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329097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班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班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班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班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班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班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班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创设公平、活跃的课堂氛围 结合本班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画画、猜字谜、讲故事等,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爱好,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让课堂活跃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与同学是公平的,这样会使同学没有那么紧急,对于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对说得好的,我会立刻表扬;有错我的,也进行 鼓舞,盼望他们不要由于一次失败就退缩了。我觉得生动活泼、主动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勉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同学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忱和制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2、二、狠抓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同学学问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同学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同学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同学的学问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 并努力克服错别字,“规”字右边本该“见”而非“贝”字,这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在学习生字方面,为了让同学更加深刻和留意人简单写错的字,我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讲生字。为了使学习生字不死气沉沉,我利用“小老师教生字的方法”或领读的方法教学,这样同学的主动性提高,而且凝视黑板的精力也集中,对他们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好。 三、做好培优辅潜工作 我们班有的同学学习基础差、学习意

3、识差,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同学好好学习,多学学问和技能。一是加强和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同学上课状况,对学习自觉性差的同学,共同训练、关心;二是支配好同学与成果差的同学结对子,负责督促、检查学习任务完成状况,抽更多的时间进行辅导;三是留意对他们的训练方法。实行鼓舞与表扬相结合的方式。“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判。”在日常工作中,我总是告知同学:“你是最棒的!”“你很聪慧!”“老师信任你能做好。”“加油!老师为你们喝彩。”让同学在鼓舞中发扬优点,在微笑中熟悉不足,在轻松开心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一旦发觉他们有一点

4、点进步,就赐予表扬,甚至进行物质嘉奖。尽量克制自己,以免看法粗暴。同时,赐予他们生活上的关怀和学习上的关心,常常与他们谈心,讲解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后半学期以来,刘金玉、阎欣宇等几位同学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加,进步很大。 四、做好家访工作 除了做好校内的训练、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帮助,才能把同学训练好。平常我都留意做好这个工作,特殊是那些顽皮、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更要与家长共同管教。以前有六、七个同学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因此,我准时联系家长,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表现,并于家长共同商议解决方法,对家长提出加强对孩子的监督

5、管理和家庭辅导的要求。后来,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多次训练,这一部分同学现在转变很大,基本能准时完成作业了,学习成果也提高了不少。 五、改进地方 阅读和作文是我们的大敌。在这个学期中我没有加大力度强化阅读和作文,导致在考试中失分率很高。特殊是作文,同学无法下笔,有些同学还不会写,我真的感到惭愧!我会在下学期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言表达力量阅读,关注同学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看法、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必需将阅读汲取与阅读表达紧密结合,让同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写读书笔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力量;加强写作基本功训练,鼓舞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同学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精准、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同学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同学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实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