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312139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氧 化 反 应 过 程 主 要 安 全技术 氧化反应过程主要安全技术(1)氧化过程中如以空气或氧气做氧化剂时,反应物料的配比(可燃气 体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应严格控制在爆炸范围之外。空气进入反应器之 前,应经过气体净化装置,消除空气中的灰尘、水汽、油污以及可使催 化剂活性降低或中毒的杂质,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着火和爆炸的 危险。(2)使用硝酸、高猛酸钾等氧化剂时,要严格控制加料速度,防止多 加、错加,固体氧化剂应粉碎后使用,最好呈溶液状态使用,反应中要 不间断搅拌,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决不许超过被氧化物质的自燃点。(3)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对于放热反应,应控制适宜的温度、

2、流量,防 止超温、超压和混合气处于爆炸范围之内。(4)使用氧化剂氧化无机物时,如使用氯酸钾氧化生成铁蓝颜料,应控 制产品宏观温度不超过其着火点,在烘干之前应用清水洗涤产品,将氧 化剂彻底除净,以防止未完全反应的氯酸钾引起已烘干的物料起火。有 些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特别是在高温下的氧化,在设备及管道内可能产 生焦状物,应及时清除,以防自燃。(5) 为了防止接触器在万一发生爆炸或火灾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在 反应器前和管道上应安装阻火器,以阻止火焰蔓延,防止回火,使着火 不致影响其他系统。为了防止接触器发生爆炸,接触器应有泄压装置, 并尽可能采用自动控制或调节以及报警联锁装置。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种类

3、较多,一般反应过程比较缓和。有些还原反应会产生氢气 或使用氢气,有些还原剂和催化剂有较大的燃烧、爆炸危险性。1. ?危险性较大的还原反应类型(1) 利用初生太氢还原。利用铁粉、锌粉等金属和酸、碱反应产生初生 态氢,起还原作用。如硝基苯在盐酸溶液中被铁粉还原成本胺。(2) 催化加氢还原。有机合成等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使氢活化,然后加 入有机物质的分子中进行还原反应。如苯在催化剂作用下,经加氢生成 环乙烷。(3) 使用其他还原剂还原。有些还原剂,如氢化锂铝、保险粉、氢化 钠、硼氢类还原剂等,本身具有较大危险性。2. 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性及其安全技术。(1) 无论是利用初生态还原,还是用催化剂把

4、氢气活化后还原,都有氢 气存在(氢气的爆炸性限为4%-75%),特别是催化加氢还原,大都在 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如果操作失误或因设备缺陷有氢气泄漏,极易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遇火源即会爆炸。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要 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电 线及电线接线盒不宜在车间顶部敷设安装;厂房通风要好,应采用轻质 屋顶、设置天窗或风帽,以使氢气及时逸出;反应中产生的氢气可用排 气管导出车间屋顶,并高于2m,经过阻火器向外排放;加压反应的设备 应配备安全阀,反应中产生压力的设备要装设爆破片;安装氢气检测和 报警装置。(2) 催化加氢还原反应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吸潮后在空气中有自燃危险, 即使没有火源存在,也能使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引起燃火灾爆炸。因 此,当用它们来活化氢气进行还原反应时,必须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内 的全部空气,并经过测定证实含氮量降到标准后,才可通人氢气;反应 结束后应先用氮气把反应器内的氢气置换干净,才可打开孔盖出料,以 免外界空气与反应器内的氢气相遇,在催化剂自燃的情况下发生燃烧爆 炸;催化剂应当储存于酒精中,把炭收回时应用酒精及清水充分洗涤, 过滤抽真空时不得抽得太干,以免氧化燃烧。(3) 固体还原剂保险粉、硼氢化钾、氢化铝锂等都是遇湿易燃危险品。其中保险粉遇水发热,在潮湿空气中能分析出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