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安大桥咬合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33038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安大桥咬合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田安大桥咬合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田安大桥咬合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田安大桥咬合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田安大桥咬合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安大桥咬合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安大桥咬合桩施工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泉州田安大桥北安置房1楼工程基坑支护咬合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目 录1、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说明-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概况- 1 2。2气象条件 1 -2.3工程地质条件- 2 -2。4工程量清单- 5 -3、施工管理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 3。1施工管理重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6 3.2施工管理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6 3.3雨季施工应对措施- 6 4、施工部署- 7 4.1施工总体思路概述- 7 4。2平面布置- 7 4.3资源配置- 8 4.4施工方法- 8 5、 咬合桩施工管理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8 -5。1施工

2、管理组织架构 8 5.2施工管理岗位职责 8 -6、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计划- 10 6.1施工进度计划 10 6。2资源计划 10 7、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1 -7。1施工流程 11 -7.2导墙施工- 11 7.3 咬合桩施工工艺 13 7。3。1 砂浆桩超流态施工工艺 13 7。3。2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14 -7。4 施工顺序- 14 7。5成孔 14 7.6 混凝土灌注- 15 -8、质量保证措施 15 -8.1成孔质量控制措施- 15 -8.2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措施 16 8。3质量管理措施 17 9、安全保证措施 17 1 、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泉州市田安大

3、桥北连接线拆迁安置房(A、B、C住宅楼)岩土勘察报告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钢结构设计规程(GB500072003)6、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本工程基坑支护岩施设计图纸9、泉州市田安大桥北连接线拆迁安置房1#综合楼基坑支护方案专家论证意见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2 编制说明本专项方案是指导泉州田安大桥北安置房1#、楼基坑支

4、护咬合桩工程施工的技术指导文件,编制时对工期、质量目标、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技术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西侧,场地地貌为海积平原地貌。场地原为居民住宅地,现场地大部分已拆迁整平,场地地形相对平坦。拟建建筑红线东侧紧邻田安南路道路红线,西侧建筑红线紧邻民房,距离约为2m,北侧为拆迁后的空地。,南侧为区间道路,0.000为黄海高程+5。00,场地整平标高为+5.00,坑底标高为7.00,基坑开挖深度为12.0m左右,根据开挖深度及地质、场地条

5、件,支护采用咬合桩+两层钢筋砼支撑。2.2 气象条件闽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且多为台风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旱。多年年平均气温22.4,多年平均湿度79%,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福建地区每年5-9月为雨季,福建地区雨季及中午高温对本工程施工影响较大。2.3 工程地质条件2.3.1 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场地上部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杂填土:杂色,稍湿,主要由砼块、块石,条石、碎石、砖块等硬杂质约占40,夹少量生活垃圾等组成,未经专门压实处理,整体结构疏密不均匀,回填时间约1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属高压缩性土。本层在所有钻孔控制地段均

6、有分布,厚度1。403.400m,出露地表,地面标高4。396.35m,工程性能差。2、粉质粘土:灰黄、灰褐色,海积成因,饱和,可塑,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土质较均匀,刀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高.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傎为3.916.7击,标准值为8.3击。属中压缩性土。该层分布范围较广,除j14号钻孔未揭露外,其余各钻孔均有揭露,顶板埋深1。403.40m,层顶标高2。104.25 m,厚度0。603.00m,工程性能一般,为相对隔水层。3、淤泥:深灰色灰色,海积成因,饱和,流塑软塑,成份以粘、粉粒为主,土质较均匀,含少量腐殖质,腐殖质成份有朽木、植物残渣等,稍具臭味,切面光滑,有光泽

7、,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低中等,属高压缩性土。该层除宿舍楼场地5661号钻孔未揭露外,其余场地内所有钻孔控制地段均有分布,顶板埋深2。106.10m,层顶标高0。34m2.75m,厚度1。308.10m。该层力学性能差,为相对隔水层。4、中砂:深灰色灰色,海积成因,饱和,松散稍密,局部中密,该层局部夹有粉砂和细砂薄层,含少量贝壳,含泥约1020%,砂质不纯,级配较差,。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值为2。36。7击,标准值为4。5击。属中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内公j1、j7号钻孔有揭露,顶板埋深8.00m10。50m,层顶标高-5.57m-3。19m,厚度1.10m3.00m。该层力学性能一般。5

8、、淤泥夹砂:深灰、灰黑色,海积成因,饱和,流塑状,以粘性土为主,夹极薄层粉细砂,细砂层,夹层一般厚度13mm,局部可达5cm,相间厚度2030cm,可见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含未分解的植物腐殖质,质地均匀性较差,局部相变为淤泥、淤泥质粘土,韧性中等,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该层在拟建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控制地段有分布,除7、28、61、j1号钻孔未揭露外,其余各钻孔均有揭露,顶板埋深3。40m10。80m,层顶标高-6.14m-2。18m,厚度2。10m17.80m。该层力学性能差.6、淤泥:深灰,褐灰色,海积成因,饱和,流塑软塑,成份以粘、粉粒为主,土质较均匀,含腐殖质,稍具臭味,切面光滑

9、,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低中等,属高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控制地段有分布,仅在1、811、1315、17、18、20、23、5660、j2、j10j13、j15号钻孔控制地段缺失,顶板埋深3.40m14.10m,层顶标高9。80m,厚度1.00m14.10m。该层力学性能差,为相对隔水层。7、粉质粘土:褐黄、灰黄色,海积成因,饱和,可塑,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局部含有较多的石英砂粒,土质较均匀,刀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值为2。213。4击,标准傎为6.2击。属中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控制地段均有分布,仅在10、11、22

10、24、j2j11号钻孔控制地段缺失,顶板埋深13。50m21.200m,层顶标高15。62-8。55m,厚度0.70m4。00m。该层力学性能一致,为相对隔水层。8、中砂:灰、灰黄色,冲洪积成因,饱和,松散稍密.主要由石英砂颗粒组成,局部混有强砂、粉砂薄夹层,粘粉粒含量一般小于10%,局部相变为细砂或粗砂,级配较差。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值为4.915.4击,标准值为9。5击。属中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内大部分控制地段有分布,除6、25、27、3032、j6、j15号钻孔未揭露外,顶板埋深15.7021。90m,层顶标高-16。59-11.09m,厚度0.406.50m。工程性能较好.9、卵石:灰

11、黄、浅灰、灰色,冲洪积成因,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密实,卵石成份主要由中、微风化的火山岩组成,呈次圆椭圆状,,粒径一般为310cm,个别大于15cm,级配较好。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值为4.417.7击,标准值为9.9击,该层在拟建场地内所有钻孔地段均有分布,顶板埋深17.1023。40m,层顶标高-18。67-12.15m,厚度2。3011.40m.工程性能较好。10、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褐黄色,可塑硬塑,很湿饱和,系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高岭土、长石风化粘土矿物等,含少量黑色云母及锰铁氧化物,其中2mm石英颗粒含量一般10%,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稍具光泽.该层

12、属特殊土,工程性能良好,但具受水浸泡扰动后易软化、强度降低的特点。该层分布范围小,仅在10号钻孔控制地段揭露有该层分布,顶板埋深28.30m,层顶高程-23.44m,厚度3.20m。工程性能较好。11、全风化花岗岩;褐黄、灰黄、灰白色,原岩矿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局部可见铁锰氧化物,除石英外大部分长石矿物已风化成粘土状,原岩结构已破坏,岩芯呈土状,岩石为极软岩,岩体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值为32.444。1击,标准值为35.1击.该层分布范围较小,仅在7、8、9、11、1316、18、21、2934、5661、j7、j9、j12、j1415号钻孔控制地段揭

13、露有该层分布,顶板埋深25。5031。30m,层顶高程-25。98m20。53m,厚度1。40m3.50m。该层力学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良好,但具浸水易软化的特点。12、强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饱和,砂土状碎裂状,岩石为极软岩软岩,岩体为极破碎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本层风化特点明显,自上而下其风化程度逐渐减弱,而力学性能逐渐增强,但无明显的分界线.按其风化程度的差异,可划分为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和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饱和,砂土状,偶夹有小碎裂状,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风化不均匀,其组织结构大部分丧失,矿物间联结力弱,岩样手捻即成砂粒状,标

14、贯击数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50击或反弹.岩芯采取率50%左右。岩石为级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值为58。1199.5击,标准值为85.4击.该层在拟建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控制地段有分布,仅在7、8、9、11、1316、18、21、2934、5661、j7、j9、j12、j1415号钻孔控制地段揭露有该层分布,顶板埋深25.5031.30m,层顶高程-25。98m-20。53m。该层力学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但具浸水易软化的特点.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碎裂状,中粗粒花岗岩结构,其组织结构已被破坏,矿物间尚具有一定缔结力,锤击声哑,无回弹,敲击易碎,该层

15、节理裂隙发育,但钻探揭露多呈闭合状,岩质软硬相间,无完整岩芯,RQD=010,岩石为破碎极破碎,岩体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点荷载试验抗压强度为11。1115。79Mpa,标准值为13.25Mpa.该层在拟建场地内,仅在1、7、10、12、23、24、28、30、56、57、59、61、j1、j7、j8、j11、j13号钻控制地段有分布,顶板埋深26.6045.50m,层顶标高40。23m-21。62m,层厚0。613.40m。该层力学强度高,工程性能良好。13、中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青灰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短柱长柱状,节长1040cm为主,岩芯采取率8090%,RQD=4080,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较难击碎,岩石节理裂隙高角度不发育,沿裂隙面风化程度相对强烈,可见铁锰等矿物充填,岩石较硬岩,岩体为较完整较破碎,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