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320474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民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加强民生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一、如何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民生建设首先来探讨一下如何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民生建设,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需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新时期的民生建设?第二,为什么要重视民生建设?第三,如何推进民生建设?这三个问题是我们从战略高度认识民生建设所不能回避的三个重要问题。(一)什么是新时期的民生建设下面我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战略的认识提供一些参考,什么是新时期的民生建设呢?我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新时期的民生建设就是要通过公共力量来保障民众生活的基本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点,就是公共力量。也就是民生建

2、设需要通过公共力量,什么是公共力量呢?实际上也就是要政府主导,因为在民生建设当中,我们有些群体,有些阶层是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比方说残疾人,还有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生活是不能通过自己来解决,能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也不能。所以,只能通过政府来主导才能够保障我们社会当中一部分群体,一部分阶层的基本生活,所以民生建设必须是政府主导。民生建设的内容是什么?也就是第二点,保障民生。什么是保障民生?保障民生就是要解决民众生活中的问题,改善民众生活状况,这是民生建设的内容。第三点,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可以说就是民生建设的目的,民生建设为什么要满足民众的生活基本需要,实际上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

3、是第一个问题。(二)为什么要重视民生建设第二个问题,我们在现实中为什么要加强民生建设?也就是说民生建设有何重要性,有何必要性。关于这个问题,我做了简单的概括。第一,社会和谐在民生,第二,社会稳定在民生,第三,社会发展在民生。这三句话可以说能够概括民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我们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物质可能是比较贫乏的,这个问题不算是很严重,如果说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不公正、不平等,这个社会就会出现问题,社会也就不会和谐的发展了。其次,我们古人也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廪实不仅仅是指我们的粮食充足了,而是指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老百姓就知道礼节,也就是指我们这个社会就会

4、稳定有序,所以社会稳定在民生,让老百姓生活问题解决了,社会的秩序就有了保障。最后,关于民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古人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民为本的思想。民为本就是指一切都是要为老百姓的生活为根本,所以社会发展是为了什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我们要加强民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几点认识。(三)如何推进民生建设第三,我们如何在战略的高度来看民生建设推进的战略和战术,在我们新时期如何来推进民生建设,在这里我想从战略和战术这两个层面来探讨一下,当前或者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在推进民生建设方面需要采取的战略和战术。关于民生建设推进的战略我也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要科学规划。什么

5、是科学规划?民生建设不是一个口号,它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我们现在都要讲究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说各级各地在推进民生建设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是民生建设战略的基本要求。第二,要持续推进,我们的民生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要作为一个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常态内容,要保持它在我们各项工作当中都能够得以贯彻,得以实施,就需要持续推进。第三,战略就是要稳健实施,我们需要从战略的高度采取稳健的政策和措施来推进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什么叫稳健呢?民生建设是社会的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建设,也是各级各地政府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当中时刻把握的一项基本的工作方向。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够讲形式主义,需要避免形式主义,需要避免

6、冒进。我这里说的冒进主要就是指,我们把民生建设作为一个口号,或者说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一时的政绩,盲目冒进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要求,这样不仅仅对民生建设的持续性有影响,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比方说,我们现在的社会保障,民生建设当中的社会保障,我们必须要根据现实的情况科学的制定推进民生建设的目标,而不能盲目的提出过高的目标。因为民生建设的目标需要稳步的推进,如果提出了太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往往很难实现,这样也就会让老百姓失望,也就会影响社会的不满情绪,所以说,我们在战略上推进民生建设一定要稳健的实施。目标要逐步的提高,而不是一下子提高到不可能实现的这样一个程度,这是我们在战略上需要注意

7、的三个问题。在战术上也可以概括为三个字,第一,要准,什么是准,各级各地政府在推进民生建设的时候需要准确的定位。比方说我们通常讲的五大民生建设,每一个民生建设在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我们应该主要找准什么样的一个目标,定位很重要,这叫准确定位。第二,叫做稳,所谓稳就是我们在具体的战术上要保证民生建设有具体的落实措施,要稳步的推进,不是空洞的口号,要做出实际的成绩必须要有具体的措施,所以稳就是要注重落实。第三,是省,我们概括为省,省在经济学里面就是要提高效率,我们以前也有一些政策,叫做多快好省。这个好省,省就是要讲究效率,因为政府的公共财政毕竟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公共财力来为广大的老百姓办更多的好

8、事,使老百姓的生活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与提高,这里面就有一个效率问题,所以在推进民生建设的时候,还要讲究效率,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省,关于我们如何从战略的高度推进民生建设这三个问题,我们重点要理解和思考以上这三个问题。二、探讨民生建设的五大方面(一)如何看待民生建设当中的教育发展问题1.重视解决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想分别从民生建设的五大方面来探讨,首先,我们来看如何看待民生建设当中的教育发展问题,中央在关于民生建设方面曾经提出,学有所教。所谓学有所教,我理解的就是,我们要加强和重视教育的发展,要重视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我们还是需要认真的思考和反思以下三个问题:一,我们为

9、什么要重视教育的发展;二,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三,如何推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三个问题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三个问题谈谈我的理解和看法。关于教育的重要性,有这样一些名言,通常说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另外,我们国家在前几年也出台了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从这些名言,从这些事实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教育是非常忠实的,也就是说发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我认为教育关系到我们的民生事业。因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教育,这是我们百姓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我们还要对这个认识加以提升,教育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

10、大业,我们国家要强盛,我们民族要复兴,没有教育是不行的,所以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根本。我们再回到社会现实当中,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知识为中心的社会,我们现在的经济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的资本,是以人的资本为主,那么人的资本主要是什么构成的?人的资本来自于什么?主要来自于教育,没有教育人的资本是很难提高的,所以如果不发展教育,那么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结构转型,要想实现都是很困难的,所以教育对于我们当下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动力来源。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基本情况,从历史上讲,中国在近代为什么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思想家都

11、概括为在于我们中国人的“愚”,愚就是百姓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文盲率达到80%-90%以上,百姓的“愚”也就导致了贫,贫穷,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经济也很难提升,所以就导致贫,贫穷就导致弱,所以近代中国遭受列强的欺辱,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我们教育发展落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我们再来看看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可以说是惊人的成就,这个惊人的成就背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下边给一个数据,大家就能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事业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对学龄儿童入学率的分析首先,我们从1980年到2004年间,

12、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从93%提高到98.9%,也就是说,大多数基本上儿童、学龄儿童都能够接受到教育。再来看1992年到2008年我国各个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首先初中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2年到2008年,将近20年间,毛入学率从71.8%提高到98.5%,所以我们现在的居民大多数基本上都得到了初中以上的教育。在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从26%提高到74%,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这个发展应该说是很惊人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3.9%提高到23.3%,将近20个百分点,这样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教育发展成就是非常显著的,这个成就的取得是和国家的教育的投资分不开的,到2009年我们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已

13、经达到了一万多亿,占GDP的比例达到了3.59%,这个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5.7%左右,由此可以看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是非常重视的,虽然我们现在的教育经费支出在GDP当中的比例还不算是很高,但是相比之下,纵向的比较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增长,使得我们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近些年国家在教育上面的投入逐年增长。比方说,我们现在农村的中小学的公运的经费,生均的基准提高100元,全国农村的义务教育的学生全部享受了免除学杂费,免除教科书的这样一些政策。其中有1200多万名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得到寄宿的资助,2600多万名的学生得到了营养的膳食补足,城镇有2000多万名义务教育的学

14、生学杂费得以免除。此外,有1100多万农民工随迁的子女在城市也能够享受到义务教育,每年有1800多万名学生可以得到困难补助、困难资助。这些都说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加大,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在这里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1)教育投入问题一个就是教育投入问题,教育投入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国家对教育投入在加大,中央对教育非常重视,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很多的地方政府,一些领导对教育的投入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因为教育投入是一个纯粹花钱的事,也就是投入下去我们现在不能够直接看到有某种效益,尤其是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地方政府

15、在教育投入上,可以说有些地方还不是太积极。比方说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地方经济可能出现了某些困难,因此,政府在扩大内需的过程当中,往往是加大了对一些经济的投入,而减少了对教育的投入,所以2009年我们的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比上一年就有所减少。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对教育的重要性往往认识的还不太准确。比方说,在美国刺激经济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公共的投入是用在基础教育和公共教育方面,拉动内需是通过对教育的投入,这样可以使未来的经济更有动力,这个动力更加可靠。而我们很多地方政府认为投入到教育里面,就是相当于把钱花掉了,所以我们对教育的投入,中央里面一直很强调很重视,但是我们很

16、多的地方政府对这个问题缺少战略性的认识,尤其是缺少长远的眼光,因为我们地方政府往往政绩都是靠一些经济增长,GDP增长了多少,我的产值增长了多少。但是,忽视了教育,如果我多投入了教育,可能影响了我今年的产值,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其实这种认识是一种短期的认识,缺少长远眼光,所以我建议我们在政绩考核当中应该把教育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指标,你在你那个地方,我们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有没有提高,这里面百姓人均受教育年限有没有增长,我们各级教育学校的入学率有没有提高,这个应该作为一个考核政绩的重要的指标。同时,各级政府各级领导也应该认识到教育的投入虽然是花钱,但是这个钱花的应该是值得的,从长远看是值得的,我们不能今天看我们在位的时候要取得政绩,我们要学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这样一种精神,这是我们目前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教育投入问题,主要是地方政府重视不够。(2)教育公平问题第二,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也是现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尽管我们教育普遍得到了发展,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