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上篇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讲义+习题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310081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上篇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讲义+习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上篇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讲义+习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上篇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讲义+习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上篇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讲义+习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上篇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讲义+习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上篇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讲义+习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上篇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讲义+习题含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网络构建考情分析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货币的职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汇率变化的判断与影响、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的作用。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曲线类经常考查,计算类趋于减少。主观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价格、消费”部分。核心考点一货币流通与汇率变动真题体验1(2019课标卷)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

2、质承担者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ABCD解析:D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天然尺度,商品的质量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错误。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的质量会影响商品的交换价值,但不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错误。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提高质量更易于实现其价值,正确且符合题意。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因此国家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正确且符合题意。核心素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本题以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知识分析质量提升这一经济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素养。错项排查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提示: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的质量只会影响商品的交换价值。知识拓展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如:1把斧子换15千克大米,这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在货币产生之前,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在多种商品上,换句话说,一种商品会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交换价值由货币来表现。2.(2019课标卷)某国是铁矿石、石油

4、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A BC D解析:A某国进口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货币会贬值,这会引起该国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从而使得生产者购买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导致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传导到消费价格上表现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核心素养本题以外汇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为背景,考查汇率、通货膨胀、影响价格的因素等知识,引导考生正确认识通货膨胀的成因,培养科学精神素养。技巧

5、点拨传导型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要依据所学知识和题干提示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可采用“首尾法”,先确定首和尾的顺序号,再确定中间的顺序;也可以按照“接龙法”,逐步确定选项的先后顺序。若题目不要求对全部四项排序的话,则要先注意排除错误选项,然后再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考点解读1商品的基本属性与生产、消费的关系(1)商品的基本属性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国家重视产品质量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整个社会

6、的经济效益;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2)商品的基本属性与企业生产(3)商品的基本属性与居民消费2货币职能的区分职能作用关键词语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表现商品的价值“标价”“价格”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购买”“买卖”“现场交易”其他职能贮藏手段贮藏财富“保存”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利息、工资等“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发挥货币的重要职能价值尺度标示价格,为商品交换提供量的参考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促进商品流通支付手段适应多样化

7、的经济活动需要贮藏手段利国利民,缓解资金不足,提高投资收益世界货币增强国际影响力(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影响对外贸易通过对本国货币升值与贬值幅度的调控,引导商品进出口结构的优化,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4)平衡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时,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通货紧缩时,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刺激社会总需求。(见下图)3汇率的变动及其影响(1)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外币贬值,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跌落,外币升值,外汇汇率升高。(2)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

8、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4)如何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外汇的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率的差异,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稳定汇率的措施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降低风险采用人民币直接结算,可以防范汇率波动风险,规避对外贸易风险;可以降低我国外汇储备,降低外汇储备风险提高地位提高我国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获得更多发言权企业发展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人民生活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消费的发展,为居民国际消费提供便利人民币国际化人民

9、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还包括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结算货币。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成为IMF国际储备货币,标志着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自由使用的货币。然而人民币在IMF储备货币中的比例还比较低,在国际结算领域使用的范围还很窄,人民币还不是国际主要结算货币,因此,不能说人民币已经是世界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命题预测预测一以数字货币为背景,考查货币流通的知识1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这种数字货币是由国家统一发行的,属于法定加密数字货币。对发行数字货

10、币认识正确的是()数字货币的发行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货币流通规律将失去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数字货币将在商品交换中执行货币的职能数字货币仅是支付工具,不具有货币的职能A B C D解析:A数字货币是数字化人民币,是法定货币,所以它的流通并不会改变货币流通规律,数字货币将执行货币的职能,错误。预测二以曲线题的形式,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2假如人民币对澳元、美元、欧元升值,而对英镑贬值,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下列曲线图(P是价格,Q是数量)与下面这些变化相匹配的是()A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农产品B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消费C我国居民赴英旅游的数量D中国企业对欧元区的投资解析:A人民币对澳元升值,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

11、农产品会有价格优势,销量增加,A正确。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有利于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消费,但与价格变动无关,B错误。人民币对英镑贬值,不利于我国居民去英国旅游,C错误。人民币对欧元升值,有利于中国企业对欧元区的投资,D错误。核心考点二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真题体验1(2019新课标卷)某国生产新闻纸所需要的纸浆以固废纸为原料,消耗的固废纸20%以上依赖进口。出于环保需要,2019年该国开始限制固废纸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价格变化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解析:B出于环保的需要,该国限制固废纸进口,该国固废纸的供应量减少,进而导致该国新闻纸会减少,整条供给曲线会向左

12、平移。不考虑其他因素即需求量不变,该国新闻纸的价格会上涨,B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供给增加、需求不变,引起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排除。C反映的是供给减少、需求减少,且供给减少的幅度与需求减少的幅度一样,从而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反映的是需求增加、供给不变,引起价格上涨,不符合题意,排除。核心素养本题以具体经济政策对市场影响为背景,考查供求关系变动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引导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价格理论分析国家限制固废纸进口这一经济现象,培养科学精神素养。技巧点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曲线类试题的解法先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判断是供给量发生变化还是需求量发生变化,或者二者都发生变化,分析二者变化的幅度

13、;再以此为基础判断价格的变化。2.(2019新课标卷)对于同一商品,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解析:C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量的变动,新老客户对同一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老客户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小,价格变动往往不会导致老客户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变化;新客户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大,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往往会导致新客户对其需求量迅速增加。表现在曲线上,新客户的需求曲线比较平缓,而老客户的需求曲线比较陡。因此C符合题意。A和B中价格变动对新老客户的影响幅度是一样的,因此错误。D颠倒了新老客户的需求曲线,是错误的。核

14、心素养科学精神技巧点拨以事求图类曲线题的解题方法解答以事求图类曲线题:第一步,分析题干说的是什么,要求选择什么;第二步,结合题干具体分析四个选项,看哪个图像符合题干信息。本题要求分析哪个图像符合企业价格策略,因此首先要解读企业实施该价格策略的原因,然后分析图反映的信息。3.(2019天津)粮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人们需要凭粮票购买粮食。改革开放后,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1993年粮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下图描述了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其中正确的是()解析: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粮食供给量不断增加,导致粮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C表示粮食供给量在其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符合题意。D表示粮食供给量减少,与题意不符,应排除。A、B为粮食需求量的变动,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技巧点拨曲线类试题解题方法曲线类试题是经济生活中常考查的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纵、横坐标所指,理解曲线意义。本题为常见的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故排除反映对需求量影响的A、B;然后观察曲线的变动,向右移动为增长,向左移动则为减少,根据题意可知,本题应选择反映供给量增长的C。考点解读1价格变动的原因(谁影响了价格)(1)市场形成价格(根本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直接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