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习题生物科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32822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生理习题生物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体生理习题生物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体生理习题生物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体生理习题生物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体生理习题生物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生理习题生物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理习题生物科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单选题 1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性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2. 生物体内环境稳态是指 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不变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刺激 D反应 E阈值4.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5.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减压反射 C分娩 D血液凝固 E排便反射6.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

2、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B分泌 C神经冲动 D电位变化 E离子运动7. 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肌细胞 B神经细胞、腺细胞 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E神经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8. 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D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E炎热环境下出汗9. 神经调节中的控制部分是 A感受器B受体 C神经中枢 D靶组织或靶器官 E效应器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单选题1 阈电位是指 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造成膜对Na+通透性开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造成膜对K+通透性开

3、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D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E造成膜对Na+、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2.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 BK+ CCa2+ DCl- EMg2+ 3. 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 A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去极化4. 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的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安静时K+通透性大 B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Na+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E膜上Na+-K+泵和Ca2+泵的共同作用 5.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于 AK+内流 BCl-外流 CNa+内流 DNa+外

4、流 EK+外流6.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易化作用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被动转运7. 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腺体分泌 B腺体分泌 C产生神经冲动 D产生动作电位 E产生局部电位8.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质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E糖蛋白9.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原纤维 B细肌丝 C肌纤维 D粗肌丝 E肌小节10 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Ca2+的贮存库 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 D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E使Ca2+通道开放11 葡萄糖进放红细胞属于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

5、 E吞饮12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E入胞13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A阈电位 B锋电位 C负后电位 D正后电位 E局部电位14 按照现代生理学观点,兴奋性为 A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C动作电位就是兴奋性 D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E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5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阈电位 B阈强度C刺激的时间 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刺激的频率16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

6、低常期 E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之和17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中,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磷酸二脂酶 BATP酶 C腺苷酸环化酶 D胆碱酯酶 E脂肪酶18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19 常用的钠通道阻断剂是 A箭毒 B阿托品C四乙基胺 D异搏定 E河豚毒素20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氨基丁酶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第三章 血液 单选题_1血液的pH值约为 A7.157.25 B7.257.35 C7.357.45 D7.45

7、7.55 E7.557.65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 A溶血 B凝集 C凝固 D血沉加快 E出血时延长 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形成的 A无机盐 B葡萄糖 C白蛋白 D纤维蛋白 E血细胞4.参与生理止血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血小板 5.50kg体重的健康人,其血量约为 A4L B5L C6L D7L E8L6.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雌激素 B肾素 C甲状腺素 D生长素 E促红细胞生成素7.肝素抗凝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A抑制因子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 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去除Ca2+ E抑制血小板的作用8. 血浆蛋白含量降

8、低时,引起水肿的原因是由于 A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下降 D淋巴回流量增加 E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9. A型标准血清与B型血液混合时,可引起的反应是 A红细胞叠连 B红细胞聚集 C血液凝固 D红细胞凝集 E红细胞沉淀10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 B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凝集素的类型 D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 E血浆中抗体的类型11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 胞也发生凝集,此人血型是 AA型BB型 CAB型DO型 ERh型12血浆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是 A抗凝血酶和肝素 B血小板3因子和 C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9、 DCa2+E磷脂13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4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数目增加 B红细胞脆性增加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加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加 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15下列血液检查正常参考值中,哪一项不正确 A男性红细胞比容为40%50% B凝血时间为510min C白细胞数目为4.0 109/ml10.0 109/ml D女性血沉第1小时不超过10mm E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7%8%16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是 A铁和维生素B12B维生素B12和叶酸 C蛋白质和钙D蛋白质和铁 E铁

10、、蛋白质和维生素B617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血浆不使受血者血浆发生凝固 E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18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缺少 A亚铁离子 B蛋白质C维生素B12和叶酸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维生素D319血液凝固后,血块收缩析出的液体是 A细胞内液B血浆C血清D细胞外液 E体液20血液凝固的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是 A B C D E、21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相对值的是 A血液比重B血液粘滞性C血细胞比容D血液渗透压E血红蛋白含量2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红细胞数量B白细胞数量C血浆蛋白含量 D无机盐

11、含量E非蛋白氮含量23血清与血浆的重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 A钙离子 B球蛋白 C白蛋白 D凝集素 E纤维蛋白原24血管损伤后,首先与其接触活化的因子是 A B CD E第四章 血液循环 单选题1 心室肌细胞0期的主要机理是 ANa+内流 BCa2+内流 CCl-内流 DK+外流 E离子泵活动2. 心肌细胞兴奋传导最快的部位是 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房室束D左右束支E浦肯野纤维 3. 反映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的是 AP波BQRS波群CT波 DP-R间期 ES-T段4. 心动周期中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开放前为 A等容收缩期 B射血期C等容舒张期 D充盈期E心房收缩期 5.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最高

12、的时期是 A等容收缩期 B射血期C等容舒张期 D充盈期 E心房收缩期6. 能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的因素是 A每搏输出量 B循环血量 C大动脉管壁的弹性D心率E外周阻力7. 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称为 A收缩压 B舒张压C脉压D平均动脉压 E体循环充盈压8. 血浆蛋白明显减少A组织液生成减少B有效滤过压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中心静脉压升高E收缩压升高9. 心室肌细胞复极化3期的形成机制是 AK+缓慢外流 BCl-迅速内流 CK+迅速内流 DK+迅速外流 ENa+迅速内流10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静息期内离子活动是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E入胞作用11 心

13、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肌节律性兴奋B使心肌“全或无”式收缩C使心肌收缩更有力D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性收缩E使心肌同步收缩12 心室内压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心室射血B心室充盈C瓣膜开放D心房舒缩E心室舒缩13 比较大的阈上刺激才能使心室肌再次兴奋发生在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局部反应期D有效不应期E超常期14 第一心音发生在 A房缩期,标志着心房收缩的开始B房舒期,标志着心房舒张的开始C室缩期,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D室舒期,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E室缩期末,标志心室收缩的终结15 心室血液充盈主要靠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B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的抽吸作用C血液的重力作用D骨骼肌收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作用E动脉血压对心肌的后负荷作用16 体循环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A主动脉B小动脉C毛细血管D小静脉E腔静脉17 正常机体内影响外周阻力的主要因素是 A血液粘滞性B微静脉的口径C小动脉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