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30105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季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一、砌体工程1、冬期施工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砌筑前,应清除块材表面污物、冰霜等,遭水浸冻后的砖或砌块不得使用。(2).石灰膏、粘土膏和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3).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2、冬期施工不得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3、基土不冻胀时,基础可在冻结的地基上砌筑;基土有冻胀性时,必须在未冻的地基上砌筑。在施工时和回填土前,均应防止地基遭受冻结。4、氯盐砂浆不得在下列情况下采用:(1)对装饰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2)处于潮湿环境的建筑物。(3)配筋、铁埋件无可靠的防腐处理措施的砌体。

2、(4)接近高压电线的建筑物。(5)经常处于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内,而又没有防水措施的砌体。5、采用冻结法施工,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在施工过程中和解冻期内必要的加固措施。6、采用冻结法施工,应保证砌体在解冻期间对强度、稳定和均匀沉降的要求。7、下列砌体,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1)空斗墙。(2)毛石砌体。(3)砖薄壳、双曲砖拱、筒拱及承受侧压力的砌体。(4)在解冻期间可能受到振动或其他动力荷载的砌体。(5)在解冻期间不允许发生沉降的结构。(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二、混凝土工程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1)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

3、土强度标准值的30%;(2)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不大于C1O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0N/mm2。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m3,(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少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灰比不应大于0.6(C10混凝土可不受此限制)。3、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按无水状态计算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4、当采用素混凝土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5、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4、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6、拌制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冻剂溶液的配制及防冻剂的掺量应符合有关规定;(2)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防冻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3)搅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4)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lO0C,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0C。7、掺用防冻剂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负温条件下养护,严禁浇水且外露表面必须覆盖;(2)混凝土的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时,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3)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温度降

5、低到防冻剂的规定温度以下时,其强度不应小于3.5N/mm2。;(4)当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l50C时,应对混凝土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8、混凝土试件的留置除应符合现行关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混凝土强度。9、构造柱浇灌混凝土前,在结合面处先注入适量水泥砂浆(构造柱混凝土配比相同的去石子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应避免触碰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振。三、钢筋工程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切实做到按下列要求操作:1、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2、钢筋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

6、及气压焊等焊接方法。3、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下列数值时,应采取挡风或遮蔽措施:进行气压焊,风速超过5.4m/s(三级风);闪光对焊或电弧焊,风速超过7.9m/s。焊后未冷却接头不得碰到冰雪。4、热轧钢筋负温闪光对焊(-5以下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5、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工艺应控制热影响区长度。热影响区长度随钢筋级别、直径的增加而适当增加。焊接参数则应根据焊接时的气温按常温参数调整。采用较低变压器级数,宜增加调伸长度、预热留置、预热次数、预热间歇时间和预热接触压力;并宜减慢烧化过程中的中期速度。6、钢筋负

7、温电弧焊,宜采取分层控温施焊。热轧钢筋的层间温度宜控制在150350之间,余热处理III级钢筋焊接的层间温度应适当降低。7、当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数量,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措施。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8、钢筋负温帮条焊或搭接焊的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1)帮条与主筋之间应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应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帮条或搭接端部的距离应等于或大于20mm;(2)帮条焊的引弧应在帮条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钢筋的端头上,弧坑应填满。(3)焊接时,第一层焊缝应具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或定位焊缝

8、应熔合良好。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应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引弧;立焊时应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在以后各层焊缝焊接时,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4)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0.7倍。9、钢筋负温坡口焊的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缝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焊接过程中应经常除渣。(2)焊接时,宜采用几个接头轮流施焊。(3)加强焊缝的宽度应超过V型坡口边缝2-3mm,高度超过V型坡口上下边缘2-3mm,并应平缓过渡至钢筋表面。(4)加强焊缝的焊接,应分两层控温施焊。10、热轧II级、热轧III级钢筋多层施焊时,焊后可采用回火焊道施焊,其回火焊道的长度应比前一层焊道在两端各缩短4-6m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