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已修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328381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教案(已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已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已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已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教案(已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教案(已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教案(已修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本单元内容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片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太阳 月球之谜 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 展现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语文园地包括了“口语交际” “习作”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和“宽带网”五个部分。二、学清分析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学习中,资料的收集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三、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单元生字。2. 正确读写生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3. 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 学习运用

2、一定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2. 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困难。3. 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2. 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四、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还有引导学生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五、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可用1012课时。21 太阳 2课时22 月球之谜 2课时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课时24* 果园机器人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4课时21.太阳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

3、摄氏,钢铁,庄家”等词语。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难点: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三、教法与学法、教法:导析法学法:自悟,探究相结合四、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自制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前置作业:第一课时1. 预习本课生字,会认,会读2. 初读本课课文,分自然段第二课时1.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通过分析体会本课所要表达的内容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

4、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 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太阳。(二) 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并纠正读音。1、 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翘舌音:氏、兽、殖、蔬;平舌音:存的发音。2、 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传 chun (传说、传递) 都 du (都有、都是)zhun (自传、水浒传) d (首都、都市)差 ch (差不多) 漂 pio (漂亮)ch (差错、差数) pio (漂浮) chi (出差)3、 正字:(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点,“氏”的下面没有一点,要强调记忆。(2)“繁”字结构比较复

5、杂,要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个“系”。(3)“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间不要少一横。(4)“蔬”字下面的笔画要让学生注意,不要少一点。(三) 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出示以下句子:1、 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2、 太阳大的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的上一个太阳。3、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4、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5、 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6、 有了太阳才有风。7、 太阳光有杀菌能力。8、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四) 引导学生发现以上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段的中心句。(五) 指名自由读报课文,要求读报得正确,自然段

6、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情感一、教学过程(一)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2、指出课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个穷国的君主,善于社射箭)射日的传说做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吗?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3、既然不可信,课文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开头呢?看看不用它做开头,一上来就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可以不可以?(可以)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4、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传说和“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间用“其实”过渡,“其实”是什么意思?不用这个词可以吗?5

7、、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用数字)(用数字说明问题,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二)学习第2、3自然段。1、指名读第2、3自然段。提问:看看这两个自然段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大、很热的?写太阳很大时,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写太阳很远时,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 (三)学习第4自然段。1. 指名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来。这一小段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 第二句用了哪个词?(如果就)2. 你能用 “如果就”造句吗?3. 课堂造句练习:教

8、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的结果。如果明天下雪,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前面概括,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为什么?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云是什么生成的?(无数小水滴)水蒸气是哪里来的?(从地面上的水)地面上的水怎么变成水蒸气?(吸收了太阳的热变成的)(六) 学习第六自然段。1、 6自然段。提问:这一小段是写有了太阳才产生了风,谁能用一句话归纳:风是什么?(风是流动的空气)空气为什么会流动?(空气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的缘故)空气为什么会有冷,有的热?(有些

9、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多空气就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热量少,空气就冷)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热胀变轻就会上升、移动,随着冷空气就会补充,这就形成了流动,也就是形成了风。(七)读第7、8自然段,简要地说说太阳有杀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实例(师生共举例)(八)通、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获得了有关太阳的特征的知识,明确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距离我们又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板书设计:21 太阳 远 大 热太阳 地球 关系密切课后反思:22 .月球之谜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

10、字,2.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id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渎自悟,讨论,了解月球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三、教法与学法、教法:导读法学法:合作探究法四、课前准备:生字,生词卡片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前置作业:第一课时:1.预习本课生字,会认,会读2.初读本课课文,分自然段第二课时:1.再读

11、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分析体会本课所要表达的内容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 导入,课前交流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就太阳的奥秘,你们了解月球的知识吗?(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月球的奥秘.(板书课题)二. 初读课文1. 循序渐进读课文.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把子音读正确.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2. 互帮互助学生字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3. 按序逐段来反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4. 现在你了解月球的

12、有关的知识了吗?三. 指导生字1. 出示生字词,自渎,指名读,读准字音.2.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3. 指导书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感知月球的奥秘,了解作者介绍月球时所用的方法。一. 复习1. 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二. 交流,细读课文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就因为人们对月球有那么都的遐想,人们为探索月球的奥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2. 自由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3.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4. 小组讨论5. 全班交流.讨论三. 总结全文读了这篇课文,

13、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四. 布置作业1. 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2. 课外留心科学的新发展板书设计:22 月球之谜月面 月球之谜 月球年龄(角色奇异) (令人费解) (有待探究)课后反思: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生字,2. 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等词语。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语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了解有关网络的知识和它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有关网络的知识和它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二、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三、教法与学法教法:导读法学法:读议法四、课前准备:生字,生词卡片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前置作业:第一课时:1.预习本课生字,会认,会读2.初读本课课文,分自然段第二课时: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分析体会本课所要表达的内容七、教学过程: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弄清什么是信息高速路,了解有关的网络知识。一导入小朋友们都用过电脑,有的小朋友还常上网呢!你在网络上有什么收获呢?把你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吧(生上台展示)是啊,网络带给了我们许多欢乐,许多知识,让我们再进入神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