指征。 了解: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及检查前的准备。 急、慢性腹泻 掌握:急、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常规治疗、特殊性治疗和预防原则。 熟悉:感染和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的鉴别诊断;肠道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消毒处理措施。 了解:结肠镜检、钡灌肠的适应症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胃食管反流病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熟悉: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 肝硬化 掌握:肝硬化的病因、肝功能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防。 熟悉

11、: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治疗要点。 4)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感染 掌握: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常规治疗及预防措施。 肾小球病 掌握: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预防原则。 熟悉: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急、慢性肾炎并发症的处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性肾硬化)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慢性肾功能不全 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及早期筛查。熟悉:非透析疗法;腹膜透析的适应症及实施步骤。 了解:血液透析的适应症。5)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糖尿病 掌握:糖尿病的分型与诊断标准,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

12、;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诱发因素、诊断及救治措施、转诊指征;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熟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了解:糖尿病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掌握: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分类;血脂异常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标准;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法 。 熟悉:血脂异常治疗进展。 了解: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及其代谢。痛风 掌握:痛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了解: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 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甲状腺危象诱因及临床表现。 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实验室检查。 了解:甲状

13、腺功能亢进的病因学、分类;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6)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熟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查指标、疾病活动度的判定、药物治疗及其预后。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诱发因素。类风湿关节炎 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康复。 熟悉: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7)血液系统贫血 掌握: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

14、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和筛查方法。 了解: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出血性疾病 掌握: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急、慢性白血病 熟悉: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了解:急、慢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药物治疗原则。 8)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 掌握:常见老年疾病与老年问题的诊治(骨质疏松、跌倒、前列腺增生、痴呆、尿失禁、便秘等);老年人患病的特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了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及老年人药物耐受性和组织感受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老年人心理与沟通。 9)各系统常见肿瘤掌握:各系统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 熟悉:各系统常见肿瘤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康复。 了解:各系统常见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10)地方病熟悉:当地常见地方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地方病监测和防治措施。 内科轮转期间学习病种及其例数要求,见表2。表2 内科学习病种和例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