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汇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30412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汇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汇报 一、调查概况我于2021年10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正确地把握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二、调查的详细目标和方法详细目标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实状况2、目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目前农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庵上中学进行,共发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靠近

2、理想的高效样本数。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老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但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经典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和数次老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含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我对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实状况作了以下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含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升本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她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

3、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和她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觉,90的学生全部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一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和老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和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和现实生活联络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爱好。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关键课程之一,有4

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3、学习需求目前,“专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觉,大部分学生对“专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爱好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期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期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她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4、学习目标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计划,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计划,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四、对调查结果的体会目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情况成因分析目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情况,其主流是主动向上的,她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

5、容忽略。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慨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法不停改变,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改变极为兴奋,因为她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她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伴随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取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不过,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6、。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标。3、农村教育全方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是一个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主动作用,是使她们认识到了含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主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络生活实际和生产,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法。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4、家庭教育的影响目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大部分是独生儿女,处于一个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溺爱,她们

7、通常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觉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数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尤其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个内家庭、户外、学校担心的矛盾局面。5、学校教育的影响在农村教育全方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专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因为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造成学生需求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6、老师的影响在很多的影响原因中,我们认为,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目前的问题是,因为老师行为不

8、停提升,因此使老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原因很复杂,因此帮助她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主动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1、增加投入,发明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试验场所、科技知识含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2、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因为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不透彻,因此有必须以专题汇报的形式,向她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

9、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和未来的美好前景;向她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她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详细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她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开设心理教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爱好、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教导是当务之急。3、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订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评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为了真正表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就必需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课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评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含有充分的时间和

10、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爱好的学科的强化学习。4、改进老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处理“老师行为滞后”问题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和大多数老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亲密相关的,她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爱好,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中学教育基础上是属于这种情况。处理“老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措施:一是提升老师的工资水平,为她们提供接收继续教育和进行终生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确保老师考评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升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的质量,改变目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