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大学生犯罪心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314590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大学生犯罪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大学生犯罪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大学生犯罪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大学生犯罪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大学生犯罪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大学生犯罪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大学生犯罪心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大学生犯罪心理 浙江警察学院 高等教化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高校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 选题代码 361 姓名周丹昱 准考证号 1*8 专业公共平安管理 指导老师卢秋玲 论文字数 5112 联系电话(公安虚拟号或手机长号) 1* 浅析高校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 周丹昱 摘要心理的不成熟加之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下,如今高校生犯罪事务越来越多,慢慢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是什么缘由使得高校生走上犯罪呢?又有什么方法能预防高校生犯罪呢?这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生犯罪心理预防 云南高校马加爵残忍地杀害4位从前同窗;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撞伤行

2、人又刺八刀致其死亡;复旦高校黄洋因小事怀恨在心引发的投毒案一系列的高校生犯罪,作为国家高文化素养的特别群体,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传播国家现代文明的使命。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高校生本身受到的高文化教化,新型的犯罪也越来越多。以前只是通过简洁的作案工具到现今通过越来越便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今层出不穷的高校生犯罪事务值得社会的关注。 一、高校生犯罪心理的特点 高校生作为一个特别的人群之一,同社会上的犯罪的主题而言,性质本质上没什么区分,但是某些方面又有其特别性。总结高校生犯罪心理有以下特点: (一)贪图享乐欲望剧烈 进入高校后,对于高校生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各种各样的簇新事物

3、刺激着高校生,把高校生带入了物欲横流的世界。有的本身不学无术,以为来到高校就可以舒舒适服的享受生活了,也不去上课,因为年龄小对生活费没有太多的管理和安排,没有有安排的花销。贪图享乐欲望剧烈,经常包下学校四周的饭馆,网吧,酒吧,在里面灯红酒绿。有的把生活费都花在打嬉戏上了,甚至会带动整个寝室的人,整个寝室过起了颓废的高校生活。但是长期下去,生活费都挥霍光了,又不敢向父母再去要钱,须要维持生活,起先动了歪脑筋出现了作案,走上了盗窃犯罪的道路。高校生多没有经济来源,生活的支出多来源于父母,而父母给的钱只能维持生活,高校生的需求却不仅仅于这些费用。加之高校生之间,攀比心理严峻,虽然是还是学生,但是名牌

4、奢侈品盛行,为了赶上这股潮流,经济条件不允许,可能产生了不良的心理,想到犯罪这条道路。 (二)报复心理严峻 高校生心情具有不稳定性,易冲动易感情用事,自控实力较差,而高校生往往有剧烈的自尊心,一旦自尊心受挫,就会产生犯罪心理。现在的高校生犯罪多是激情犯罪,头脑一热,就把心情转化成了犯罪内驱动力。有的因为谈恋爱,感情出现问题而发生思想偏差产生了过激 行为,感情不顺当,想要实行报复,有的因为平常的小事而怀恨在心,想给对方一个反击。在缺乏理智的状况下,不能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把小问题因为生气放大到最大。心情失控的他们的眼中只有个人恩怨,愤恨,嫉妒。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会造成什么后果,他们

5、都没有考虑过,所以发生犯罪了他们往往还一窍不通。 (三)喜爱簇新感 从中学升入高校,由一个小的环境进入了一个大的环境。进入高校后,接触的人多了,各种性格各种习惯的人也多了。有的因为高校生活太单一缺乏刺激性,出于无聊想寻求精神上的刺激,然后和学校里所谓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或者是社会上的混混一起走上了犯罪道路,因为高校本身就是开放的,接触的社会上的人也多,高校生又是精神上没有断奶,对外界的诱惑比较难以抗拒,以致于跟他人一起犯罪,但是对于自己是否犯罪他们更多的是无知茫然。很多高校生还是初犯,虽然高校生已经是成年人,但是精神上却还是小孩子,生活阅历还比较少阅历比较缺乏,因为抵制不了外界簇新感和诱惑而

6、引发犯罪心理。 二、高校生犯罪心理的诱因 高校生犯罪心理是多种多样的,高校生犯罪与高校生生活休戚相关,进入高校接受多重文化的洗礼,也包括西方的颓废文化,重口味的影视画面和各种消极的信息。高校生心理尚未成熟,一些客观的因素,长期的积累导致高校生心理外化产生犯罪行为。 (一)高校生犯罪的外部缘由 1.产生犯罪心理的家庭缘由 现在的高校生基本诞生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经常被一个家庭宠溺成为“天之骄子”“天之骄女”,是一个家庭父母长辈捧在手心里的宝。家长对其的要求也往往停留在考取高分的阶段,经常忽视了对孩子思想上的教化,而且孩子一经过青春期,思想上处于叛逆期,有了自己的想法,对父母的话都半听半从,教育也成

7、了耳旁风。从而导致了孩子心理受到了扭曲,思想也从正轨出现了偏差。 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在外工作,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的成长长期不受到重视和教化,在学校里得到的嘉奖或是指责,得不到家长的夸奖和疏导。没有吐露心声的人,孩子的内心会变得封闭起来,从而变得孤僻,内向,厌恶,不情愿与人交际,长期下去会把自己封锁起来,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人沟通相处成了障碍,得不到别人的指引和教化,就可能产生犯罪的心理。 家庭不和谐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假如家庭多处于暴力,父母始终处于争吵打骂的状况,从小让孩子始终处在这种家庭暴力的环境中,孩子往往缺乏平安感和挫折感,在学校里也会形成冷漠,孤僻,内向,暴力的

8、性格。在外可能会受到社会不良势力的影响度也会提高,由于刚进入高校对外界的接触不同和社会阅历不足,辨别好坏的实力不足,反抗力不足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家庭的不完整会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会使孩子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意,父母离异或者失去双亲,由爷爷奶奶和其他长辈代养的孩子,管理松弛,管教松散,不注意思想道德教化。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放纵,冷漠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心理的不成熟会更简单受到坏人的影响和唆使走上犯罪道路。 2. 产生犯罪心理的学校缘由 高校生进入高校,从中学父母老师的管制中走了出来,处于精神和身体自由的环境。自己接触外界的事物与前较之大大提高,在很多学校的制度下强调高校

9、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限制,对学生的实际管理较少。在高校校内里的逃课旷课,打架斗殴,通宵上网,赌博酗酒,同居租房甚至去夜店都无人过问。久而久之,高校生放荡不羁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导致犯罪心理的滋生。 现在许多高校的教化都限于课本学问,对学生思想上的教化缺乏,学生缺乏法治教化,对法 律存在盲区,这是高校教化上的漏洞。而且很多高校的教化缺乏新意,内容僵化,原本丰富多彩的法治教化变得单一,乏味,学生对之没有爱好。学校缺乏一支专业的思想道德建设队伍,开设新的课程,用多种形式多种教化方法,使学生感爱好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有男同学恋上同高校的一位城市姑娘,由于内向的性格还有乡镇诞生的自卑感,不敢对该女生表明,

10、长期如此心理产生了抑郁,心里的喜爱经常因为该女生很平常的一句话感到快乐不已或者一转瞬就没精打采。后来最终鼓足志气表明,结果惨遭拒绝,结果男生就因爱生恨无情地用浓硫酸泼向了女生,导致该女生毁容。 高校的心理环境相对滞后。学校现有的心理老师资源和开设的心理询问的场所比较少,高校生处于高校的环境,同学间,恋人间,成果缘由,家庭缘由,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自卑,烦躁,冲突,心理异样程度越来越严峻,不良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刚好的疏导和矫正,让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峻。大部分缘由也是因为学校注意提升学生的成果教化的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 3. 产生犯罪心理的社会缘由 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

11、主义盛行,金钱至上,享受至上,金钱和享受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刚刚接触社会的高校生慢慢变得利欲熏心,以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人的标准,高校生慢慢失去了原来纯洁淳朴的面貌,变得势力。在高校里,充溢了竞争,因为竞争意味着优胜劣汰,让高校生产生了投机的想法。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不惜利用一切手段,甚至挑战法律的底线,进行了犯罪活动。 市场经济的不公允性影响着高校生的犯罪活动,社会的不公允现象也刺激着高校生犯罪。整个社会上官员贪污腐败,国家公民偷漏税盛行,这些年国家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事务,获得信息渠道多样接受信息快速的高校生对这些耳闻目睹,慢慢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高校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城市和乡镇

12、,有的农村山区,每个人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同,在一样的高校中高校生中也呈现着两极分化。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高校生开着豪车穿着名牌衣服,在学校里风光靓丽,而另一些学生甚至连学费都交不起,吃饭都成了问题,勤俭节约还打着几份工,但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贫富差距的悬殊,而高校生的内心往往比较脆弱,心理也产生了落差,在这种状况下,一切向钱看的极端主义思想油然而生,脆弱的高校生也极易走向犯罪。 社会的多元化也使高校生走上犯罪。当今世界走上整体化,多种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种思想文化沟通交融结合。近些年来尤其是欧美文化美剧英剧也冲击着高校生,虽然不迈出国门,但信息时代的到来,他们通过网络影视剧接收着外来文化

13、的洗礼。高校生业余时间丰富,也不受家长像中学一样的限制,在高校中接触很多外国的颓废,性自由,暴力等良莠不齐的文化,这些不良的文化刺激着高校生的思想心灵,它们冲击着在高校生从小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文化。而他们的犯罪动机多出于享乐动机,性本能动机,虚荣动机,寻求刺激的动机,剧烈的报复的动机。这些犯罪动机下,学校老师,家长父母假如不能很好地对高校生在这些思想上进行教化引导,触犯国家法律,高校生就很有可能滋生犯罪。 (二)高校生犯罪的自身缘由 进入高校后,父母老师不像中学一样到处管制着高校的一举一动,多处于自由的状态。 1.高校生思想的不成熟,生理年龄虽然到了法定成年的年龄,但是心理却还未断奶,贪图享乐,

14、社会阅历不足,对社会接触不多,外界的事物对他们来说充溢了新颖,无法抵挡外界簇新事物的吸引,这当然也包括社会上的不良事物,犯罪想法就由此滋生。 2. 孤独和空虚,高校生活有许多空余时间,除了上课时间,可能有许多男同学都把时间花在网络嬉戏上了,通宵打嬉戏,或者是迷上了黄色光盘,旷课逃课,虚度时间,影响了学习,走上犯罪。 3.心理不平衡,原来在中学学习成果还可以,上了高校优秀的人太多便沉没在人海中, 心理失衡。以前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老师的掌中宝。从小到大长期以我为中心,来到高校却受到了冷落,心灰意冷,长期产生了自卑。 三、高校生犯罪心理的防范措施 (一)社会环境的净化 社会环境对高校生有着重要的

15、影响,他们往往会学习仿照社会上的人,无法真正的辨别好坏,有时候觉得违法的行为很酷,可能自身去效仿。所以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廉洁清正的政府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主动开展反腐廉政的活动,主动开展宣扬教化活动,在社会上进行法治有关的主题演讲或者活动,加强高校生思想道德文化的建设,让高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府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加强消遣场所公共秩序的管理,管理好ktv舞厅夜总会网吧嬉戏厅等消遣场所,实行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原则,登记身份证等规则,不赚黑心钱,产业文明化,合法化。消退不文明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高校生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净化社会,把对高校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二)强化法治观念 学校要开设思想教化的课程,引导高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校生犯罪的缘由是因为高校生活中接触到了许多不良的思想和现象。高校要有目的的对高校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化,教化学生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强化高校生的法治观念,许多时候都是高校生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低下所造成的犯罪,所以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