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湖古村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31915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湖古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珠湖古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珠湖古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湖古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别样复古的乡情 追寻高安古村久远的故事(图)【编者按:】5月的赣西之行,因为时间较紧,至尽尚未整理出来! 江西同属于徽派建筑区,今转载一文,先做铺垫吧!-来源: 信息日报 珠湖古村位于江西高安县城东南,远远望去,古村被铺天盖地的墨绿包裹,那是水稻和棉田的双重奢侈,将它簇拥成当地的一个“中心”。如果不是有心,或许会将其当作平常村户忽略而过,但其间隐隐约约的马头墙,仍可让有心的旅人,决心停下车来一睹芳容。 古村面积浩大,占地数千亩,有古屋150多幢,且都密集而聚,偶有古树点缀其间,算是舒缓。据考,这里以明清建筑为主,风格融合了赣派建筑与徽派建筑特色;置身其间,楼台连着楼台、巷道岔出巷道,或粉墙黛瓦

2、,或面砖马墙,仿如进入迷宫。有意思的是,村里2000多人全是傅姓,无一外族,可见在当地之显赫。 傅氏宗祠 我们来到最富特色的傅氏宗祠,据说宗祠始建于明初,是由三间大祠联袂而成,有30多间大屋和100多根柱子,柱子都是上好的樟木上朱漆而立,坚固耐用。让人惊怵的是祠堂前一残一全两对石狮,残狮面部及头顶狮鬃石料均被敲去,所以看起仿佛在哭,另一对则显平常,一看就是后加上去的。 村民介绍,残狮乃“文革”浩劫所致,由于工艺精湛,狮身似乎仍不减当年威武。 傅氏宗祠鼎盛时于清代,据查当时祠堂主人傅孟春官至刑部右侍郎,是他主修此祠返乡后长期在此居住,故后又将其当故居看待。 位于祠堂左侧有一方镶于墙体的石刻,近看

3、为傅氏家规,方正端庄,是难得的文物珍宝。祠内议事厅大如宫殿,前厅三排栅栏威严肃静,显出衙门气息,而厅内雕龙画栋,匾额琳琅,每一方木头,都会让你想到一个久远的故事。 七井厅 在古村里穿行,最尴尬的是自己的古代人文知识不够,因为每一条窄巷、每一块牌楼、每一方避风雕刻,都有特别的讲究与缘由高峻的马头墙,朝天仰起,据说其作用于防风,又可用于防火;古宅中,明代时期的大门多在右侧,而清初以后,住宅大门移至正中。 珠湖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一幢叫七井厅的大宅,大宅没有年代考证,以七个大厅五个天井而得名,七个大厅五个天井大小有序,环环相扣,看得出来是有分工的,按不同年龄层次和辈份居住。每个大厅厢房四间,厅内门

4、楣、屋檐饰以说不出名字的雕刻、彩绘;天井虽不大,但均以大块条石铺就,方正有力,苔痕附着,春华无痕。而屋内墙壁、门柱、挡板、天花板,也多有雕绘装饰,不一而足。 最让我着迷的是厅内的牌匾和厢房上的窗花,牌匾依旧是孙承祖辈、求功利禄的内容,而窗花则有花鸟虫鱼、人物山水、传奇故事等儒家文明传统之风格,从中依稀透出昔日的奢华。但遗憾的是,部分窗花已被文物贩子低价买走,只剩朽木数根空落一片。 悠悠小巷 其实,在这里,不进入古宅,只在大宅两旁的小巷穿行也是饶有趣味,小巷墙上或镶石雕,或建避风楼,每一面砖,都可能是一个故事的见证。漫步其间,看两边的古屋,每一座古屋就是一幅精致的风景画。屋顶上形状逼真的镬耳墙,屋脊牌坊上生动传神的雕刻,让人对久远的岁月悠然神往小巷深处或有孤凄老人、眉清孩童伫立,或有清亮女孩款款而来,让你体会到一种别样复古的乡情 而古村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十余个大大小小的池塘分布其中,所以你每走几条小巷,就可能与一个碧清的池塘相遇,池塘砌边的石板和青砖,一看就知道年头不短。池边一眼悠悠古井,不但井水清洌可口,一看其圆形齐膝花岗井沿,居然始垒于民国初年。 再拐进一间怅然的大宅,里边有一清瘦老人枯坐,神龛定有故人的画像,日光从阴湿的天井中倾泻下来,照着她的头发,月光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