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30787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广州市规划局2010 年 1月目录一、背景与形势3二、旧城更新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4三、旧城更新目标与策略5(一)总体目标5(二)具体目标5(三)旧城更新策略 6四、保护和优化广州旧城格局9(一)调整提升旧城区功能9(二)优化旧城空间格局,完善空间结构12(三)调控人口规模与开发容量,改善人居环境13(四)优化道路交通系统,构建宜居宜业的现代交通服务体系 14(五)按照“双向匹配”原则,调整公共服务设施15(六)增加绿地开敞空间,创造怡人的公共环境15(八)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提高城市综

2、合服务能力16(九)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传承旧城历史文脉18五、旧城更新改造指引18(一)更新改造对象18(二)更新改造分区指引19(三)更新改造地块分类指引22为加快实施“中调 ”战略,有序推进和有效引导全市旧城更新改造,切实改善旧城区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和城市功能提升,更好地保护广州历史文化名城,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和 “国家中心城市 ”的目标,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旧城更新改造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省和市有关法规、政策规定,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指旧城(区)是建成时间超过30 年的历史旧城,范围包括 环市路 -恒福路 -永福路以南

3、、广州大道以西、昌岗路-新港路以北、白鹅潭珠江水道(鹤洞大桥)-同德涌以东的地区,面积约 54平方公里。一、背景与形势广州 是一座具有 2200 多年历史 的文化名城和 100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两千多年来旧城区一直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集聚区、岭南地方特色文化的承载地和具有深厚底蕴的商业名城。千年的积淀使得旧城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完整的明清时期城市格局和深厚的产业、文化传统,是未来广州打造城市特色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但上千年的发展也给广州旧城留下了沉重的包袱,房屋日益危破,居住安全存在威胁,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落后,市政基础设施逐步陈旧,交通

4、日益拥堵,空间环境日益局促,空间结构失衡。城市土地价值与承载的功能不相匹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旧城更新改造刻不容缓。随着广州未来 城市发展格 局的 明晰,市委市政 府在实施 “东进、西联、南拓、北优 ”发展战略之后,相继提出广州城市发展“中调 ”战略和建设 “现代产业和宜居城市的示范区、宜居宜业的 首善之区 ”的 发展目标 。 城 市从 “增 量 ”发 展转为 “存 量 ”再 开发,从追求经济增长转为改善社会民生、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和提高城市整体发展质量,旧城更新改造是实现这一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相继作出了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危破房改造和加快推进旧城更新改造的重大决

5、策,旧城更新改造正迎来良好的机遇。面对当前形势,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旧城更新改造的重要意义,努力为更新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切实落实旧城改造规划任务,为广州新一轮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二、旧城更新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建设 “全 省宜居宜业首善之区 ”的发展目标,遵循 “循序渐进、区域综合平衡 ”的理念,以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功能为核心,因地制宜开展旧城更新改造工作,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二)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宜居为

6、重努力 改善 旧城 区居民 的居 住条 件,配 套完 善公 共服务 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增加绿化开敞空间,提高人居环境质量。2、综合改造,整体提升旧城 更新 改造 是一个 综合 性的 系统工 程, 包含 了土地 功能置换、产业提升、空间优化、历史文化保护等等多方面工作,是对旧城人居环境、城市功能、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3、区别对待,因地制宜旧城 存在 的问 题包罗 万象 ,各 区面临 的情 况也 各不相 同。必须采用差异化的更新改造策略,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改造模式,因地制宜地解决特定问题。4、统筹兼顾,切实可行旧城 更新 要兼 顾多个 目标 、多 个利益 群体 ,统 筹兼顾 ,维护基本利益

7、格局,确保更新规划切实可行。三、旧城更新目标与策略(一)总体目标旧城更新的目标是多元、综合的。在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和宜居城市的示范区、宜居宜业的 首善之区 ”的目标指引下,通过旧城更新,实现保护历史文脉、促进旧城复兴的目的,把旧城区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区。(二)具体目标1、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城区改善 人居 环境 ,打造 宜居 城区 是旧城 更新 改造 的出发 点,也是当务之急。以危破房改造工作为重点,改善旧城人民群众居住条件,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 施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优化公共绿地系统布局,恢复河网水系,构建舒适的步行系统,提升旧城环境品质。2、

8、优化旧城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通过 对旧 城区 内旧民 居、 旧工 厂和旧 村的 改造 ,加快 推进“退二进三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旧城产业升级,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同时,合理调控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疏解旧城人口,进一步完善旧城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3、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历史 文化 积淀 是旧城 的本 底, 也是广 州建 设世 界名城 的宝贵资源。旧城的传统文化及其载体是核心竞争要素,也是广州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识。因此,在旧城更新改造中既要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延续,也要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发展适合旧城传统空间特色的文化事

9、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广州的文化软实力。(三)旧城更新策略1、全市统筹,以区为主旧城 更新 改造 工作要 强调 政府 的统筹 、主 导作 用,同 时考虑到全市各区区情差异、部门职能分工不同。为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履行各自职责,按照 “以区为主、部门服务、属地负责 ”的工作思路,必须做到:强化 组织 领导 。 旧城 更新 中的 拆迁、 补偿 、安 置、开 发建设等各个环节要协调众多的利益主体, 必须加强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改变单个更新项目组织为全市旧城整体更新运作。整体 统筹 规划 。 通过 全市 旧城 更新规 划, 深入 研究旧 城问题,统筹和协调好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0、、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及具体地块的实施计划等各层次、各方面的要求,从全市层面制定旧城更新的策略,形成统一的公共政策,指导旧城更新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部门 分工 协作 。 市、 区、 职能 部门在 各自 职责 范围内 做好各项工作,按照 “重心下移、权责一致 ”的原则,市将部分审批、决策权适度下放,委托给各区行使。2、规划先行,政策配套坚持 城市 规划 对旧城 更新 改造 工作的 指导 ,从 实际出 发,编制全市层面的旧城更新规划技术规范和政策文件, 使更新改造工作有章可循,提高整体效益。加快推进旧城更新地块控制导则的编制,增强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作为具体改造项目的规

11、划管理依据,以确保更新改造项目符合旧城发展的整体要求。同时,组织编制旧城更新近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更新改造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积极 探索 旧城 更新中 的财 权、 事权、 行政 审批 权、融 资渠道、安置政策等体制、机制的创新,改变针对具体地块的个别政策为统筹全市的三旧改造政策体系, 完善拆迁补偿标准和 安置办法,积极探索实施社会、经济、文化形态改造的措施,为远期实现旧城的全面改造奠定基础。3、市场运作,财政支持积极 探索 旧城 更新改 造资 金筹 措新方 式, 利用 市场机 制多元化筹措资金,在政府引导下吸引市场资本的参与,提高旧城更新改造的效率,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大 对旧 城更 新改

12、造 工作 的财 政支持 ,由 市级 财政安 排专项资金,为旧城更新改造项目运营创造条件。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整治、旧城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筹措和平衡。4、系统改造,新旧联动旧城 更新 是社 会、经 济和 物质 环境相 结合 的综 合性更 新,应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实施系统性的改造。在更新改造地块范围应综合考虑环境整治和保留建筑的整饰,同步改造供水、 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步实现改造区“三线下 地、雨污分流、取消化粪池 ”的目标。实施 新旧 区联 动发展 ,促 进各 区产业 升级 、人 口就业 调整和设施完善。通过部分传统产业外迁,疏解旧城

13、人口,减少通勤交通,缓解旧城交通压力。通过旧城土地功能置换、综合环境整治、特色文化挖掘吸引高端服务业进驻,进而促进旧城产业升级。 外迁产业既能为新区提供就业机会,又可以借机升级,从而实现城市结构的优化和新旧区联动发展。改变以单个地块寻求经济平衡的思路,建立“全区平衡、区域平衡 ”的理念,通过街区整体改造、新区地块与旧城地块的联动开发和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运营来实现改造资金的平衡。5、分区分类,一区一策各区 旧城 更新 所面临 问题 各不 相同, 不能 采用 同一模 式。在差异化、多目标情况之下,旧城更新应按照 “分 区分类、一区一策 ”的思路,根据各区问题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更新改造策略,形成不同旧改地块分类改造指引,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针对越秀区“就业和商机吸引人流高峰时段过度集聚、人口与建筑密度较高”的特点以及历史旧城保护要求,强调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实现部分功能的疏解和再优化,从“聚人 ”到 “聚财 ”,从就业 “时段高峰集中 ”向 “错峰 ”过渡,维护旧城核心风貌格局。针对荔湾区“产业、建筑设施和人口三位一体、重心下沉,沿街道线型发展”的特点,强调产业、人口和设施系统重构,采取从 “传统批发”转到 “商业商贸和文化休闲”,从 “走人 ”到 “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