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常考知识模拟卷8(含解析)岳麓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308717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常考知识模拟卷8(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常考知识模拟卷8(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常考知识模拟卷8(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常考知识模拟卷8(含解析)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常考知识模拟卷8(含解析)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常考知识模拟卷8(含解析)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常考知识模拟卷8(含解析)岳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考知识模拟卷81、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增长率9轮波动图,关于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1954-195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快B.“左”倾错误导致了1960-1961年间我国经济的负增长C.由于“文革”的破坏,1966-1976年间我国经济一直为负增长D.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0-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迅速2、金冲及等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中记述:“1952年夏秋之交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三 个超出预期的变化:一个是国民经济任务的提前完成;另一个是工商业产值中国营产值超过了私营产值;再一个是农村中互助合作事业普遍发展起来。”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2、( )A.加快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B.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C.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D.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供依据3、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中国在“赶超”思想指导下的直接后果是( )A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B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4、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无奈的一声长叹,只得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

3、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造成孙少安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B.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C.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D.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压力5、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包产到户”不等于资本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时代的要求”A.B.C.D.6、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迅速崛起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下列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 )农村改革的开展经济特区的设立长三角

4、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浦东的开发开放A.B.C.D.7、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A.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B.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C.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D.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8、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表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9、20世纪7

5、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比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商品供应匮乏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B.C.D.10、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比较表。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技术门类上海重庆铁路1876年1934年电报1871年1886年电灯1882年1906年A.西方列强大量输出资本B.西方先进技术的迅速应用C.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性D.近代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11、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该记载反映出近代上海A.最早

6、架设有线电报线路B.有线电报得到普遍应用C.已经建成近代电讯网络D.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12、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记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 “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

7、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3)结合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4)综上,谈谈你

8、对城市化的认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时间历史资料15-17世纪原产美洲的烟草、西红柿、花生、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非洲,小麦、水稻、甘蔗等物种由欧洲传入美洲1839年英国工厂工人总数为419560人,其中女工为242296人1919年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国际民航客运航线开通2015年中国“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为912.17亿元美国“黑色星期五”当天网购销售额为27.2亿美元提取材料信息,以“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为视角提炼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答案1.B解析:A项错误,三大改造后,我国进入到计划经济阶段,排斥市场的作用;B项正确,1960年前后的经济负增长

9、是由于左倾错误造成的,故选B。C项错误,文革中,由于广大干部的抵制,经济建设并不是全是负增长;D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是在2001年后。点评: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在摸索中发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的发展,特别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发展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快速的发展,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确立,经济建设进入到快车道。2.A解析:新中国取得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良好成绩,使中共中央加快了总路线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故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标志着新中国初步形成了社会

10、主义工 业体系,故C项错误;1958年5月,中共八大第二次全体会议, 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故D项错误。3.C4.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可知,当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农村建立的是人民公社,它严重挫伤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故选A项。5.A解析:“包产到户”不等于资本主义出现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现在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出现在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时代的要求”是十四大后的要求,选择A项符合题意。6.C7.B解析:20

11、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是推动我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基础,我国不需要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而洋务运动时,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都落后,“中体西用”路径不能使中国富强。材料评价没有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的本质区别,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故B正确;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肯定传统文化的本位主义,排除A;材料评价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排除C;材料评价显然是否定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排除D。8.A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时期中国向西

12、方学习的特点。从材料来看,“照相处”“达尔文”体现了西方技术与科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商标”体现了西方经济管理方式的传播;“海军”“立宪”体现了西方军事和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这些整体上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多元化,故答案选A项。9.C10.C解析:西方列强大量输出资本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近代化,但是题中上海与重庆的差异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西方先进技术是伴随西方的侵略传入中国的,近代中国接受西方先进的 技术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所以迅速不符合史实,且无法体现题中上海与重庆之间的差异,故B项错误;根据时间,上海受西方工业化文明的影响早于重庆,体现了影响的不平衡性,故C 项正

13、确;重庆也存在近代工业,而且沿海城市也只是列举上海,所以集中于沿海地区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11.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可知,这一物品是电话,故AB项排除;材料“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反映了电话可以传递信息,故D项正确,C项不正确。所以答案选D。12.C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此时影片应该是有声电影,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无声电影,故A项错误;一个国家的诞生是美国人拍摄的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电影,拍摄时间为20世纪初,也是无声电影,故B项错误;1931年中国拍摄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故

14、C项正确;卓别林是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故D项错误。13. (1)动力:工业的发展。分析: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2)原因: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时代背景: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3)天津华明镇模式:集中建设,政府主导;土地公有。瑞士小村镇模式:相对分散,个性化;土地私有。(4)认识:城市化是个过程,有阶段性;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道路是多样化的。14.主题: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生活变迁推动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论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推动玉米、小麦等作物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等发生很大改变,中美等国的大型网络购物活动,促进了全球化市场的发展。综上所述,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的影响。首先明确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依据材料进行充分论证说明,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推动玉米、小麦等作物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然后总结其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