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一折做一做反思说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302357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一折做一做反思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折一折做一做反思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折一折做一做反思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折一折做一做反思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折一折做一做反思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一折做一做反思说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册折一折,做一做教学反思东蜀小学 来晋梅1、解读课标与教材:折一折、做一做这节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积累认识图形方面的经验。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在操作活动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2、设计理念:(1)学习目标定位在“积累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2)通过组织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在玩中学习数学。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才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分层次安排了许多有趣的操作活动。所选的素材,都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通过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

2、生在“玩中学、”“玩中悟”。(3)改变知识技能的评价方式。本单元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主要目的是积累活动经验,所以可以通过课上观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不进行纸笔测验。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即可。3、教学亮点:本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课堂气氛热烈,活而不乱,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使学生的不仅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感受了数学中的对称美,渗透了

3、数学文化。4、教学不足:首先课堂的组织管理有提升的空间。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又缺乏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课堂的组织管理还有待提高。其次要继续提高教学时间的把握能力。最后,对学生的关注面应该更广,努力在课堂上做到关注全体学生。二年级数学上册折一折,做一做说课稿东蜀小学 来晋梅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6页图形的变化。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对对称的现象并不熟悉,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蝴蝶、蜻蜓、树叶和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初步引出

4、对称的概念。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感受图形的变化。过程与方法:借助剪一剪活动,观察图形形成的过程,体会部分图形和完整图形的关系,并能快捷准确地剪出完整的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处方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是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四、 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

5、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课件)设疑诱导法(课件)操作发现法(课件)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新知。五、说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课件)观察发现法(课件)合作交流法(课件)让他们在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六、说教学流程(一)设景激趣,导入新课。(课件)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用课件演示将图

6、形对折,让学生观察三幅图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大小,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图形的左右两边形状大小一样,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对称图形(板书)通过课件,创设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认识对称(课件)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了解对称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环节中我设计了4个层次:剪一剪、说一说、折一折、辨一辨(课件)。在每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动手

7、操作来发现对称的特征,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一开始我让孩子们看看美丽的图案,这样设计有两个目的是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接着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怎样剪才是一个对称图形。再让他们合作,尝试剪出对称图形。我先让学生相互交流的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恰当的方法。剪一剪(操作感知)(课件)说一说学生们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当发现有学生懂得先对折再剪时,我请他把剪好的图形进行展示。(师举剪好的图形)并说一说是怎样剪的。如果学生能说,我先对折再剪就是一个对称图形

8、时,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把剪好的图形再对折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估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发现对折后图形两边叠在一起的形状大小一样对折后,图形两边叠在一起形状大小一样,我们说它们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已经知道什么是对称了。再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来辨别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安排的顺序是从形象的生活图案到抽象的图形,对于学生难辨别的图形通过演示来验证。这样,学生就对对称的现象更加清晰了。(三)看书质疑,解答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来的每个问题,由此来了解它们在认识中的疑点,及时给予解答。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理解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五)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