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用电安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319886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电用电安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用电用电安全 电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能源,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由于电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有掌握了用电的基本规律,懂得了用电的基本常识,按操作规程办事,电就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否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电气故障,导致人身触电,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引起重大火灾等。轻则使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用电安全问题。 1触电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触电主要是指电流流经人体,使人体机能受到损害。人体对流经肌体的电流所产生的感觉,是随电流的大小而不同,伤害程度也不同。(1)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2)当人体

2、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一般来说,10mA以下工频电流和50mA以下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故危险性不太大。2与触电电流大小有关的因素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表现为触电电流的大小。引起触电电流大小的变化,与以下因素有关。(1)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表皮0.050.2mm厚的角质层的电阻很大,皮肤干燥时,人体电阻约为610k,甚至高达100k;但角质层容易被破坏,去年角质层的皮肤电阻约为8001200;内部组织的电

3、阻约为500800。(2)触电电压: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人体通过10mA以上的电流就会有危险。因此,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假设人体电阻按1200算,依据欧姆定律:U=IR=0.011200=12V。如果电压小于12V,则触电电压小于12V,电流小于10mA,人体是安全的。我国规定:特别潮湿,容易导电的地方,12V为安全电压。如果空气干燥,条件较好时,可用24V或36V电压。一般状况下,12V、24V、36V是安全电压的三个级别。(3)触电时间:触电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触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为:电流的毫安乘以继续时间,以mAs表示。我国规定50mAs为安全值。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对

4、人体造成伤害。(4)触电部位及健康状况:触电电流流过呼吸器官和神经中枢时,危害程度较大;流过心脏时,危害程度更大;流过大脑时,会使人马上昏迷。心脏病、内分泌失调、肺病、精神病患者,在同等状况下,危险程度更大些。3触电的几种方式触电最常见的形式是电击,也是最危险的。触电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单相触电:定义:人体接触一根火线所造成的触电事故。单相触电形式最为常见。中性点接地电网的单相触电。当人体接触其中一根火线时,人体承受220V的相电压,电流通过人体大地中性点接地体中性点,形成闭合回路。触电后果比较严重。中性点不接地单相触电。当人体接触一根火线时,触电电流经人体大地线路对地绝缘电阻(空气)和

5、分布电容形成两条闭合回路。如果线路绝缘优良,空气阻抗、容抗很大,人体承受的电流就比较小,一般不发生危险;如果绝缘性不好,则危险性就增大。(2)两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两根火线所造成的触电为两相触电。当人体同时接触两相火线时,电流经B相火线人体C相火线中性点构成闭合回路。380V线电压直接作用于人体,触电电流300mA以上,这种触电最为危险。(3)跨步电压触电:三相线偶有一相断落在地面时,电流通过落地点流入大地,此落地点四周形成一个强电场。距落地点越近,电压越高,影响范围约10m左右。当人进入此范围时,两脚之间的电位不同,就形成跨步电压。跨步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使人触电。高压线有一相触地尤其危险

6、。在潮湿地面,低压线断线触地形成的跨步电压也在10V以上,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时间长了就会有生命危险。(4)雷击触电:雷雨云对地面特别物产生放电,它是一种特别的触电方式。雷击感应电压高达几十-几百万伏,其能量可把建筑物摧毁,使可燃物燃烧,把电力线,用电设备击穿、烧毁,造成人身伤亡,危害性极大。目前,一般通过避雷设施将强大的电流引入地下,避免雷电的危害。4触电的原因(1)违反操作规程,人体接触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2)由于设备绝缘损坏,设备金属外壳带电,人体无意接触外壳。(3)高压线(220kV、110kV、35kV、10kV等)的接地点、短路点、跨步电压形成的对人体的伤害。5触电规律(1)触电

7、事故的季节性。触电事故多发生在49月份,而以6、7、8月为最,其原因是夏季气候潮湿,多雨,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人身因天气潮湿多汗,人体电阻降低。(2)触电事故多发生在1000V以下的交流设备上。低压设备应用广泛,接触低压设备的人多。多种状况下是触及点不带电,有时因某种原因带电,大多是设备制定安装有缺陷,运行不合理、保护装置不完善等原因。(3)触电事故多发生在非专职人员身上。非专职人员缺乏电的知识和安全用电常识。因此,强化安全用电知识普及教育尤有必要。(4)触电事故与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讲,建筑、矿业、冶金、机械作业,接触强电的机会比较多,触电的可能性增大。所以,对这些行业更应强化教

8、育,防止发生事故。6安全保护在供电系统中,常对用电设备采纳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方法防止设备漏电,发生触电事故。(1)保护接地: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中采纳(三相三线制)。将用电设备的外壳与大地用接地体或导线可靠接地,一旦设备的绝缘损坏,设备外壳带电,因与地可靠接触,其电位基本为零,人体触及设备外壳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不会发生危险。(2)工作接地: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采纳,多用于低压系统。中性点接地的输电系统中,保护接地的作用不很完善,漏电时,人仍然有触电的危险。最完善的方法是将电器设备外壳与中性线连接起来。一旦有一相发生事故,而电气设备外壳相连,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瞬时电流将保

9、险丝熔断,起到保护作用,确保人身安全。在同一配电系统中,不同意一部分设备采纳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纳工作接地。 (3)防雷击: 为了保护建筑物,特别物不受雷击,应针对雷击的危害,分别对直击雷、感应雷和架空线引入的高电压采用措施。对直击雷,采纳避雷针,架空避雷线作为避雷装置。关于感应雷是把屋内导电体可靠接地,减小接地电阻。把屋内的金属导管接成闭合回路,避免火花发生。关于架空线引入的高压电力,应在屋外50100m远处改用电缆做引入线,在连接处加避雷器,避雷器接地线与电缆屏蔽线相近,并接地,再和防感应雷的接地线相连。(4)常常对电器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有无漏电状况。检查绝缘老化程度。检查有无裸漏部分。检查设备安装有无违规状况。(5)电气制定和安装必须遵照有关规范进行:执行单机单闸,不同意一闸多用。一般不要带电操作,断电检查时,必须挂告示牌。带电操作时,必须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用绝缘工具。由专业人员讲解操作要领,并现场监督。对有关人员常常进行安全用电常识教育。 第 1 页 共 1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