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说明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308113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大纲说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概 论()课程内容第1节 计算机的硬件构成第2节 计算机软件概述第3节 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编译(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求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其中硬件部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五大功能部件,通过总线相互连成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掌握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为后继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三)考核知识点1.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知识,要求达到“领会”层次1.1 计算机的五个基本功能部件及其相互关系1.2 计算机各功能部件的基本功能1.3 各功能部件的连接方法1.4 基本概念:寄存器、算术逻辑单元、

2、存储器、字、字节、容量、字长、数据、地址、指令流、地址流、CPU、主机、总线、兼容、主存、辅存2.计算机软件的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2.1 软件的基本概念及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2.2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概念2.3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以及虚拟机的概念2.4 软件与硬件的等价性的概念3.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3.1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应用语言的概念3.2 编译的概念和解释的概念第2章 数据编码和数据运算()课程内容第1节 数据与文字的编码第2节 定点数加减法运算第3节 定点数乘除法运算第4节 逻辑运算第5节 定点运算器的组成和结构第6节 浮点数运算方法和浮点运算

3、器(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二进制数据编码的方法,掌握编码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和运算器的构成,能够按步骤进行原码和补码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够按步骤进行浮点数的四则运算。本章的难点是数据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乘法器和除法器的结构原理、以及纠错码的编码。(三)考核知识点1.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1.1 各种进位计数制,二、八、十、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1.2 定点整数和定点小数的编码1.3 原码、补码、反码和移码的概念、编码方法和定义范围1.4 浮点数的编码原理、数值范围和规格化方法1.5 浮点数的编码的IEEE标准1.6 西文字符和汉字字符的编码标准1

4、.7 十进制数的编码1.8 奇偶校验码、海明码和循环码的概念和编码方法2.定点数加法、减法运算,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2.1 补码加法和减法的方法2.2 溢出的概念和检测的方法2.3 定点加法器和减法器的结构原理2.4 快速进位的原理3.定点数乘除法运算,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3.1 原码和补码位乘法的运算方法及其算法流程3.2 乘法器的结构原理3.3 原码一位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其算法流程北京字画网北京高仿字画网专业收售名人字画、组织名家笔会,有实体店!3.4 除法器的结构原理4.逻辑运算,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4.1 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运算的概念4.2 各种移位操作的概念与移位结果的

5、计算5.定点运算器的组成和结构,要求达到“领会”层次5.1 算术逻辑功能部件的结构原理5.2 定点运算器的基本结构5.3 十进制加法器的结构原理6.浮点数运算方法和浮点运算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6.1 浮点数的运算过程6.2 浮点数的规格化、舍入、溢出判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6.3 浮点运算器的结构原理第3章 存储系统()课程内容第1节 存储器的构成第2节 存储系统的构成第3节 高速缓冲存储器第4节 虚拟存储器(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存储器芯片的类型和各主要存储器芯片的工作原理;掌握扩展存储器容量的技术,能够用给定的存储器芯片按要求设计主存,从而深刻理解存储器的构成原理;

6、掌握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构成原理,能够分析cahce和虚拟存储器的命中情况。通过对命中情况的分析,对cahce和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有深入的理解。本章的难点是存储器芯片的原理和工作时序,主存的容量扩展技术、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分析。(三)考核知识点1.存储器的构成,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1.1 静态存储器和动态存储器的基本单元工作原理1.2 存储器芯片的阵列结构原理和地址译码方式1.3 各种只读存储器芯片的分类特征1.4 只读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1.5 存储器的字位扩展连接方式2.存储系统的构成,要求达到“领会”层次2.1 多体交叉存储器的基本原理2.2 相联存储器的基本原理2.3

7、 层次化存储体系的概念3.高速缓冲存储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3.1 cache的工作原理3.2 各种cache地址映象方式的分析3.3 cache地址中各字段长度的计算3.4 各种cache替换策略和更新策略4.虚拟存储器,要求达到“领会”层次4.1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4.2 各种虚拟存储器管理的方法和特征第4章 指令系统()课程内容第1节 指令格式和指令编码第2节 操作数的存储及其寻址方式第3节 指令系统(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指令中应包含的信息,掌握常用指令及指令格式,深人理解常用的寻址方法及其用途,了解常见指令的种类和功能。本章的难点是对寻址方法的应用、指令操

8、作码的扩展编码技术以及精简指令系统的概念和特征。(三)考核知识点1.指令格式和指令编码,要求达到“领会”层次1.1 操作码的编码方式和扩展编码方法1.2 地址码的概念和编码方法1.3 地址码以及指令格式类型1.4 常用指令的助记符2.操作数的存储及其寻址方式,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2.1 各种操作数的寻址方式2.2 堆栈的概念、实现方式以及应用场合2.3 各种寻址方式下的地址计算方法2.4 两种数据存储字节顺序的概念3.指令系统,要求达到“领会”层次3.1 指令状态位的含义和形成方式3.2 常见指令的功能特征3.3 CISC和RISC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第5章控制器()课程内容第1节 基本概念第

9、2节 指令周期第3节 硬连线控制器第4节 微程序控制器(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CPU的功能及组成方式,掌握控制器的控制方式,掌握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深入了解计算机中一条指令的完整执行过程。本章的难点是对于指令执行过程的理解、微程序设计技术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以及CPU的构成。(三)考核知识点1.基本概念,要求达到“领会”层次1.1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范围1.2 中央处理器的基本组成1.3 各种寄存器的功能特征2.指令的执行过程,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2.1 指令周期的基本概念2.2 典型运算指令、访存指令和控制指令的指令周期2.3 指令的完整执

10、行过程2.4 指令周期的概念和方框图表示方法3.硬连线控制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3.1 时序信号的概念和作用3.2 时序信号产生器的工作原理3.3 各种指令控制方式的特点3.4 硬连线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3.5 硬连线控制器的一般设计方法4.微程序控制器,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4.1 微命令和微操作的概念4.2 微指令的各种编码格式和微程序的概念4.3 微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原理,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特点4.4 微指令与指令的关系4.5 微命令的编码方式4.6 微地址的形成方法第6章 系统总线()课程内容第1节 总线的基本概念第2节 总线控制第3节 总线接口(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

11、习,要求掌握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的类型、总线控制器和总线接口的结构原理;理解总线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深人了解总线的裁决方式和总线的同步方式。本章的难点是对于各种总线中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传输过程、同步方式和控制方式的理解掌握。(三)考核知识点1.总线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领会”层次1.1 总线的基本概念1.2 总线的各种类型1.3 总线的连接方式1.4 总线中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概念2.总线控制,要求达到“领会”层次2.1 总线控制的概念2.2 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和独立请求方式3.总线接口,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3.1 总线中串行、并行等信息传送方式3.2 总线接口的基本概念3.3 串行通

12、信接口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第7章 外围设备()课程内容第1节 输出设备第2节 输入设备第3节 磁盘存储设备第4节 光盘存储设备(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了解外围设备的类型和主要外围设备的工作原理。本章的难点在于计算机外围设备种类繁多,功能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差异较大,涉及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领域广泛。(三)考核知识点1.输出设备,要求达到“领会”层次1.1 掌握显示设备的特征和分类1.2 显示设备的工作原理1.3 显示设备的性能指标1.4 打印设备的特征和分类1.5 点阵针式打印设备、喷墨打印设备和激光打印设备的工作原理2.输入设备,要

13、求达到“领会”层次2.1 输入设备的特征和分类2.2 常用输入设备的工作原理2.3 音频识别和音频合成的原理3.磁盘存储设备,要求达到“领会”层次3.1 磁记录原理与记录方式3.2 硬磁盘存储器的基本组成、信息组织方式3.3 硬磁盘控制器的分类、原理3.4 磁盘的技术指标及其计算方法3.5 磁盘接口的分类3.6 软磁盘驱动器的特点和原理3.7 光磁盘驱动器的特点和原理4.光盘存储设备,要求达到“识记”层次4.1 光盘存储器的一般特征和分类4.2 光盘存储器的结构和信息存储方式4.3 光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4.4 可擦写光盘的分类和数据读写原理第8章 输入输出系统()课程内容第1节 基本的输人输出方式北京字画网北京高仿字画网专业收售名人字画、组织名家笔会,有实体店!第2节 中断第3节 DMA方式第4节 通道方式(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原理,理解CPU与外围设备交换数据的方式;掌握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中断的概念、DMA以及输入输出通道的原理;能够区别各种输入输出方式的特点,能够分析和设计中断判优电路,能够分析和设置中断屏蔽字。本章的难点是中断的概念与过程、DMA以及通道方式的概念及其工作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