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写作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304852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写作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写作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写作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写作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写作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写作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写作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写作方法第 1 页 共 8 页教学反思的写作方法Writing methods of teaching reflection第 2 页 共 8 页 教学反思的写作方法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教学反思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写法是什么。我想

2、大家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下面小泰为您分享一下教学反思怎么写吧!一、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能够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写教学反思的意义1、促进教师的思考向纵深发展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产生搁置现象。而写反思,首先需要教师对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第

3、 3 页 共 8 页 逻辑化、条理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也会趋于全面。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写反思,往往使人思维产生更深入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能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写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积累,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三、教学反思的内容1、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

4、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2、写不足之处第 4 页 共 8 页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并对其作深刻的剖析,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4、写学生创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

5、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5、写“再教设计”、反思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备课是否体现课改的理念和课改的精神?备课备到什么程度才算认真备课?教案的详与略及其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等均可认真反思。、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计划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第 5 页 共 8 页 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

6、新设计教学方案。是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再思考。、反思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往往会出现下列情况:一是对教学目标设计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二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指向学生而是指向教师,仍然把老师当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是教学目标的设计仍然关注的仅仅是“认知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育人功能。、反思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如各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整体意识?要仔细斟酌授课的密度、广度、和讲课的速度,避免出现随意性。若授课过难过快,易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造成两极分化;过浅或过慢,又易出现学生学习与纪律松懈的现象。若教学设计各环节

7、设计不合理,极易导致拖课现象,或出现这节课无法讲完计划中的内容,只好下节课再继续讲的情况。、反思师生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值得反思。、反思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常出现下列误区:一是表面热闹、一问一答,美名曰:师生互动第 6 页 共 8 页二是提问只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如只关注答案“是什么”、“对不对”、“是不是”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四是提问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五是提问无目的性,随心所欲。六是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反思教学评价如一堂好课的标准、新授课与复习课的标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手段的合理运用等。四、

8、教学反思的基本途径1、记教学日记2、说课3、听课与评课4、征求学生意见5、评价学习的效果6、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五、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1、从怀疑处反思。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第 7 页 共 8 页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一般不同。教师要学会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3、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六、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1

9、、注意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的教学理念,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3、注意反思的“发展性”。第 8 页 共 8 页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DesignedByJinTaiCollege -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