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项目概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31865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项目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章项目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章项目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章项目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章项目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项目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项目概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期120MW硅基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编制日期:二九年十二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建设背景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太阳能电池是产生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2、)的半导体器件。因此,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产业又称为光伏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07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1188MW,同比增长293%。中国已经成功超越欧洲、日本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在产业布局上,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态势。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阳能产业集群。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广阔。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三水工业园区C区69号。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占

3、地面积约66666.7m2,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120MW电池片项目建设占地面积约8890m2,二期480MW电池片项目建设占地面积57776.7 m2。本次环评仅对一期120MW硅基太阳能电池片项目进行分析评价。1.2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期120MW硅基太阳能电池片项目2、项目地点本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三水工业园区C区69号。3、项目性质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行业类别为C3940电池制造。4、四置情况与平面布局本项目拟建于广东省佛山三水工业园区C区69号。项目北面是工业用地,东面是齐力大道,齐力大道以东为佛山华联有机硅有限公司;南面为美国瑞城汽车压铸项目用地;西面为

4、预留空地。本项目构筑物主要包括办公楼、生产车间、宿舍及相关配套设施。5、投资情况总投资19800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565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的2.85%。6、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职工人数:新建项目初步估计职工450人。年工作时数:年工作320天,每天24小时运转,每天二班,年总生产小时为7680小时。7、建设规模本期项目是爱康太阳能600MW总项目中的一期项目。一期120MW电池片项目建设占地面积约8890m2。表1-1项目产品方案序号产品名称及规格设计能力年运行时数1太阳能电池片120MW7680h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2 评价工作等级和环境保护目标2.1项目所在区

5、域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1、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表2-1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情况表编 号项 目类 别1水环境功能区西南涌,属、类水区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项目所在地属环境空气质量属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项目所在地为工业用地,属声环境质量3类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7是否属于环境敏感区否8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区

6、南部污水处理厂)9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否2、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及其2000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工业园区周边的主要水体为西南涌。西南涌为北江的支流,弱感潮河流,经佛山三水和南海后汇入广州珠江,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西南涌的主要功能为稀释混合、农业养殖。西南涌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西南涌执行III类标准。(3)声环境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3、污染物排放标准(1)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

7、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2)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级标准(第二时段);(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GB12523-90)各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2.2评价工作等级1、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新建工程水污染物产生环节来自生产过程、废气处理设施、纯水制备及职工的日常生活,主要为酸碱废水、纯水制备排水、含氟废水酸雾净化塔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产生量为743.4m3/d。生活污水

8、产生量为40.5 m3/d。废水经自建污水站处理后外排,地表水域规模属于中等,地表水水质要求为类与类水质,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中的规定,本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可定为三级。2、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利用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式中:Pi-第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

9、0i第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C0i一般选用GB3095 中1 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根据项目大气污染物的单位时间排放量,可计算得本项目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如表2-2。表2-2 主要大气污染物应用估算模式结果污染物车间有组织排放HCl氟化物氮氧化物单位时间排放量(/h)0.510.210.04环境质量标准(mg/m3)0.050.020.24最大地面浓度(mg/m3)0.00180.00070.0013距离(m)25342534278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3.523.630.55最远影

10、响范围(m)-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的Pmax1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定为三级。3、噪声影响评价本项目所在地的声功能区属于GB3096-2008规定的3类区。同时本项目属于中型建设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可定为三级。4、环境风险评价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本项目使用的原辅材料氨、氯化氢、氟化氢、氧氯化磷等均属于有毒物品,其在生产场所和储存区未构成重大危险源,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1、)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的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2.3评价范围1、大气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不达标准限值的10%,根据新导则要求,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不小于 5km,因此本项目选取拟建项目厂址为中心,直径5公里的圆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地表水评价范围建设项目附近的主要纳污水体是西南涌,根据规划,项目污水由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区南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到

12、西南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水环境的主要评价范围可确定为西南涌三水中心科技工业区南部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下游共6公里的水域。3、噪声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的规定,评价重点为该项目施工期和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范围为厂界及厂界外200m以内最大区域的环境噪声。4、风险评价范围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3km。2.4评价因子工程分析表明,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水污染物、环境空气污染物、噪声和固体废物等,这

13、些污染物可能对建设项目拟建址所在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故本项目的主要环境评价要素是环境空气、水、声和固体废物等。1、大气根据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该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污染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可选取SO2、NO2、PM10、TSP、氟化氢和TVOC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因子;氟化氢在、氯化氢和氮氧化物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因子。2、水体根据本建设项目外排废水及受纳水体的水质特征,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的要求,选取水温、pH、DO、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SS、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石油类、铜、锌、砷、汞

14、、六价铬、铁、镍共20项作为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因子,选取COD与氟化物作为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因子。3、噪声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源主要以工业噪声等为主以及本项目的主要声源为工业设备噪声的特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4-1995)的要求,可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作为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量,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作为声环境影响评价量。2.5污染控制目标1、生活污水能做到达标排放,并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COD、氟化物等的排放量,保护纳污水体水质不受明显的影响。2、大气污染物能够作到达标排放,使建设项目拟建址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3、控制建设项目噪声的排放,使项目拟建址所在区域及周边近距离内噪声敏感点的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要求。4、有效控制建设项目固体废物排放,使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5、加强厂区绿化和美化,努力实现清洁生产,将本项目建设成为具备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态企业。6、本项目拟建址附近有多个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如暨塘、横岗、三溪等。2.6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区内主要的环境敏感点,具体详见表2-3。表2-3 建设项目选址附近主要保护敏感目标环境影响因素环境保护目标性质相对项目方位及边界距离地表水西南涌弱感潮河流,、类水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