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学生“玩”的需求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332817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满足学生“玩”的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满足学生“玩”的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满足学生“玩”的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满足学生“玩”的需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满足学生“玩”的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足学生“玩”的需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足学生“玩”的需求反思体育课堂教学背后的意义杭州市学军小学 胡松【困惑现象】体育作为一门学科,伴随着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可以说是所有学科中延续时间最长、参与面最广、与健康关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体育课如此重要,但在很多人心里仍掂不准它的分量,让体育课应有的一些功能未能得到真正发挥。 杭州市体育教研员周晓明老师在一次活动中的话让我感触很深,他说有专家曾通过对历届毕业学生的追踪调查发现,我们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喜欢体育课的人却不多,除了求学时期在体育课上参与过体育活动外,毕业工作后能继续保持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和参与密度并不高。这让我反观我们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是否每一个学生都喜爱

2、我们的体育课呢?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在那些看似热闹、精彩、成功的体育课背后,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他们内心渴望的学习上的快乐与满足呢?【归因分析】(1)客观因素:在当前教育环境影响下,学生的升学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以学习成绩来判断和把握,这让很多家长在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失去了很多更重要的东西。由于种种原因,仍有很多地区、很多学校不能保证正常的体育课时。有些初中和高中为了追求升学率,以牺牲体育课为代价来弥补文化课时间。小学阶段虽基本能保证学生体育课时间,但是体育专职教师配备不齐、活动场地与器材缺乏、学生班额大等原因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2)主观因素:体育课是学校唯一在室外进行学习与活动的课

3、,对于小学生而言,从户外活动的兴奋点角度看,玩的需求大于学习本身。只是迫于教师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各种活动,学习技能、体验练习,虽然给学生带去了很多欢乐,也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但是仍很少能满足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案例描述与分析】实心球是三至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重要内容,由于学生上肢力量薄弱和身体协调性的欠缺,教学中给教师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实心球教学是很多教师钻研与挑战的对象。教师A,年轻、细致、肯钻研,重视运动技能教学,对于双手前抛实心球教材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每人一个实心球,从握球姿势到徒手练习,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双脚依次蹬地、展肩收腹连贯、快速挥臂的身体协调发

4、力过程。学生基本认识了连贯动作后,通过组织投远练习和比赛指导学生巩固投掷动作、纠正投掷角度。几堂体育课,教师A对学生练习的难度要求逐步提高,扎扎实实的练习帮助学生的实心球成绩有很大提高。教师B,成熟、稳重、有思想,在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不忘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的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总是很高。考虑到实心球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负担教重,所以在刚教动作的时候,他并没有直接用实心球作为器材,而采用重量相对较轻的小篮球代替实心球逐步导入。第一次课中,教师B先抛给同学一个问题“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的小篮球有多少种不同的玩法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在下面就热闹地讨论了起来,教师B接着问“你

5、们想不想试一试,然后告诉老师啊” 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想!”于是,学生们就开始玩球,有原地拍球的、有拿球绕腰的、有双手向上抛球的场面十分热闹。哨响集中后,教师B请几位学生展示了他们想到的方法并予以表扬,接着,教师B向学生们展示他的玩法,只见两脚前后开立,双手持球于头上方,随着上体慢慢后仰突然快速地向前上方摆动,小篮球沿着手臂挥动的方向高高地抛了出去,小篮球在学生齐刷刷“哇”的感叹声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学生们的兴致更高了。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B引导学生模仿、思考教师的动作,体会怎样才能将小篮球抛得更远,最后总结出蹬地收腹、快速挥臂、上下协调的几个要点。课堂上,学生们玩得很开心,人人都积极地参与

6、尝试、讨论、比赛,通过充分的体验熟悉并掌握了双手前抛实心球动作要领。案例评析:教师A从技能教学角度出发,对双手前抛实心球教材进行了分析与处理,根据循序渐进原则,采用讲解示范法、直观教学法和竞赛激励法,引导学生从初步认识动作到熟悉动作要求,最后掌握完整动作。就技能教学来讲,教师A规范、递进式的教法值得肯定,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的实心球成绩提高也较明显。在教师A 的课堂上,教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课堂教学过后,教师A给学生留下了什么?恐怕学生的印象中只剩下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技术了。相比教师A而言,教师B的课堂显得更有生气和活力。课的开始,

7、教师B用互动式开放性的问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用一个反问激发起学生尝试和体验的积极性,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调。随后,教师B给学生充分自主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边学习边思考。通过师生展示不同的玩法将学生视线集中到教师身上,用一个漂亮的示范让学生顿时产生佩服的情感。这时,就算教师不组织他们学习,恐怕学生自己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了,教师B采用“以学定教”达到理想的课堂氛围。虽然教师B没有用到实心球,但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具有深度地处理,同样达到了技能教学的目的,相信学生在课堂学习后,不仅会记住蹬地收腹、快速挥臂、协调用力的动作要领,更不会忘了课堂上与教师和同伴一起玩、一起学的快

8、乐经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像教师A那样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在运动技能上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耐心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提高成绩、增长能力。像教师B这样能把一堂课真正上活、上得有深度的并不多,课堂上要看到的不仅仅是学生把动作学扎实,更要去反思课堂过后给学生长远的发展留下了什么。【解决策略】一、跟进理念,培养探究精神作为一线教师,要注意加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敢于尝试。把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到终身教育的高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不能只着眼于眼前,阳光下的体育课堂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运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能在学生心里播种学习的种子,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勤于

9、思考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寓教于玩”,体育课堂绝不允许自由散漫地玩,要以如何“玩”得有特色、怎样“玩”得更精彩、谁“玩”得最多样为引导,让学生学会有目的、有意义、探究着地“玩”,在玩中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把“玩”作为体育活动的精髓深深扎根于自己的思想意识中。二、尊重需求,激发学生潜能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与他们的需求是否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尊重息息相关。比如学生喜爱篮球,教师就应该充分尊重并满足学生,一堂只有十个篮球的篮球课肯定不及学生人手一球的篮球课成功和精彩,学生的反应与表现也更是有极大反差,因为十个篮球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玩”篮球的需求。教师要用可持续的

10、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终身体育的教育过程中抓住每一个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契机。作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不应把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动作技能作为自己教学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如何去享受、分享体育活动的快乐,并保持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与渴望,这才是体育教育的成功。三、优化教材,开发教学资源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在选择和处理教材上给予我们更大空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教师要学会“对症下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理解、处理和优化教材,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在优化教材的同时,教师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比如水平二学生在课堂上玩过篮球与实心球的前抛,但是发现回家后拿篮球或实心球进行练习非常不方便,而且场地不允许。善于开发教学资源的教师就想到指导学生利用废旧报纸和透明胶自制纸球,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可以让学生过一把动手瘾。有了这个纸球,不管是上体育课还是回家后在小区里练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玩”起来,不仅方便,而且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