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30391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编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编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编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编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化学精品资料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三课时 反应焓变的计算一、教学内容: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教材分析:这节重点介绍盖斯定律,是对上节课讲的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进一步深化。在本节学完之后对化学反应中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热的求算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打下了化学热力学的初步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知识支持。 三、设计思路:先介绍有些反应焓变很难直接由实验测得,进而引入盖斯定律,并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自己认识和理解盖斯定律。通过习题练习总结规律,最后应做一定量的巩固训练,本节课即以完成。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了解反应焓变与变化途径

2、无关,仅仅与状态有关。通过键能的变化求算反应焓变,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的过程,体会数学、物理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注意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应焓变的计算教学难点:反应焓变的计算五、教学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1、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哪些要点?2、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2H5OH(l)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 。(2)18g葡萄糖与适量O2(

3、g)反应,生成CO2(g)和H2O(l), 放出280.4kJ热量。 。找同学板书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掌握学情.新课过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有的能够测量,有的不能测量。比如将一些生成不稳定物质的化学反应,例如由C CO,CO或多或少的要转化为CO2,还有一些反应进行的比较慢,要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肯定不能测量。对于这样的反应热,我们就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到。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反应焓变的计算自主学习请学生们先看书P7P8关于盖斯定律的内容。我们来讨论盖斯定律的定义和应用【板书】(一)盖斯定律:学生看书,不懂的可以提问。指导学生看书,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养成自学的习惯。概念讨论思

4、考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盖斯定律。1 某人要从山下的A点到达山顶B点,他从A点出发,可以历经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方式。你认为他有哪些可能的途径或方式?当他到达B点后所发生的势能变化是否相同?2C(石墨)与O2(g)反应生成CO(g)、CO2(g)和H2(g)与O2(g)反应生成H2O(g)、H2O(l)的能量变化图如下图所示。实验测得H1393.5 kJ/mol、H2283.0kJ/mol、H544.0kJ/mol、H6241.8kJ/mol;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H3110.5kJ/mol、H4285.8kJ/mol。请你仔细分析H1、H2与H3之间或H4、H5与H6之间分别存在怎样的关系?C(

5、s)O2(g)CO(g)O2(g)CO2(g)能量H2(g)O2(g)H2O(l)H2O(g)H1H3H2H4H6H5能量3. 你上面所发现的关系在科学上称为“盖斯定律”,请你用语言表述该定律的内容。【板书】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图示:反应焓变和反应路径的关系【投影】 H=H1+H2让同学自己分析总结引出盖斯定律的概念1、学生:翻山越岭攀登而上或拾级蜿蜒而上或乘坐索道缆车直奔山顶 势能变化相同。2、学生:H3H1H2或H1H2H3 H4H5H6或H6H4H53、学生

6、口述: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或者说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仅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反应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深化理解要点:(1)反应焓变(反应热效应)只与始态(反应物)、终态(生成物)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2)焓变(反应热)总值一定。反应物a生成物HH2H1cbH5H4H3【投影】H = H1 + H2 = H3 + H4 + H5【讲解】下面就结合例题,利用盖斯定律来求反应焓变。【板书】(二)焓变的计算方法1.利用已知焓变求未知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代数变换例1、请根据方程式:C(石墨,s)+O2(g)=CO

7、2(g) H1=-393.5kJ/molC(金刚石,s)+O2(g)=CO2(g) H2=-395.0kJ/mol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这个方程式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启示:由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根据物质变化遵循能量最低原理,金刚石在若干年后会转变为石墨。学生根据盖斯定律自己写出如图焓变之间的关系。学生参考P8例题在下面做题,有一个同学上讲台板演。由把方程式2逆反应方向进行,焓变变为H2,然后与反应1相加:C(石墨,s) = C(金刚石,s)H3=H1H2=1.5 kJ/mol通过,学生亲自演练,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便于点拨学生思维,对学

8、生进行解题思路教学。梯度训练例2、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是 。又知:H2O(l)=H2O(g);H=+44kJmol1,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kJ。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 kJ/molC(s)O2(g)CO2(g) H2393.5 kJ/mol H2(g)O2(g)H2O(l) H3285.8 kJ/mol 试计算下述反应:2C(s)+2H2(g)+O2(g)CH3COO

9、H(l)的反应热。共同解答:H2H22H3H1488.3kJ/mol总结利用热化学反应式数学变换求反应焓变的方法: (1):根据所要求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调整已知的反应方程式,看是否需要逆反应方向进行,注意如果逆反应方向进行,焓变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2):观察是否调整已知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以便把一些不需要的物质消除,注意系数加倍,焓变加倍。2.利用化学键的键能求焓变【讲解】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键能。【板书】(1)键能:原子间形成(或断裂)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2)H = (反应物的键能) (反应产物的键能)例4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数据:HS 364k

10、Jmol1,SS 266kJmol1,S=O 522kJmol1,HO 464kJmol1。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下面这个反应的焓变。 2H2S(g) + SO2(g) = 3S(g) + 2H2O(g) H = ?S8分子结构例 5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数据:PP 198kJmol1,PO360kJmol1,O=O 498kJmol1。 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下面这个反应的焓变。P4(s,白磷) + 3O2(g) = P4O6(s) H = ? 磷原子氧原子 P4 分子结构 P4O6 分子结构学生在下面思考后做练习,举手到前面板演。B2H6(g) +3O2(g) = B2O3(s) + 3H2O(l)

11、 H=-2165 kJmol1因为22.4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释放热量2165-443=2033KJ,所以11.2L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016.5kJ学生回忆高一所学相关内容,认真思考,回答问题。H =3644+5222-26683-46422 = - 5740 kJmol1H = 1986 +4983 - 36012 = - 1638 kJmol1通过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放出热量的计算,巩固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键能和反应焓变的计算关系式,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感悟正是因为物质的结构不同,才是物质反应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课堂小节及板书设计 基本运算

12、焓变 计算 盖斯定律 键能【板书设计】(一)盖斯定律: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2、理解要点:(1)反应焓变(反应热效应)只与始态(反应物)、终态(生成物)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2)焓变(反应热)总值一定。(二)焓变的计算方法1.利用已知焓变求未知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代数变换2.利用化学键的键能求焓变(1)键能:原子间形成(或断裂)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2)H = (反应物的键能) (反应产物的键能)学生补充,认可,把题目与书上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学生养成反复琢磨,精做习题的好习惯课后思考题1已知25、101

13、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 H393.51 kJmol1C(金刚石)O2(g)CO2(g) H395.41 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2已知:2H2(g)O2(g)2H2O(l) H571.6kJ/mol2H2O(g)2H2(g)O2(g) H483.6kJ/mol现有1g液态H2O,蒸发时吸收的热量是( )A2.44 kJ B4.88 kJ C44.0 kJ D88.0 kJ3已知:A(g)C(g)D(g) HQ1 kJ/mol B(g)C(g)E(g) HQ2 kJ/molQ1、Q2均大于0。若A与B组成的混合气体1mol与足量的C反应,放热为Q3 kJ,则原混合气体中A与B物质的量之比为( )A B C D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