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307558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氮气D氧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2(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铁B蒸馏水C石灰水D加碘盐考点:纯净

2、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生铁是铁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石灰水是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加碘盐中有氯化钠、碘酸钾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

3、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1分)(2011朝阳区一模)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A冰B干冰C二氧化硫D五氧化二磷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能够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变化过程中能够使环境的温度降低解答:解:冰、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等物质不能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4(1分)“禁止烟火”的图标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

4、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停车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1分)(2012宜昌)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酒精D天然气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C点评:酒精是一种清洁燃料

5、,可以通过植物发酵来获得,不属于化石燃料6(1分)(2012铜仁地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为硅;故错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故对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元素为铝;故错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元素为铝;故错故选B点评:正确记忆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及排列顺序,此为本题所要考查的基础知识点7(1分)

6、某品牌高钙奶中的“钙”是指()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高钙奶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日常生活中,高钙奶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1分)(2011石景山区一模)下列化学用语中的“2”能表示“2个原子”的是()A2HB2Na+CCu2+D考点:分子

7、、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正确;B、根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因此2Na+表示2 个钠离子;故B错误;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Cu2+表示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C错误;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表示镁元素的

8、化合价为+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的意义和各种化学符号的书写和意义,难度较大9(1分)(2012河池)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就可以正确求解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几个不变,其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故选C点评:

9、熟练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会运用化学中的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0(1分)(2012石景山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给液体加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去做实验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不能引燃,要用火柴点燃,否则会引起火灾,故A错;B、试管应倾斜,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要朝向手心,故B错;C、称量时要左物右码,故C错;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

10、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要进行预热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11(1分)(2011石景山区一模)C14可用来测定文物的年代已知C14的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B8C12D14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概念关系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C14的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因此原

11、子核外电子数为6;故选A点评:注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前提条件是在原子中12(1分)为节约用水,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盆接水洗菜B用养鱼水浇花草C使用节水龙头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用盆接水洗菜可以节约用水;B、用养鱼水浇花草可以节约用水;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不利用节约用水解答:解:A、用盆接水洗菜可以节约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B、用养鱼水浇花草可以节约用水,故B不符合题意;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C不符合题意;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不利用节约用水,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12、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珍惜,节约用水13(1分)(2014房山区二模)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CCO2DH2O2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O2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

13、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时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不是氢气,而是氧气,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