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学员成长典型案例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322491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学员成长典型案例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学员成长典型案例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学员成长典型案例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学员成长典型案例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学员成长典型案例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员成长案例“2020 区培”已近尾声,回顾在以往的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 的讲座为我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 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 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 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区培就像一朵盛开的奇葩,宛若傲雪红 梅,分外娇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有机会能和 更多同行交流、探讨。在一次次的交流培训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通过这次区培,收获颇丰、感悟颇 深!自己的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

2、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心中的困惑、 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在这次国培中交流学习的话题, 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进而不断完善自己,多多 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在区培中成长。下面将我的学习成长案例小 结如下:一、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大写的“人”教育情操是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 质,它不仅是教师个人形象与学校声誉的反映,更深刻地影响着学生 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立德”起到榜样示 范作用,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师 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达到立德树人的目

3、的,因此教师要坚持 亲身示范,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一个有教 育情操的好老师,应当不断用精神食粮涵养心灵、陶冶情操、塑造人 格,在自我修养的提升中实现自身的道德追求;应当把“敬业爱生” 作为自身工作的准则,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师 德修养的自觉性;应当坚持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 美德,以高尚纯粹的品格、知行合一的精神、渊博扎实的学识等引领 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只有德行立得住,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受人尊敬的教师。二、教师要终身阅读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先准备一桶水。”作为新时 期的语文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生涯越来越从容,做到事半功

4、倍,要 想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使自己的课堂永远保持活力,“沉潜”到书 中是终生的必修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自 己的教学生涯越来越从容,做到事半功倍,要想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 会使自己的课堂永远保持活力,“沉潜”到书中估计就是终生的必修 课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少了,课堂自然缺乏些灵气。“闻千 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一个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 非一日之功,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持之以恒 的积累、学习、研究、创造的结果,所以说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 窦桂梅等优秀语文教师把握课堂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 有余。不管学生出

5、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 成焕发精彩,这就是平时几十年如一日地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写教学 总结的结果。三、要与新课标成为亲密朋友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 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 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 验。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去有时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忽略语文能力培 养和语文知识传授;有时又干脆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育,这些 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新大纲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了语文教 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很 有针对性的。我们认为学生

6、的语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必要的 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 丰富文化素养,培育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等。新 教材的教学中一定要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面对新课程,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全面、深 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 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所以, 我们个人的学习并没有结束。我们要具体的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 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各种弊病。同时 研究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生活氛围,争取能够创造性地选择和 运用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来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亲切感中增添新的 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