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313414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挥财政职能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钱皓重点税源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衡 量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做大做强重点税源企业既 是增强地方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富民 强市”的战略选择。而财政、信贷政策作为区域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 重点税源收入变化影响较大。本文拟根据宿迁市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变 化对本地区经济税收增长的影响,及财政、信贷等政策变化对重点税源 的影响,以探讨促进重点税源持续增收的相关政策措施。一、重点税源企业的基本特点近年来,宿迁市在加快实施规模经济发展战略的强力推动下,规模 经济发展成效显着,一批重点税源企业不断发展壮

2、大,如洋河、双沟、 娃哈哈、天能电池(宿迁)等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据统计,2008年,我市实现入库税收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 户数达50户(以下简称50强)。50强企业,共完成入库税收24.13亿 元,同比增长47.8%,占全市税收收入61.98亿元的38.94%。(一)资产规模大,销售收入高截止2008年末 全市50强企业拥有资产145.82亿元,比上年100.37 增长45.28%,户均资产达2.97亿元。;2008年,全市50强企业共实 现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89.62亿元,比上年168.20亿元增长12.73%, 户均销售收入3.8亿元。其中江苏洋河集团

3、公司(大口径含包装、集团、 股份)实现销售收入37.42亿元,增长52%,位居销售排行榜首。(二)赢利能力强,经济效益好2008年,全市50强企业实现利润20.32亿元,比上年13.54亿元 增长50.1%,户均实现利润4064万元,其中江苏洋河集团(大口径)公 司以利润7.3亿元继续列全市第一;50强销售收入利税率为20.81% , 销售收入利润率为10.74%,50强企业人均实现销售收入、人均创造增 加值、人均实现利税分别为53.6万元、16.43万元、8.12万元,分别比 规模以上非50强企业平均水平高1.6倍、2.2倍、5.3倍。二、重点税源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一)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

4、主体重点税源企业的经营运转与税收缴纳情况,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的 总量变动。据统计,2008年末,宿迁市纳税50强企业共入库税收24.13 亿元,比上年13.22亿元增长82.53%,占全市税收收入的38.94%。50 强48户均缴税5626万元,比规模以上非50强企业高8.6倍。其中,江 苏洋河包装有限公司、江苏洋河酒业有限公司、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 位居前三强,分别入库35571万元、30314万元、29642万元,同比分 别增长112.9%、110.2%、132.4% (纳税前10强见表一* 50强企业 的入库税收增量占全市税收收入增量总数的46.3%,为地方财政收入的 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

5、贡献。表宿迁市2008年重点税源企业纳税排行表(前10)单位提元排行企业名称入库税收排行企业名称入库税收1江苏洋河包装有限公司355716江苏省电力公司宿迁供电公司66972江苏洋河酒业有限公司303147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61903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296428沭阳翔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5554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229309宿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34525江苏省烟草公司宿迁市公司812910电力公司沭阳县供电公司3427(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50强企业中,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业、房地产业等企业的良性发 展,有效带动了下游及相关产业群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酿 酒食品饮

6、料工业是第一产业的延伸,并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白 酒制造业不仅带动为其提供原料的农业的发展,而且带动轻工机械、造 纸、玻璃、生物制品等产业和现代连锁商业、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第 三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业直接带动了运输、化工、包装、木材贸易、 林木机械、锅炉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市经 济生态的影响是全面地、深刻的,几乎涉及到我市经济发展、城市化、 工业化的各个层面,直接带动金融、设计、建材、建筑、物流等相关产 业发展。(三)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2008年末,50强从业人员达4.03万人,比上年3.27万人增长 23.2%,比上年净增0.76万人,平均每个企业吸

7、纳806人,比非50强 企业平均水平高5.4倍,其中用工超过1000人的有12家,超2000人 的有6家。50强企业在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重点税源企业的相关分析业税、企业所得税为2008年50强企业的四大税种,按税收比重进行排 序依次为:增值税79532万元,占比为32.96% ;消费税48284万元, 占比为20.01% ;营业税46716万元,占比为19.36%企业所得税37908 万元,占比为15.71% ;其他税种28859万元,占比为11.96%。流转税 类合计入库174532万元,占比为72.33%,高出所得税类57个百分点。 流转

8、税与所得税比列为4.6 : 1,流转税占比偏高,所得税占比偏低,税 收结构仍不尽合理。(二)行业分布表二2008年50强行业分布表单位:万元行业户数占比入库税收占比合计50100%161388100%第二产业1938%7216144.71%制造业1224%5387833.38%采矿业12%22101.37%电力、热力的生产612%160739.96%第三产业3162%8922755.29%批发零售业612%4061025.16%金融保险业510%62453.87%房地产业1530%2572215.94%服务行业510%1665010.32%由表二行业分布可以看出50强产业整体层次仍然较低。一产

9、企业没 有进入50强,二产企业19户,占38%,三产企业31户,占62%。但 以入库税款划分,二产企业占44.71%,三产企业占55.29%,说明二产 纳税大户多,且户均入库税收规模大于三产。重点户主要分布在传统型 和垄断优势的行业及房地产业 其中工业制造业12户(饮料制造业4户), 房地产业15户、批零业6户、电力煤气水业6户。不论是从户数还是从 入库税收规模上,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电力煤气水业等行 业位居前列。其中占总户数24%的制造业提供了 33.38%的税收,反映 出制造业对地方税收影响举足轻重。此外,作为新兴行业的房地产企业 也大批进入纳税大户行列。传统产业和房地产业占较大

10、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不多。这些企业对 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大,不少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而国家鼓励发展的 电子及通讯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却很少。(三)经济类型分布表三2008年50强经济类型分布表单位:万元经济类型户数占比入库税收占比合计50100%161388100%国有企业1428%3880724.05%集体企业48%50693.14%私营企业中外合资-外资企业一股份制企业一其他有限责任公司92121818%4%2%4%36%1641644232110114938307010.17%2.74%1.31%7.12%51.47%由表三经济类型分布可以看出,在50强重点税源户型中

11、,各种经济 类型企业均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8户,占36%,入库 税收124197万元占51.47%国有企业14户 占28%入库税收58033 万元,占24.05% ;私营企业9户,占18%,入库税收24540万元,占 10.17%。表中数据表明,我市重点税源企业税收目前仍比较倚重国有企 业,但民营企业也已成为税收增长的重要支撑。50强中股份制企业、涉外企业较少,税收经济类型结构有待进一步 完善,在企业改制、壮大个体私营经济和加大吸引外资等经济结构的调 整上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四)纳税规模分布行业户数占比入库税收占比合计50100%28.13100%1亿元以上48%11.854

12、2%5000 万-10000 万36%2.107.5%900 万-5000 万4386%14.1850.4%表四2008年宿迁市50强纳税规模分布表 单位:亿元由表四纳税规模分布可以看出,随着纳税数量的梯次减少,纳税户 逐渐增加,基本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型分布状态,900万-5000万规模的户 型最多,达86%。虽然目前我市重点企业税收规模不断扩大,但单体规 模仍然较小,大型企业数目仍显偏少,目前全市没有一家企业能入围江 苏省纳税百强企业。50强户均上交税收4826万元,只有江苏洋河包装有限公司、江苏 洋河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 司等4家企业入库税收超亿元,与经

13、济发达地区相比尚有距离。、当前值得借鉴和坚持的一些主要做法(一)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宿迁市政府先 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工业规模 企业的意见、关于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 二十条意见、关于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制度文 件,着力打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在“招商引资、内培外引”中优先选择 亿元以上的项目、延伸产业链的项目、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科技含量 比较高的项目、具有国内自主品牌或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紧密合作的项目, 严格限制“两高”企业进入。(二)完善政策扶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严格兑现各项扶持奖励 资金,营造促进规模企业发展

14、的良好氛围。对投资规模较大的技术改造 项目重点扶持,从技改贴息、工业经济增长点、电价补贴等政策资金上 尽最大可能实行倾斜扶持,加快企业做大做强步伐。据统计,2008年全市合同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5个, 计划总投资495亿元。随着娃哈哈恒枫、华兴玻璃、三鼎织带、实信织 带、三元轮胎等一大批骨干项目竣工投产,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 业快速崛起,一批重点税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增加了地方税收税基。(三)强化财政职能,推进企业做大作强。一是设立专项发展资金 (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2008年,宿迁市财政安排 4000多万元用于设立金融发展基金、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用

15、 于企业贷款贴息及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一是设立金融发展基金,通过贴 息、补贴、提供担保和风险补偿等方式推动“普惠性”金融发展,加大对金 融机构信贷投放的考核奖励力度,推动有效信贷投放的稳步增长。二是 设立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市区规模企业在税收贡献方面的 奖励和引导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名牌产品发展及补贴重点企业技改、 研发资金、支持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等。二是安排各类补助资金,支持 重点企业加大技改、研发力度。2008年宿迁市财政从上级部门获得新产品开发、重点技术创新、财源建设等各类资金补助近1亿元,同比增长 40.3%。重点支持省级扶持财源建设试点企业发展,先后投入各类财政性 资金2400万元,推动禾友、精科、青岛啤酒等15户企业入选省级财源 建设试点企业,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力扶持企业技术创新 科技研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