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趋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31558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趋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趋势一、引言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 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 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代表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 就,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随着机器人性能不断地完善,移动 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不仅在工业、农业、医疗、服务等行业中得到广泛 的应用,而且在城市安全、国防和空间探测领域等有害与危险场合得到很好的应 用。因此,移动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二、移动机器人发展史6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为完成月球探测计划,研制并应用了移动机器人。

2、 美国“探测者” 3号,其操作器在地面的遥控下,完成了在月球上挖沟和执行其他 任务。苏联的“登月者” 20号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降落在月球表面,操作器在月 球表面钻削岩石,并把土壤和岩石样品装进回收容器并送回地球。70年代初期,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制出具有仿人功能的两足步行机器人。为适应原子能利用和海洋开发的需要,极限作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也发展较快。移动机器人随其应用环境和移动方式的不同,研究内容也有很大差别。其共 同的基本技术有传感器技术、移动技术、操作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 它有相当于人的眼、耳、皮肤的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移动机 构有轮式(如四轮式、两轮式、全方向式、履

3、带式)、足式(如6足、4足、2足)、 混合式(用轮子和足)、特殊式(如吸附式、轨道式、蛇式)等类型。轮子适于平坦 的路面,足式移动机构适于山岳地带和凹凸不平的环境。移动机器人的控制方式 从遥控、监控向自治控制发展,综合应用机器视觉、问题求解、专家系统等人工 智能等技术研制自治型移动机器人。三、国内外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机器人已从工厂的结构化环境进入人的日常 生活环境一医院、办公室、家庭和其它杂乱及不可控环境,成为不仅能自主完成 工作,而且能与人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或在人的指导下完成任务的智能服务机器 人,特别是最近几年,对会清洁地面、割草或充当导游、保姆和警卫等自主移动

4、机器人技术上的进步,大家都有目共睹 0中国 中国对服务机器人的研究起步很晚,但国家对此非常重视,1986年3月才开始把研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内容已列入国家 863高科技发展规划中,从1986 年至2009年的20多年中,智能机器人主题在863的旗帜下,团结了近几千人的 研究开发队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基地, 造就了 一支跨世纪的研究开发队伍,为我国 21世纪机器人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奠定了 基础2 0日本 日本将机器人作为一个战略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而且日本根据目前机 器人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机器人研究和推动机器人产业化的具体措施, 日本机器人工业之所以领先世界

5、,一方面和他们的机器人文化也有关,在日本, 有一种“让机器人成为人”的氛围,在日本,由于人口不多,而且老龄化趋势严 重,他们需要机器人来承担劳力的工作, 因此培养起浓厚的机器人文化;另一方 面,日本政府也希望机器人研发成为本国的支柱产业,所以投入大量资金,为了攻克更关键的服务机器人技术,日本在2006年至2010年间,每年投入1000万 美元用于研发服务机器人2 0韩国 韩国将服务机器人技术列为未来国家发展的 10大“发动机”产业,他们 已经把服务型机器人作为国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着重发展,对机器人技术给予了重点扶持,通过不断地努力,韩国近几年来也逐渐跻身研究机器人的世 界潮流。韩国信息

6、通信部官员表示,虽然韩国的机器人技术起步比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者要晚,但是有望在未来 510年内迎头赶上。美国 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尽管美国在机器人发展史上走过一条重视理论研 究,忽视应用开发研究的曲折道路,但是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 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欧洲 德国的社会环境却是有利于机器人工业发展的,因为战争,导致劳动力 短缺,以及国民技术水平高,都是实现使用机器人的有利条件。到了70年代中后期,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为机器人的推广开辟道路 ,即对于一些有危险、有毒、 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来代替普通人的劳动,这个计划推动了服务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德国经过

7、近十年的努力,其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在世界 上处于公认的领先地位:新一代机器人保姆Care-O-Bot3遍布全身的不计其数的 传感器、立体彩色照相机、激光扫描仪和三维立体摄像头,让它既能识别生活用 品也能避免误伤主人;它还具有声控或手势控制有自我学习能力,还能听懂语音命令和看懂手势命令。法国不仅在机器人拥有量上居于世界前列,而且在机器 人应用水平和应用范围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主要归功于法国政府一开始就比 较重视机器人技术,大力支持服务机器人研究计划,并且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科学 技术体系,特别是把重点放在开展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上11 o四 服务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服务机器人技术在本质上与所有其它

8、类型的机器人是相似的,其主要技术包 括:4.1环境感知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方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就像人脑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一样,它充分地利用多个传感资源,通过对各种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与使用,将各种传感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互补与冗余信息依据某种优化准则组合起来,产生对观测环境的一致性解释和描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按照数据的抽象层次分 类可分为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三种 4 o4.2 智能控制智能控制主要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进化计算等,且逐渐成为成熟的控 制思想4。模糊控制源于模糊数学,或称弗晰数学,是研究如何表现和处理模糊 性现象的一个数学分支问,模糊控制是以模

9、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及模糊逻 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 神经网络的功能为信息处理和推理、联想和思维等高级的思想活动10,而人工神 经网络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系 统,它是一种大规模并行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4.3 导航与定位在服务机器人系统中,自主导航是一项核心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点 和难点问题。把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相结合用于服务机器人 的导航定位系统,如图1所示。4.4 路径规划路径规划就是指在服务机器人工作空间中找到一条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 可以 避开障碍物的路径。路径规划方法大致

10、可以分为传统方法和智能方法: 传统路 径规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由空间法、图搜索法、栅格解耦法、人工势场法。接融传感器孵E传感器信息融合红夕除感器-行肉规则亠建障传感器信息融台產免还撞图1服务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內部传感器光敏传感器观觉传感器,定位导五、移动机器人的未来展望智能机器人的开发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那么,未来智能机器人技术将如何发展呢?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对下一代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提出智 能机器人技术近期将沿着自主性、智能通信和适应性三个方向发展。下面我们简 单介绍人工智能技术、操作器、移动技术、动力源和驱动器、仿生机构等。5.1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把传统的人工智能

11、的符号处理技术应用到机器人中存在哪些困难呢? 一般的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本质是一个数值计算系统。如若把人工智能系统(如专家系 统)直接加到机器人控制器的顶层,能否得到一个很好的智能控制器?并不那么容 易。因为符号处理与数值计算,在知识表示的抽象层次以及时间尺度上的重大差 距,把两个系统直接结合起来,相互之间将存在通信和交互的问题,这就是组织智 能控制系统的困难所在。这种困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所获取的反馈信 息通常是数量很大的数值信息,符号层一般很难直接使用这些信息,需要经过压 缩、变换、理解后把它转变为符号表示,这往往是一件很困难而又耗费时间的事。而信息来自分布在不同地点和不同类型的多

12、个传感器。从不同角度 ,以不同的测 量方法得到不同的环境信息。这些信息受到干扰和各种非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难 免存在畸变、信息不完整等缺陷,因此使上述的处理、变换更加复杂和困难。二 是从符号层形成的命令和动作意图,要变成控制级可执行的指令(数据),也要经 过分解、转换等过程,这也是困难和费时的工作。它们同样受到控制动作和环境 的非确定性因素的影响0人们为了探讨人工智能在机器人中近期的可用技术 ,暂时抛开人工智能中的 各种带根本性的争论,如符号主义与连接主义、有推理和无推理智能等等,把着眼 点放在人工智能技术中较成熟的技术上。对传统的人工智能来说,就是知识的符 号表示和推理这部分技术,看一看它对

13、当前的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其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任务的传感技术,建立感知与动作的直接 联系,基于传感器的规划和决策,复杂动作的协调等。5.2操作器工业机器人手臂的设计制造已趋于成熟,因此在智能机器人操作器方面的研 究,人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各种具有柔性和灵巧性的手爪和手臂上。机器人手臂 结构要适应智能机器人高速、重载、高精度和轻质的发展趋势。其中轻质化是关 键。新型高刚度、抗震结构和材料是目前国外研究的前沿。机器人的手、腕以及 连接机构是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其中手腕机构的研究注重于快速、准确、灵活 性、柔顺性和结构的紧凑性。与人协调作业关系密切的一类智能机器人如医用机 器

14、人、空间机器人、危险品处理机器人、打毛刺机器人等,它们都面临着如何快速、准确地把人的意志和人手的熟练操作传送到机器人执行机构的问题。目前,要让机器人作业一个小时,其软件编制需要60个小时,费时又费工。改善这种状 况,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如多指多关节灵巧手是一种模拟人的通用手, 它能比较逼真地记录和再现人手的熟练动作,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由于它涉及到 操作力学、结构学、基于传感器的控制、传感器融和等方面的问题,研制的难度很大,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成熟的产品投放市场 。5.3移动技术移动功能是智能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显著的区别之一。附加了移动功能之后 机器人的作业范围大幅度增加,从而使移

15、动机器人的概念也从陆地拓展到水下和 空中。近几年来,在欧美国家的机器人研究计划中,移动技术占有重要的位置。例 如在NASA空间站FREEDO上搭载的机器人、NASA和 NSF共同开发的南极Erebus活火山探测机器人、美国环保局主持开发的核废料处理机器人 HA7B0中,移动技 术都被列为关键技术。移动机构与面向作业任务的执行机构综合开发是最近出现 的新的倾向。因为无论何种机器人都需要通过搭载的机械手或传感器来完成特定 的作业功能。另一个倾向是移动的运动控制与视觉的结合日益密切。这种倾向在美国ALV项目中已初见端倪,最近则越过了静态图像识别的框框,进入主动视觉 和主动传感的阶段。显然,智能机器人

16、在非结构环境中自主移动,或在遥控条件下 移动,视觉-传感器-驱动器的协调控制不可缺少。最近几年,在步行机构,双足步行机,轮式移动机构的开发和实用化等方面都 取得了一些进展。据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预测:管内移动机器人将在2007年可达 到实用化;与人具有同样步行速度的多足步行机和双足步行机以及不平整地面行 走和爬楼梯与人具有相同速度的移动机器人将在2010年可达到实用化。5.4动力源和驱动器智能机器人的机动性要求动力源轻、小、出力大。而现有的移动机器人无一例外地拖着“辫子”。以动力源的重量/功率之比为例,目前电池约达到60g/W(连 续使用小时),汽油机约为1.3g/W,都不理想,而且使用有局限性。到目前为止,尚 未见到改善动力源的有效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