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301197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及答案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长期以来,呼风唤雨一直是神话中“龙王爷”的权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的干预天气,如图所示,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在播撒“干冰”过程中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熔化吸收大量热量C.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D.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下方的压强【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飞机在播撒“干冰”的过程中,飞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飞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B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2、,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变为气态,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干冰升华时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雨“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升华,吸收大量热量故B错误,C正确;D、由于机翼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上表面的路程大,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3)

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4)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请你观察身边的数据并判断,哪些数据是符合实际的( ) A.教室顶端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1AB.小明的身高1.65107微米C.教室里的空气约重2500ND.教室里的气温约45【答案】C 【解析】【解答】A、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I= 0.18A,A不符合题意;B、小明的身高1.65m=1.65106m,B不符合题意;C、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9m、7m和3m,教室中空气的重力大约为:

4、G=mg=Vg=1.29kg/m39m7m3m10N/kg2438N,与C接近C符合题意;D、夏天,教室里的最高气温不会达到45,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B.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D.空调电流约1A【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 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 = =0.06m

5、3左右故A符合实际;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6m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5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

6、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答案】B 【解析】【解答】由题知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5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 A.

7、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B.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答案】A 【解析】【解答】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A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m/s,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B不符合题意;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稍高即可,一般在40左右,C不符合题意;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W200W,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估测题目,注意掌握常见的物理量,例如长度、速度、温度、电功率、质量等等,并要善于观察和积累.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湖面结冰B.烧开水时壶嘴

8、冒出的“白气”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D.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答案】 B 【解析】【解答】冬天湖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A不符合题意;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方式有遇冷或压缩体积.7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物体长度为1.45cmB.物体

9、质量为6.6gC.温度计示数为16D.电流表示数为0.32A【答案】 A 【解析】【解答】A物体长度为1.45cm,正确,长度的测量的结果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三部分。B 物体质量为6.6g ,错误,示数应为6.0g;C温度计示数为16, 错误,示数应为-4;D电流表示数为0.32A,错误,示数应为1.6A;故答案为:A。【分析】使用不同的仪器测量物理量时,要根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长度测量时,测量结果要有估计值.8下列估测数据明显错误的是( ) A.人居住环境的适宜温度约为25B.一台壁挂空调的功率约为100WC.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做的功大约为1.5JD.中学生

10、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接近25故A符合实际; B、一台壁挂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W,故B不符合实际;C、物理课本的重力在2N左右,课桌的高度在1m左右,小明同学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此过程中他对课本所做的功大约是W=Gh=2N1m=2J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站立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400cm2=0.04m2 ,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 =1.25104Pa,接近1.5104Pa,故D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

11、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9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汽车玻璃上出现了霜B.上午露珠逐渐消失C.早晨山林中出现了雾D.树枝上形成雾淞【答案】B 【解析】【解答】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不合题意;B、露珠的消失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符合题意;C、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不合题意;D、雾淞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D、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B、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C、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12、的现象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10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2sB.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2kWC.泰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25D.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答案】 B 【解析】【解答】A、人的正常心跳每分钟约70次,A不符合题意;B、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2kW,B符合题意;C、泰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远高于25,C不符合题意;D、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c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长度单、时间、温度、功率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 .1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冬天,冰冻

13、的衣服逐渐变干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答案】 B 【解析】【解答】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凝固放热,A不符合题意;B、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B符合题意;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C不符合题意;D、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结冰是凝固,放热,霜是凝华现象,放热,白气是液化现象,放热,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吸热.12下列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对外放热的是( ) 雾的形成冰化成水水结成冰熔化的蜡烛凝固樟脑丸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