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32795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发生的事故(包含未遂事故)、事件及时进行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防止类似事故、事件的重复发生,并最大可能地降低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事故(包含未遂事故)、事件发生后的报告、处置、调查、分析、处理、统计、记录、上报等工作。本程序中所指事故、事件不含质量事故、事件。3 定义3.1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3.2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4 职责4.1 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委员会(简称:安全环保委员会)负责公司级重大以上事故单独或协助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与处理。4.2 安全环保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

2、部门,负责制定、修订本程序;负责股份公司各类事故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司级一般着火爆炸、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厂内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负责对股份公司各部门上报的事故进行统计、建帐、上报工作;负责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4.3 经济运行部负责公司级一般生产操作、非计划停工、物料跑损、介质互窜等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公司级一般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负责股份公司生产、设备事故的统计、建帐、上报工作。4.4 规划设计院负责项目施工建设中公司级一般施工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公司项目施工事故的统计、建账、上报工作。4.5 人力资源部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工伤治疗费用支付、工伤鉴定、工伤赔付、工伤档案等

3、管理工作。4.6 群众工作部负责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4.7 股份公司各部门、事业部负责本部门公司级微小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事故信息上报、现场应急处置、事故现场保护、事故协助调查等;负责本部门事故的统计、建帐、上报工作。5 事故类别与级别5.1 事故的分类事故依据其发生的性质分为火灾爆炸事故、人员伤亡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厂内交通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5.1.1 火灾爆炸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爆炸,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5.1.2 人员伤亡事故:指除火灾爆炸事故、交通事故以外,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中毒、窒息、死亡的事故。

4、5.1.3 环境污染事故:导致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除自然灾害原因。5.1.4 厂内交通事故:机动车辆在生产厂区行驶过程中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5.1.5 生产事故: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停产、减产、跑料、串料、泄漏等情况,但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5.1.6 设备事故:在设备运行中,造成机械、动力、电讯、仪器(表)、容器、运输设备、管道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等损坏,造成损失,但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5.2 事故的等级划分5.2.1 为了便于事故管理,股份公司事故等级的划分执行公司内部划分标准,内部划分标准严于国家标准。

5、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当股份公司发生对外上报事故时,事故等级的划分执行国家标准。5.2.2 依据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股份公司各类事故按照造成的后果及产生的影响大小,分为公司级微小事故、公司级一般事故、公司级重大事故和公司级特大事故。5.2.3 事故级别划分标准:级别后果公司级微小事故公司级一般事故公司级重大事故公司级特大事故轻伤(人)未达伤残等级最低级1-910-2930重伤、急性职业中毒(人)无1-23-910死亡(人)无无1-23生产装置着火、闪爆、爆炸无直接经济损失(万元)3030100300主要工艺生产装置单套工艺单元停工24小时以内单套工艺单元停工24小时以上单套工艺单元停工72小时以

6、上单套工艺单元停工120小时以上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环境轻微污染生产厂区局部污染生产厂区内严重污染、人员转移厂区周边区域污染、人员转移5.2.4 重伤、轻伤、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划分和计算。股份公司事故级别划分中的经济损失按直接经济损失计算。5.2.5 发生险肇事故和未遂事故时根据事件有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按相应等级的已发生事故处理。6 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6.1 事故报告6.1.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将事故信息上报调度中心、部门负责人,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现场处置。由事故部门的负责人将事故信息立即上报股份公司事故的专业主管部门。6.1.2 调度中心、事

7、故发生部门负责人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按照应急管理要求组织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事故的报告、应急处置具体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6.1.3 对于初步判断为公司级重大以上事故时,应立即报告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安全环保部。按国家事故等级的管理要求,公司级重大以上事故中需向当地政府部门、主管部门报告的,由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负责在1小时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告。6.1.4 对于从现场获得的各类事故信息均应如实上报,不得以事故不清楚为由延迟报告或瞒报、谎报。6.1.5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如因特殊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识,妥善保存现场重要

8、痕迹、物证,以便事故的现场调查。6.1.6 外协施工、技术服务等相关方发生事故时按上述规定执行。6.2 事故调查处理权限6.2.1 当发生公司级微小事故时,由事故发生部门依据股份公司、部门的有关管理要求,负责对事故组织调查、处理。6.2.2 当发生公司级一般事故时,根据事故的分类,由股份公司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对事故组织调查与处理;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信息传递至安全环保部备案。事故的发生部门负责协助事故调查。当发生的事故无法明确分类时,由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指定责任部门,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6.2.3 当发生公司级重大及重大以上事故时,由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设备、工会

9、、人事等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与处理。6.2.4 当发生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介入的事故时,由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负责协助政府、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落实事故的有关处理决议。6.2.5 涉及外协施工、技术服务等相关方的事故,由双方共同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6.3 事故调查处理要求6.3.1 当事故发生后,事故的报告、现场处置、调查、分析、处理、记录、统计、上报等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程序执行。6.3.2 发生事故,无论事故大小均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未遂事件按照可导致直接结果的已发生事故处理。6.3.3 事故调查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10、查明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性质、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尤其要查明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客观、真实的反映事故发生的全过程。6.3.4 事故调查中,调查人员有权向发生事故的部门、人员了解与发生事故有关的情况,并索取、搜集事故相关材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推诿、阻挠、拒绝,不得隐瞒和谎报,更不得出具伪证、破坏事故现场或阻挠事故的调查,应如实反映事故真实情况。6.3.5 事故调查应通过现场勘察和调查询问的方法,采集与发生事故有关的原始证据和证人口述材料,填写钻石事业部事故调查笔录,核查与事故有关的各种记录和资料,掌握与事故有关的细节和因素等,为事故分析提供证据。6.4 事故调查的

11、内容应包括: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事故部门; 事故发生点的生产工况、事故经过、初步原因、事故损失情况; 事故现场人员情况、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伤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职称、职务、伤势部位和受过何种安全教育、技术培训、有无预防事故的措施; 人证、物证、旁证,了解事故前的情况、事故中的变化和事故后的状况。 其他有关内容。6.5 事故分析6.5.1 事故现场调查完后应依据事故调查内容对事故进行分析。通过事故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6.5.2 事故分析的步骤和要求: 整理和阅读有关调查材料。 分析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行为、状态

12、和环境影响等。 采用适当的事故分析方法确定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进行责任分析。 确定事故的责任者。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确定直接和间接责任者。6.6 事故处理6.6.1 事故调查分析后,应由事故调查部门编写事故报告(通报),进行事故处理。6.6.2 事故报告(通报)内容应包括: 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部门名称、发生事故的日期、类别、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等; 事故经过; 事故原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事故责任分析,包括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并确定主要责任者;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事故纠正与预防的措施、建议。对涉及相关方的事故,应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其它

13、材料(包括影像资料、技术鉴定报告和图表资料)。6.6.3 事故发生部门应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根据事故报告(通报)中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结合部门情况编制工作计划,组织落实整改工作。事故调查部门负责检查、验证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填写钻石事业部事故整改措施跟踪验证单。6.6.4 当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出现应急能力不足、应急措施不到位等影响应急效果的情况时,应急责任部门应及时修订、完善应急体系。具体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6.6.5 事故发生后,人力资源部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工伤治疗费用支付、工伤鉴定、工伤赔付、工伤档案等管理工作,具体执行工伤保险管理规定;群众工作部负责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14、6.7 事故材料的上报和统计、建档6.7.1 在发生公司级微小事故后,由事故发生部门及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在三个工作日内向股份公司专业主管部门上报事故的调查、处理材料。6.7.2 在发生公司级一般事故后,由股份公司事故调查部门负责及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在七个工作日内将事故材料及时上报至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安全环保部。6.7.3 在发生公司级重大以上事故后,由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安全环保部负责事故的上报工作。6.7.4 股份公司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建帐;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对本专业范围内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建帐,并每月将事故材料报至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

15、部对各部门上报的事故进行统计、建帐,并定期向股份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汇报。6.7.5 上报人员工伤事故时填写钻石事业部工伤事故登记卡;对事故统计建帐时填写钻石事业部事故台帐;登记、统计工伤事故时填写钻石事业部工伤事故登记台帐。生产、设备事故的统计、建账执行股份公司专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6.7.6 事故上报材料包括:事故经过、原因分析、事故处理情况、纠正预防措施、事故本人证词、旁人证词、事故证物、钻石事业部工伤事故登记卡、钻石事业部事故调查笔录、事故发生人培训记录等。6.7.7 事故信息的对外报道执行国家有关事故信息处理及股份公司应急管理的有关规定,任何部门、人员在无股份公司授权的情况下无权对外披露、发布事故信息。7 相关文件7.1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7.2 工伤保险管理规定工 伤 事 故 登 记 卡事故发生部门: 记录编号:事故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