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31137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花说课稿 各位评委、教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花。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的、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种方面来具体解说我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荷花是新疆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3课,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欣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的美,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课文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并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典型课文。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体现,已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阅读,并形成自己的感悟。但她们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

2、不同寻常的美。三、说目的根据新课标规定,并结合上述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学习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2能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精确生动的语言体现。3欣赏荷花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有序观测,抓特点描写的写作措施。学习难点:体会文章中想象部分浮现的景象及其对动态美的论述。四、说教法 本篇课文的作者、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此,我设计了如下两种教学措施: 1以读代讲法:展示一种以读为主线的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美和语言美。

3、 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展示图片,播放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五、说学法由于本课的主题是赞美了荷花生机盎然的美,因此本课的学法,我以“美”字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措施,让学生自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动,设计“走进美”、“积蓄美”、“感悟美”、“深化美”和“我写美”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得到美的享有和情感的熏陶。六、说教学过程 环绕教学目的,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我紧扣“美”字设计了“走进美”、“积蓄美”、“感悟美”、“深化美”和“我写美”的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走进美我先给学生出个谜语,由此引出课题

4、。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直观形象的荷花图片,把学生一下子带入到荷花的世界中。 如此激趣的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趣,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二)游戏识字,积蓄美识字是小学语文的重点,但是诸多学生对此却不感爱好。我设计了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爱好,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三)品味荷花,感悟美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我以“美”为主线,以“读”为主导设计了“听读课文,体验美”、“自读课文,寻找美”、“精读课文,交流美”、“品读课文,感知美”、“齐读课文,想象美”等五个活动。听读课文,体验美由

5、我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荷花的美。2.自读课文,寻找美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觉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哪里,能讲出理由更好。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们从第一段中的“清香”,到第二段中的荷叶的美、荷花的色彩美、姿态美,再到第三段中的“一大幅活的画”,这样既充足找出了课文中美的句子、词语,又帮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3品读课文,感知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读得最美?”激发读的爱好,通过学生练读、点名读、评读、同桌互读,让学生真正读出、感受、体会荷花的美。在读到写荷叶的句子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写荷叶特点的词语“挨挨挤挤”,通过看图想象一池荷叶茂盛美。读到“荷花在这

6、些大圆盘中冒出来”时,我紧紧抓住“冒”字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如何的长才干叫冒?能不能把“冒”换成别的字?读到“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子时,让学生体会荷花的姿态美。并让学生仿照这种句式造句,展开想象说话。从读学写,水到渠成,训练技能,形成学力。.精读课文,交流美学生通过再次精读课文,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步也定会产生一定的疑惑,例如“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说自己忘了是在看荷花呢?”这个环节,重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课文,采用小组合伙探究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得出答案。 5.齐读课文,想象美如何理解课文的第四段“我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这一段想象的情境

7、,这是教学的一种难点。在解决这个难点时,我运用课件呈现一池生机盎然的荷叶荷花,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的视觉感受形之美,听觉感受声之美,仿佛置身其中,课文中描写的那种本来似乎不可捉摸的想象变得可闻可见了。学生在前面自读自悟交流体验的基本上,再加上课件视听感受的引导,已有了与作者相似的体验,情感上与作者产上了共鸣。此时,让学生齐读本段后,启示学生:“在这美丽的荷花池中,蜻蜓飞过来,小鱼游过来,它们会跟荷花说些什么呢?”学生此刻会产生强烈的语言体现欲望,进入角色,抒发内心情怀。这样不仅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四)拓展延伸,深化美 课件出示有关荷花的诗句,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诗人眼中荷花别样的美。接下来展示满池荷花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此时最想说的话。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从欣赏感受到荷花的美,延伸到对大自然的爱,使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五)小练笔,我写美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语言美,仿照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小练笔,尝试自己简介一种自己喜欢的花。七、板书设计板书用核心词突出课文的重点,用箭头表达了文章的脉络,“美”字体现了文章的主题,“爱”字体现了文章的再升华。这样的板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发明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