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322523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 2.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学会辨证地看问题。3.培养说话写作中力求简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作者主张。2.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的思路。教具准备 投影仪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论述文章的繁简已是一个老话题,但又是同学们在作文中很难处理好的问题。应繁却简,则内容贫乏,枯燥无味;应简却繁,则内容又繁冗,累赘难堪。如何才能做到繁简各尽其妙呢?相信同学们在简笔与繁笔中会找到答案的。二、通读全文,尽量用原文词语归纳全文要点1.出示投影(1

2、)对于写作,以前的文章家的观点是_(2)作者对写作的看法是_(3)文章繁简的标准是_(4)当今创作存在着的问题是_(5)解决现今创作上存在的问题的方法是_(6)作者的主张是_2.学生填空明确:(1)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病忌(2)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章的多寡论(3)句有可削,字不得减(4)有一种长的趋向,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5)提炼生活,洗练语言(6)简练为文。三.学生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可用图表显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阐述简与繁的辩证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阐释立论的根据。这一段内有三个小的层次; 1层(1

3、3句)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这一层3个句子,思路是从“从来的文章家“在繁简问题上的主张出发的,接着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分为二有所肯定,又指出偏颇。2层(47句)阐释为什么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作者分析了简与繁的两个方面,简有“言简意赅”与“言简意少”之分,后者是缺点,前者却是难得的优点;连同作者所赞同的“文章家”的见解,繁也有“繁冗拖沓”与“以繁胜简”之分,前者虽是缺点,后者也是难得的优点。这一层是中心论点立论的根据,也就是对“单以文字多寡论”“繁简”的武断作法的否定。 3层(810句)摆事实,总结大师的创作经验,简笔与繁笔,都可得宜尽妙。以文学大师们的创作为例,证

4、明简笔与繁笔只要用得“各得其宜”,就能“各尽其妙”。这一层既是对中心论点的证明,又领起下文,为下文列举文学大师的创作既用简笔也用繁笔的具体范例引线。要读懂第1段,关键是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要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关键是理解其中“繁简”两个词的含义。繁,是繁冗拖沓的意思;简,是简练的意思。其它句出现的“繁”与“简”则是指写文章用笔墨“繁多复杂”与“简练”的意思,要注意区别。总之,第一段的意思是说文章有繁简,以简练为佳、繁冗为病。文字也有繁有简,简笔繁笔都可以运用得当、不违简练要求;也都有可能处置失当,犯下病忌。第二层(24段)紧承第1段第2小层的概括提示,具体列举水浒传与社戏既用简笔也用繁笔的例子

5、,说明不管是简笔还是繁笔,只要用得“各得其宜”,就会“各尽其妙”,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第三层(5段)指出做到“繁简适当”的方法,即需要提炼,但主要是“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1)思考:文章第5段强调的是什么?从整体思路上看,它与前4段有何关系?明确:第5段强调的是:繁简适当的标准和途径。从全文思路上看,它是前4段内容的延伸深入。(2)思考:繁简适当的标准和途径是什么?明确:标准是“无可剔,不得减”。途径是提炼,即对生活的提炼,对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提炼。 第二部分(67段)指出“现今”创作上存在的“拖沓累赘”的较普遍的弊病及这种弊病的成因,说明“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问题的必要性

6、。 板书: 一、 提出问题 前人主张:提倡简练,反对繁冗拖沓 起点 补充观点:简繁要一分为二 举例子:水浒传社戏 二、分析问题 简练的标准和途径 现今创作上的问题:简淡、繁冗 三、结论 终点 提出主张,提倡简练四、整理总结课文思路1.出示投影本文思路的起点是(1) ,并进行阐述;接着举(2) 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引用古人论述,提出(3)和(4) ;认识明确后,指出 (5)和 (6),最后针对性地提出 (7的主张。思路终点落在解决问题的写作意图上。2.学生填空后明确:(1)在人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简笔繁笔的范例;文章繁简的标准;途径;当今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原因;简练为本。第二课时五、

7、重点理解1、课文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以辩证的观点分析简笔与繁笔各自都有优劣之分,脱离内容的简笔与繁笔都是败笔,适应内容与表达需要的简笔与繁笔都是妙笔,正所谓“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第二部分,指出现今创作上存在的“长的趋向”、“拖沓累赘”的毛病,提出作者自己的主张,“提倡简练为文”。这是点明了文章写作的针对性,即写作目的。第一部分所阐明的道理,是达到第二部分指出的写作目的的手段。因为不懂得辩证地分析简笔与繁笔,就不可能作到“言简意赅”,而只能是由“繁冗拖沓”变成“简而淡”。 6、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 分析:文章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1)用例证法

8、鲜明、准确地论证文章开头所提出的论点。选取水游传、社戏中的典型例子为论据,证明文章应繁简适宜。 (2)用引证法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到繁简得当。刘勰顾炎武的评论,都是权威性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这种引用,起了进一步论说,深化内容的作用。 2、本文典型材料与观点是怎样密切配合的? 分析:作者为了证明“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从文字的多寡论”的中心论点,辩证地分析了简与繁的两个侧面,从事理方面说明,“单以文字多寡”断定是“繁冗拖沓”还是“简练”是不能成立的。接着概括列举“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有时用繁”,“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接下来紧紧扣住论点,一一对应“文学大师”“用简”与“使繁”两个方面举实例

9、分析。证明“用简之妙”,作者专选百万言的长篇巨著水游传中的两个例子,虽在长篇之中,作者照样惜墨如金,只一两个字,便把景物写得生动传神。证明“使繁”之妙,作者先选水游传中一例,有意与上文“用简”的两个例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同一部长篇巨著,同一作者,用简时惜墨如金,用繁时不厌其详。作者选择的“用繁”的另一个实例也是深有用心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一面以“用简”著称,但在内容表达需要时,“甚而至于借重啰嗦”。文学大师“用简”与“使繁”的四个实例,有力地说明简与繁都可以成为妙笔,如何以字数论优劣?这就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3、本文对简笔与繁笔关系的辩证论述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分析:运用辩证观点进

10、行分析说理举例。 (1)“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这句话一方面肯定了文章繁简与文字多寡有关,但又不能单以文字多寡论。同时又告诉读者并非“言简”一律都好,关键要看“意赅”还是“意少”、。这就是辩证地看待问题,语言不多,充满了辩证法。 (2)“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 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事物的辩证法。通过严密的推理,区分了“字面上的简”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与“啰嗦”的严格界限,体现作者在逻辑推理上的严密性与科学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4、本文是怎样运用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的?

11、分析: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和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直接关系。如开头一段,用“言简意赅”与“言简意少”对比。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用“简”与“繁”的对比,就有“惜墨如金”与“用墨如泼”的两种不同方法。用比喻也同样是简洁生动的。如用“顺风行船”比喻读大师门的名著是如何感到“轻松愉快”,用“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比喻阅读拖沓累赘的作品是多么让人“吃力,头痛”。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从论点的确定和论据的选择来看,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分析: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在对比分析中提出论点,明确指出“简笔”与“繁笔”的关系,应当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论证

12、中心论点,列举了(水滩传)中(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和鲁迅社戏中的典型例子为论据,生动有力地论证了“繁”“简”、“各得其宜”的“宜”,“各尽其妙”的“妙”。这些例子准确可靠,十分典型。说明了只要相“宜”,只要能达其“妙”,用简则“惜墨如金”,使繁则“用墨如泼”。文章又精选了刘勰和顾炎武的评论,深入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可信。可见全文立论精辟科学,引论又精当有力,紧扣了中心论点,进行了层层深入的论证。 6、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 分析:文章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1)用例证法鲜明、准确地论证文章开头所提出的论点。选取水游传、社戏中的典型例子为论据,证明文章

13、应繁简适宜。 (2)用引证法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到繁简得当。刘勰顾炎武的评论,都是权威性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这种引用,起了进一步论说,深化内容的作用。 7、为什么作者在论证观点过程中,先用例证法,后用引证法呢? 分析:例证、引证的先后,体现了作者论述问题的层递性和思维的严密性。论证方法的选择,由文章的内容所决定。使用论证方法的先后,又根据说理层次要求来安排。要阐述繁简“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必须列举生动的实例,才有说服力。以典型的事例开道,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引用名人警句,是要说明“繁简”绝非有意而为,而是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只要“来自生活,发话真情”,就能做到“繁简适当”。从论证的需要

14、来看,例证在前,引证在后,体现了说理的严密性、合理性。 六、小结全文文章是一篇文艺随笔。它生动活泼地论述了简笔和繁笔的关系、标准、途径,解决了当今创作上存在地问题,学习这篇文章,对现在的中学生也有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他们懂得简练为本的道理,并在说话写作中力求简练,以培养良好的文风。七、布置作业鲁迅秋夜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我家后院,可以看见墙外的两株大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试问,这个句子用简,还是用繁,分析其表达效果。板书设计 简笔与繁笔 简笔 繁笔 言简意赅 简练 以繁胜简 肯定 言简意少 提 繁冗拖沓 否定 炼 生活、语言教法后记 通过对文章结构及事实论据的点拨研讨,引导学生掌握剖析议论文的结构、理清作者思路的阅读分析方法,领略文章的辩证论述技巧。可分以下五步进行。第一,导入性点拨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它是文学评论的一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